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武大郎權衡利弊,粗鹽提純施小計
忙活了一天,為期一天的鄉鄰答謝活動正式結束,武錢和武松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
看着鄉親們回贈的稀稀疏疏的禮物,也可見鄉親們的生活也都很艱難。
想想也是,現今大概處于于宋徽宗初期,這老哥自幼養尊處優,逐漸養成了輕佻浪蕩的性格,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着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表現出非凡的天賦,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在這樣不靠譜的皇帝領導下,自然朝堂腐朽,權貴紙醉金迷,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各種苛捐雜稅,不勝枚舉,這武家村的大夥能夠吃飽飯,一是離城較遠,那些官家老爺們,無暇顧及;二是鄉鄰和善,沒有惡劣的土地兼并,加之眾鄉親辛勤勞作,生活也算過的下去,當然寒冷的冬天更加難熬……
言歸正傳,武錢看天色漸晚,忙活了一天也沒好好吃飯,肚子早已餓的咕咕亂叫,魚早已經吃膩了,今天正好也換取了不少食物,也換換口味。
原本想整幾個雞蛋,弄碗小米粥,可武錢拿了幾次又放下,白天的時候,他對着陽光看過,有不透光的黑色斑點,應該都是受過精的,如果能孵化出來,養成之後也是筆小財富。
最終哥倆的晚飯就只剩下了小米粥,沒辦法啊,家底太薄,只能精打細算了……
天氣漸漸轉冷,來自寒冬的威脅越來越近,不說只剩兩個孤兒的武錢哥倆,就是有着壯勞力的平民家庭,是否能安然度過整個冬季也是沒有十足把握,“路有凍死骨”可不是一句玩笑……
一天清晨,武錢早早醒了,望着屋頂,仔細回想着現代的知識,認真權衡利弊……
那個時代,不像現在有着棉花,但還好有麻。麻是一種極好的保暖物品,而且是中國的本土植物,很早就已經被中國人培育了,產量也很高。麻雖然沒有棉那麼柔軟,但是其禦寒的能力卻不比棉差多少。
並且在古代,中國的絲綢也是享譽世界。宋朝前的人民會用絲綢做成衣服來為自己保暖,用蠶絲製成的絲綢,其保暖能力也很不俗。除了絲綢以外,中國古代還有很多獵戶,他們擅長捕獵。而獵到的獸皮也是極好的保暖材料。
不過,這不意味着古人可以不用擔心冬天。實際上,在古代能用得起絲綢、獸皮的人大多都是有權有勢的皇宮貴族。至於普通的百姓,他們往往沒有這樣的資產能力來為自己購買昂貴的服飾。
哪怕是麻衣,也有很百姓買不起。當然,百姓們不會等死,為了求生,他們也有自己的辦法。在古代,平民百姓們會將柳絮收集起來,當冬天來臨時,人們就可以將柳絮等可以用來保暖的物品放入自己用葛草製成的衣服中,以此來達到保暖的效果。
除此以外百姓們還會收集乾草,鋪在自己的床鋪上,以作取暖之用。
武錢想了很多,怎麼解決保暖取暖的問題,可要不局限於現今的時代處境,要不就礙於自己少年孤兒的身份,不能實現。突然武錢想到了老家的一種取暖方式——火坑。
武錢驚喜之下,猛然坐起,這個辦法可行,只要有着足夠的燃料,取暖完全不是問題,而且可以與灶相連通,則更是家家戶戶皆可行。
額,現在問題是如何取信於眾人,絕對不能暴露自己穿越者的身份,或者太過異於常人的地方,武錢想到當日哄騙武松時的神仙收徒的事,又想起宋徽宗對黃老仙道的痴迷,說不定還有意外收穫……
口說無憑,要怎麼讓鄉親們相信,額,至少是讓村長相信!
武錢,無意間看到了桌上放着的兩塊粗鹽,計上心頭:粗鹽提純。
細鹽或者說精鹽在現在的這個時代少之又少,很多時候,它已經不僅僅是鹽之本身,更是一種身份高貴的象徵,兩個少年孤兒,突然有了它,還有誰會不信呢?
說干就干,武錢叫醒弟弟,兩人飯也沒來得及吃,便帶着布袋等容器趕往河邊,武錢讓武松去收集之前燒過的木炭並碾碎,數量如果不多就再燒制一些,自己則順着河道收集一些河砂,洗凈之後放入布袋之中,兩人收集完畢趕回家中。
武錢將清水盛於瓢中,鹽塊溶於其中,又將鹽水倒入布袋使之透過河砂木炭,反覆數次,待鹽水澄清透明為止;取澄清鹽水置於鍋中蒸煮,有鹽顆粒析出停止,反覆數次,最後取出鹽顆粒晾晒乾燥,雖然這樣所得之鹽與現代社會的食鹽依然差距較大,可這玩意唬人則足夠了……
我武錢,費那麼大勁,就是想幫鄉親們建造火炕。古人云:投桃報李!我武錢也算是正兒八經的古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