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人之心!
“宋先生!”
“這話只怕不好,當著你說呀。”朱林呵呵一笑。
“什麼?”
宋濂一愣。
朱林一邊大口吃着饅頭,一邊笑道:“其實呢,我這番話倒也不是當著宋先生你這等有智慧的人不能說,只是,在目前這種情況下,無法當著那些腐儒說。”
“那你到底想說什麼?”
宋濂眯一眼看着朱林。
“其實,我所指的那些人……”朱林意味深長道:“就是那些被改造后儒學所洗腦的腐儒們。”
“你這……”
宋濂一愣。
“那小子也不藏着掖着了!”
朱林舔了舔嘴唇,終究是沒忍住,接着道:“不知宋先生有沒有想過一個道理,如果儒家真的包治家國百病,為何漢人所建立的那些以儒家理論為核心治理國家方法的朝代,會一個接一個的滅亡呢?”
“這……”
宋林被問得啞口無言。
“千百年來,那些被帝王改造過後的儒家理論,在王朝初期的確是能有效的管理百姓,甚至造就一些所謂的盛世,但這種理論卻使漢家王朝陷入了一個怪圈,尤其是到了王朝中期,各式各樣的賢達其實都已認識到了這種理論的不足,才會有各種各樣的變法,為的就是想改造儒家理論所導致的王朝周後期的思想僵化行動力遲緩的問題。說白了,儒家所尊崇的君君臣臣等等級觀念將華夏弄成了現在這副模樣。上層者只曉得以強權壓迫老百姓,但在王朝中後期,卻沒足夠的動力促使他們順應時代而改變!”
“而儒家理論之所以變成這副模樣,就是從漢代董仲舒改造儒學開始,不說別的。就說我們歷代的詩歌吧。漢朝以前的詩歌非常美妙,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出了什麼感情就抒發什麼感情,極為自由,可以抒發人性最本真的東西!而現在的詩詞,什麼格律什麼套路,看上去好像挺講究的模樣,頗為符合儒家所追求的那種所謂的存天理滅人慾的格調,但其實已死死的束縛住了人性,將整個民族的創造力壓制到了最低點。”
“為什麼漢武帝會採用董仲舒的那一套改造后的儒學?後世的皇帝也大多都是如此?哪怕就算是其他民族統治中原的皇帝也同樣會如此?就是因為隨着時代發展,人心思變,老百姓越來越不好管了,但這些統治者又極懶,才會採取這一套,將人分為三六九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將整個民族的發展綁在家國,這在大馬車之上,這樣的民族又怎可能順應時代的變化而改變呢?”
“因此,儒家學說雖有不少可以值得漸漸的地方,但以一套哲學理論來管理國家卻是極其可笑。因為,這世間上從來就沒有真正所謂不變的哲學,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本時代最真實的思想反映,可這一兩千年,我們所用的一套,卻是一兩千年前的哲學根基,又如何能適應着時代的發展有效地管理國家呢?”
"而導致王朝周期律的思想,根本也就在於此處,不改變老百姓的思維方式,不探求更好的管理國家的舉措,終究只會陷入王朝的不斷衰減興盛的循環中,而真正受苦的卻是老百姓。"
“最為重要的是,我們這麼大的民族在這種循環里往複看上去好像沒什麼,但是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其他的國家卻不會在這樣的循環之中!他們會根據時代變化而產生不同的思想,採用不同的政策來管理國家,應對時代發展,到那時,我們必將遠遠落後於他國,而成為他國眼中隨時可以挖掘的礦產,宋先生你就覺得華夏老百姓天生就該像牛羊一般,只知低頭吃草殘奶,卻沒有自己對未來的構想和人生價值的實現嗎?”
