一.楔子-龍珠
秦皇滅**,卻單單留下一個五十里的小國安國未滅。
安陵君便是個安國的國王,為人豁達,好結交朋友,一心想要壯大國土,造福百姓。
數年前,安陵君外出之時,在湖邊見到一老翁,在河邊垂釣,而雖是釣魚,卻半咪雙眼,似是而非,釣到釣不到彷彿跟自己沒有多大關係,但是魚卻是一條一條的上鉤,安陵君感到很奇怪,覺得這是一位高人,便下馬前去問其中有何道理,老者說道:“你越想釣到,魚兒越不來,無為而無不為,才有收穫啊。”
安陵君隱約感覺這老翁不是尋常之人,卻不明其中道理,回來之後就想請他來幫忙治理國家,以圖壯大,又怕大臣們心中不服,思來想去想出一個主意。
第二天,安陵君向大臣們說道,“我昨晚夢見一個人,額頭三指,美髯而龍顏,騎着一匹花馬,馬的四蹄是白色的,他跟我說,請湖邊的釣夫當丞相,輔佐我治理國家,安陵國就有救了。”
眾臣一聽,“陛下夢到的是您的先父啊。”
“不管怎麼說,大家給占卜一下吧。看這夢是何解。”
“即是先王託夢,我看還是照辦吧。”大臣們說道。
消除了大臣們的顧慮之後,安陵君前去請這位老釣夫到了宮中,說明緣由,禮遇有佳,再三懇請,老頭沒有做任何回答,只是在此居住十日有餘,安陵君每日敬之如父。錦衣玉食相待。
半月過後,釣夫前來辭行,“我並不懂得治國之道,也無所才能,不會留下幫你治理國家,若圖壯大,我無能為力;只可保你百年內國泰民安。但既得大王禮遇,日後大王有難,我必然會前來助你,真到得有那日,你只需朝向東方,喊三遍‘老夫子’,我即會現身前來助你解困。”說完騰空而去。
而歷史記載,兩千多年前,大秦的鐵騎已經相續消滅了韓國,趙國,魏國,這時候魏國的附庸國安陵君,完全暴露在秦軍面前,因為他的宗主國已經被滅了,安陵君的國家只有五十里的土地,若攻佔對始皇帝來說不費吹灰之力,可是這時候始皇帝也許是玩暴力玩膩了的原因吧,他想試一下用自己的智慧把這個袖珍國搞到手,也算最後玩點新的花樣。
於是託人給安陵君傳話,“看安陵國面積太小,想用五百里的地方交換安陵國。”
這個交易看似很划算,可是安陵君怕自己剛離開家就被人給黑吃了,於是拒絕了,還派一個叫唐雎的家臣向始皇帝詳細解釋。
秦皇就問唐雎,“我看你們家主子安陵君是個厚道人,想給他多增加點土地安度晚年,誰知道卻被拒絕了,要知道我大秦的軍隊一個俯衝就可以滅掉安陵國。”
唐雎說,“我家主子就這個脾氣,他就想守着她爹留下的一畝三分地,你就是給人家一千里地也不會跟你換的。”
秦始皇嚇唬唐雎說,“你見過老子我發怒嗎?”
唐雎說,“沒見過呢。”
秦始皇說,“老子發怒,你們這安陵國就聽不到雞叫狗叫了。”
唐雎問秦始皇,“你見過我發怒嗎?”
秦始皇說也沒見過。
唐雎說,“我要發怒的話咱倆就一起掛掉,流血不過五步,不過整個天下都會戴孝的,也許秦國是為你服喪的,但是東方六國的老百姓會為我節哀的,這個事情你還是在考慮會兒吧。”說著就拔出了隨身攜帶的寶劍。
秦始皇有點怕了,給唐雎賠禮說,“壯士我想清楚了,韓魏等國家都能滅,而安陵國能卻不能滅,有您在誰也別想動安陵國。你上座,喝點西鳳酒先壓壓驚吧,這個安陵國我不會打的。”
從此秦始皇一統天下,滅了六國,卻單單留下了安國這個方圓只有五十里的彈丸小國存在。難道就是因為害怕安陵君,害怕唐雎嗎?
