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救窮就是救急
為什麼崇禎不大肆推廣紅笤也就是紅薯?
首先是紅薯不好吃。
好吃的烤紅薯、地瓜干,本質上都是零食,不是主食。
如果把紅薯當飯吃,那它無論是營養還是口感,都比不上其他主食。
長期食用紅薯,很容易反酸,吃倒胃口。
紅薯的蛋白質含量低,也缺乏糙米和小麥含有的一些維生素,長期食用會營養不良
其次是農民對種紅薯的積極性不高。
現實世界的農民,不像網文中的老農那麼「簡單」,只要有口吃的,哪怕是豬食,都喜笑顏開,絕不造反。
農民不光要吃糧,還要穿衣、買鹽、看病,以及攢老婆本,棺材本,以及兒子的老婆本。
這都得靠賣糧來實現,而能賣上價的,還得大米、小麥或者小米。
紅薯這玩意,不僅不好吃,而且不耐儲存,容易發霉,農民種出來怎麼賣?
如果讓老農頓頓紅薯配紅薯葉湯,這種生活他們還真不如揭竿而起。
最後從長遠考慮,崇禎根本就不打算推廣此類高產作物,至少不是現在。
通過屯田、高產作物,來解決黃土高原農牧混合帶的生態崩潰問題,猶如抱薪救火。
薪不盡,火不滅。
從秦漢時期,為了拱衛邊疆,就在邊郡草原上大興屯田。
結果開始時形勢大好,畢竟多子多福傳統觀念的中國人而言,糧食多了,能養活的人也就多了,人口很自然的就提上去了。
但隨着人口超出生態承載力,很快漢朝對於西北邊境的掌控就不斷衰落,到東漢末年,西北羌亂更是成為心腹大患。
雖然涼州三明對西羌用兵有一定成效,但是漢地仍然不斷萎縮,等到西晉時禿樹機能崛起,更是讓晉朝心驚膽戰。
明朝也是一樣,本來在西北邊境並沒有那麼多邊鎮,主要靠秦王、晉王兩家鎮守邊陲。
結果靖難后藩王體系瓦解,明朝皇帝陸續在西北設立四座邊鎮,大興屯田。
在明中期的時候,陝西一度號稱豐穰,關中平原就不提了,一般一年的賦稅任務十天就能辦完。
至於各個邊鎮,依靠屯田,也能自給自足,甚至還能向周邊輸送。
但到明朝後期,在草原屯田的惡果開始顯現,水土流失嚴重,西北的山連根草木都看不見。
這種人為的生態災難,疊加小冰河期的旱災,才是明朝滅亡的自然原因,實際上重蹈了西晉的覆轍。
放眼全國,其實也是一樣。被許多網文鼓吹的封建王朝巔峰,擁有「攤丁入畝、永不加賦、高產作物」三大殺器的滿清實際又怎麼樣呢?
中國人口從六千萬驟增至四個億,生態植被加速破壞,內卷基因開始植入,國人的平均身高和體質開始急劇惡化,直到近幾十年才開始恢復。
這些人的生活,和當時的生態,都是今天也能在網上黑白照片中看到的。
如果這就是封建王朝的巔峰,崇禎覺得那真是不要也罷。
實際上,崇禎在模擬中發現,大明從來就不是缺乏糧食,大明缺少的是把糧食運往飢荒所在地的運力。
或者說,最缺少的是向受災民眾輸出購買力的能力。
畢竟在張居正改革后已經貨幣化的大明,最有效率的就是銀子,但崇禎恰恰最缺銀子發放給災民。
後來,崇禎在一次模擬戰受到原本明朝實行的「食鹽開中」政策啟發,即把鹽引發給邊鎮,糧商用糧食到地方換鹽引。
雖然這一政策已經失靈,但當時的崇禎以「煙葉開中」代替,讓糧商到邊鎮後用糧食和其他生活物資來換煙草。
因為煙草不僅耐旱,而且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長,同時在大明全境乃至蒙古都是緊俏商品。
發展到後來,陝北與塞外、內陸形成經濟循環,當地人的收入極大提升,許多外地造反的義軍甚至慕名而來,專門到陝北接受招安,從而混入煙農隊伍。
只可惜,由於當時的林丹汗眼紅煙草收入,屢次入寇,又將當時的邊境打爛,並長期威脅西北。
再次面臨兩線作戰,那一次模擬中的大明還是不支倒下。
因此這一次崇禎不打算任由當地農民商賈自行販賣,而是由供銷社統一收購,從而悶聲發財,避免又被林丹汗盯上。
佈局完西北,崇禎又將注意力集中到應昌城的建設中來。
目前,崇禎從滿桂軍抽調了炒兔率領的五千騎兵,暫調於晉撫陳奇瑜剿滅農民軍。
滿桂則帶領兩萬步卒開始修補應昌城,這也是他的老本行。
想當年,寧遠城就是袁崇煥舉薦滿桂去修整重建的。
現在滿桂已經指揮部下和投降來的喀喇慎族人,初步重建了應昌城外的夯土城牆,也是牛馬牆。
這樣一來,萬一敵人在喀喇慎部放牧時偷襲,城內不敢將這些牧人和牲畜放進來,但可以把他們安置在牛馬牆和城牆之間。
牛馬牆本身也有射擊孔和炮位,應付小股敵人也問題不大。
目前滿桂正在重建應昌城的城牆。
喀喇慎老汗王當年建城時,也沒有考慮到城牆要抵禦火炮。
因此便直接用青磚壘成了幾道筆直的城牆,中間極為單薄。
這種豎直的城牆應付弓箭刀砍是夠了,但是一旦拉上火炮,一炮就是一個窟窿。
因此,滿桂決定將牆磚扒拉下來,重新先做一道厚重的形三合土牆,便於防止火炮射擊。
再用現成的磚砌在三合土牆之外,穩定其結構。
然而問題是壘牆磚所需要的粘合劑現在不夠了,故而寫奏本向崇禎討要。
主要是需要大量的沿海產的牡蠣殼,用於燒成石灰,這就是蜃灰,又稱蠣灰。
當然滿桂也提及了混入糯米的砂漿,強度更高,但是造價高昂,所以不切實際。
崇禎看着滿桂的奏本,搖了搖頭。
說白了,還是要錢來了!
好在耿如杞之前在兩淮巡鹽,硬是從鹽商那裏掏了六十萬兩銀子。
也不必讓他帶銀子回來了,直接換成糯米運到通州好了。
畢竟應昌城,遲早都要面臨建州主力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