……
朱林緊緊攥着饅頭,認真的看着宋濂,滔滔不絕地說著。
就連在對面吃飯的宋倩等人也都痴痴愣愣的看着朱林。
宋濂的嘴抖了抖。
他活了七八十年,自認為學富五車,經歷了無數世事,尤其是對這家國之事有了極為深刻的理解,但聽完朱林的話,他卻愣在了原處。
他咽了一口口水,平靜的眼光此刻也變得火熱。
他這一生經歷了不少的事,家國興亡,戰亂與和平,各式各樣的學說,他都知曉經歷過。
在人生的前幾十年,他都是最普通的一個老百姓,但因為他對知識渴求,所思所想比普通老百姓要想得多。
聽完朱林所說,他覺得如果朱林這番話流傳出去,第二天肯定會出成千上萬的儒家學子文人指着鼻子罵娘。
七十餘年的人生經歷告訴他,朱林對於儒家的思考和理解,遠超乎了他這個老頭子,甚至超乎了其他大儒!
宋濂緩緩地站了起來,剋制着雙手顫抖,直勾勾的盯着朱林道:“朱小郎君,你這番話若是被他人曉得,只怕……你此前所做的一切都會被沖的七零八落呀!”
“是嗎?”
朱林摸着下巴,神色複雜,並沒多說什麼。
一時間。
在場幾人都沒說話了。
過了一會。
宋濂又坐了下來:“朱小郎君所言,極有道理,老夫活了其實年,讀了無數書,看了無數事,但終歸只有兩句話,那就是新百姓苦亡百姓苦。老夫當然也是個正兒八經的儒生了,求索多年,所為的無非也就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但不管是暴元還是接下來的大明,就像你所說的那般,如果後世君王也和其他王朝那般,一個不如一個,到頭來終究會王朝紊亂,百姓又將離亂,而這些事,都不過是在一兩百年之內就會發生的。”
“朱小郎君剛才所說振聾發聵,是啊,我等讀書人不能只看着眼前的幾年幾十年,甚至一朝一代,而應為天下老百姓尋求一條永久安居樂業之路,但對於這問題,老夫以前想到過,但始終沒有答案,今日聽朱小郎君一言,極有啟發。”
“我呢……其實,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面對大如聖人的誇獎,朱林苦笑着說道。
是啊。
他之所以有這番想法,並不是自己真有多麼大的智慧,而是通過現代的生活以及在現代聽過各式各樣的人,對華夏曆朝歷代經驗的總結和討論,才有這麼一番感想。
原先。
朱林在現代時只不過是個朝九晚五的小員工。
那時。
生活簡單卻也麻木,有時會思考這些家國問題,更大的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和自卑感。
普通老百姓又怎麼可能有機會真正發表自己對於國家命運的看法呢?
就算真發表了,在別人看來,也不過是吃飽了撐的,更沒什麼大作用,隨着年紀增長,身上擔子越來越重,原本一個個對未來充滿理想的男男女女最終也化作了歷史的一抹塵埃。
不甘心!
朱林當時是真的不甘心!
可是,他沒錢沒權,本事又不是特別突出,他見過身邊本事極為突出,也抱有理想之人在奮鬥,最終卻因為身份背景命運不濟而泯滅於眾人。
因此。
朱林在現代活過三十歲后,整個人變得更麻木,也不想再去討論那些所謂的國家大事,他曉得,一沒有發表意見的途徑,二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反倒耽誤了本職工作與謀生,最終什麼都落不下來。
而穿越過來,朱林雖只是大明朝初年的一個小商人,卻機緣巧合地通過便宜老爹和洪武大帝搭上了線,並在短短不到一年間就有了現在這般成就,朱林心中那顆早就深埋的為國為民的心,自然被激發了出來。
此時。
宋濂是自己在這個時代見過最有智慧的人了,說起這些事,他嘴裏的話難免的就多了起來。
“話不能這麼說!既然朱小郎君覺得當下儒家理論有問題,那朱小郎君本身又有何想法呢,亦或是說,解決之法與替代之法?”
宋濂看着朱林,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