這近似玩笑的推斷,估計不只是你不相信,就怕是史學家也不會得出這樣的研究成果。
然而事情流傳的卻是這樣一個版本:
秦始皇最終沒有嚇到這個國土如此之小的國家,本來想輕描淡寫解決的事情,如今卻讓他深表遺憾。
本來給個機會讓你們活命,也讓自己有個文明統一天下的收尾上畫完美的一筆,竟然讓一個唐雎當場要挾,真是顏面盡失,這要是流傳後世還不讓這等豐功偉績抹上大大的一鼻子的灰啊。
看來這個安陵君國土雖小,但看來不是嚇大的,國民個個都像安陵君和唐雎一般,那也是個極品的國度了,也不想這彈丸之地的收復還要在歷史上留下什麼記載,不然後人觀史,豈不笑話。於是暗中要派出五萬大軍,夜幕降臨之後,一夜之間拿下這個小國,第二天這個彈丸小國就此消失,史書記載原因不明也就罷了,或是疫病,中華之未解之謎豈不是更好。而且這樣豈不是更合天理,跟我作對,老天都會讓他消失,也讓這種敢於挑戰權威的鬥爭精神隨着這個小國的消失一起消亡吧,這樣才是一統天下,才是真命天子。
安陵君是個熱血青年,聽聞此消息后,面臨滅國想的不是逃走,而是死也要死的光榮。打算帶領自己的規模只有三千人的部隊出城迎戰。晚上卻突然想起了幾年前自己跟釣魚老翁的事情,就照他所言跪拜在地朝東方喊了三遍“老夫子”,突然天空烏雲滾滾,雷聲大做,一條青色白髯的長龍出現在安陵君的府宅之上,吐出一珠子,此珠如白玉一般,圓滑溫潤,緩緩落到安陵君手中,
“此是我的龍珠,借你一用,可解除危機,保你國土和人民,不得借與他人,不得私吞,不然你的國家還是會從這裏消失,用完之後,速速歸還與我。”說完之後卷着殘雲裹着西風消失的無影無蹤,頓時天空恢復往常,一眨眼的功夫,彷彿做夢一般。安陵君也是驚得目瞪口呆,想不到當年的一段往事竟然能救國家於危難,同時也不能相信當年的老翁竟然是一條真龍。
當晚,秦兵五萬大軍前來,區區小國,五萬兵已經足夠嚇破他的膽了,唾沫星子都足以將這個小國淹滅,誰知到得安陵國,卻見安陵君率領3000士兵在城外等候,秦軍不屑,正欲攻打,突見夜空一道亮光閃過,3000士兵如影子幻化一般變化,竟然變作30萬大軍,向秦兵所在發起了攻擊,秦兵5萬大軍還沒回過神來,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丟盔棄甲;收兵之金,追殺之聲響徹天空,秦兵逃回,而安陵國的30萬大軍一直追出百餘里。過得秦國地界,安陵國的大軍才收兵而回。漫天揚起的煙土已將這夜空遮得不見星月。
始皇帝聽聞此事感覺甚是荒唐,竟然還損失了近一萬士兵。第二天,親自帥兵沿昨晚作戰線路觀察,前夜逃亡所在邊界之上遠遠看去,立着一道人牆,原來這道人牆的士兵,是秦國進攻的先鋒部隊,未曾逃脫。似是被那漫天的塵土包裹,全都化作陶俑,筆直站立,表情各不相同,栩栩如生。
始皇帝知道此事必定蹊蹺,心生莫名恐懼,不敢再攻打安陵國,必有造化之外的神力在其中作為,始皇命人將這些化為陶俑的士兵原地挖坑,全部擺放埋於地下,下令此事就此封存從此不許再提,史官也不許記載。這就是今日大家所見的秦陵兵馬俑。由此秦朝掃**,卻偏偏留了一個彈丸之地,不曾收復,這也成為了到今天為止史料記載中懸而未決的謎題。
而這天龍,卻因插手人世間的事情,改寫天機,被上蒼所知。無為神力從天而降,天龍被困至大陸一角的淺池之中,一批神秘人物千方百計要毀掉其借出的龍珠,做為觸犯天規的處罰。
龍珠雖然已經脫離龍體,但是卻是有靈性的,感覺到了危險的臨近,自己在空中飛旋數周,劃出一道時空裂隙,星光般閃爍之後消逝在其中,一股神力擊在裂隙之上卻已為時已晚,一切歸於平淡,裂隙憑空消失的毫無蹤跡可尋,自此龍珠下落再無人知曉。而安陵君一介凡人是不知道這些事情的發生的,次日醒來,見自己收藏保護的的龍珠不見了,尋遍了每個角落也不見蹤跡,心想我無法將其歸還了,答應的事情如今卻辦不到了,心中愧疚自責,從此卧床不起,數年之後鬱鬱而終。而龍珠的去向也再無人知曉。
天龍失去龍珠,就如同失去了萬年的修為,從此也被漸漸的淡出這個上蒼的視野。而數十年之後人世間出生了一個孩子,著書立說,寫就了流傳至今的《道德經》,後世流傳天下,為華夏的文明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人便是那條天龍念力之下機緣巧合轉世下凡,為的是要停息人間的廝殺,讓百姓過上和平的生活,他的哲學思想推動了華夏文明的發展,也成為歷朝歷代統治者們所要研讀的治世之道,也成為文人志士,平民百姓學習人生哲學的必讀之書,現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文明的古代哲學著作。
而在上一個紀元的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在一片清新異常的空氣中,一日夜空劃出一道痕迹,一顆流星從天而降,大氣彷彿凝滯一般,這顆流星停滯在空中閃出強勢的光亮,幾秒后,這道亮光風馳電掣向地面襲來,末於一個叫卧龍荊旗嶺的地方,轟然雷響,這就是那個龍珠,落地之後,產生了紫霞衝天的異象,而同時一團若有若無的靈氣從山石之中飛騰而出,向天邊飛去,不知所蹤;而山石之中,那隕落於此的龍珠殘體化入岩石之中,經過了無數歲月,成為了一塊美玉。
此玉在萬年後被春秋時期楚國的琢玉能手卞和在湖北荊山發現,將此大塊的玉石根據形狀雕刻為和氏璧,后流傳為天下諸侯的公認之國寶,歷史上有很多關於它的美妙故事,讓它也成為了人盡皆知的寶貝。
和氏璧後幾經輾轉被秦始皇所得,統一**之後,將其雕為傳國玉璽,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句話便是封建王朝自稱受於天命,用來愚昧老百姓,讓老百姓聽從天命,以達到統治階級的的目的。
它雖然沒有說像什麼中華龍脈的象徵,得到了就是天子這般的邪呼,但至少它成為了一種象徵,一種圖騰,一個牽動中華億萬人的存在。
看來真是大道昭昭,循環使然,自有其定數。如同一個大圓環一般,陰陽調和,混混然周而復始,真可謂時空之中穿梭而來的宿命安排,今日與萬年之前的機緣或者就在瞬息之間。
這個從天而降的流星將我們帶到了一個更早紀元,一個經歷了華麗變化,英才輩出,故事驚天動地的紀元。
奇熱小說網提供天龍變無彈窗高品質全文字章節在線閱讀,高速首發最新章節,文字品質更高,如果覺得奇熱小說網不錯請幫助我們宣傳推薦本站,感謝你的支持!你的每次分享和宣傳都是我們高速首發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