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小峰上學了
大豆在慢慢地長大,在長大過程中,小草也會隨之長高,吸收大豆所需要的養分,沒辦法!為了大豆生長的更好,只能玩拔草!
拔草也是一個十分累人的活兒,彎着腰在豆苗之間穿梭,由於大豆的莖很硬,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在大豆之間走動,生怕弄斷了豆桿。
有時候大豆地里也會長出來很多小零食,比如馬泡,香姑娘。
小峰當時的小零食是幾乎沒有的,這些在田地里找到的小野果,才是自然的饋贈。
小峰家還有兩畝地種了玉米,玉米長的很高了,玉米地裏面的雜草也有不少,需要鑽進去拔草。
玉米葉子又有小絨毛刺,碰到皮膚還是很癢很痛的,一般都是彎着腰穿梭在玉米地里幹活,出來過後渾身酸痛。
等玉米長成熟了,玉米收割也是個力氣活兒。沒有機械收割,只有人工用手把玉米棒子掰下來,放在袋子裏?一袋一袋的扛出玉米地。
這時候孩子們最喜歡吃的就是玉米桿,因為,那時候幾乎不用農藥化肥。玉米桿也是十分的甜,有點像甘蔗。每個孩子在大人們幹活的時候,都喜歡坐在地里吃玉米桿,那邊吃邊笑的情景,多少年後,也再也不見了。
時光飛逝,馬上到了小峰要上一年級了,那年小峰七歲了。
當時的農村沒有幼兒園,更沒有學前班,上小學一年級就是新的開始,新的起步。
記得那應該是一九九三年的九月三號左右!別人都報名上學了,小峰還在家裏和小夥伴們玩耍,突然,小峰的父親就說帶着小峰去學校報名,一臉無措的小峰只得坐上父親的自行車,去隔壁村的一個小學——常孫小學。
當時,正趕上全校環境大掃除,校園裏面的雜草和桐樹苗,都有一人高,大高年級的同學都帶着鐮刀和鏟子,在老師的帶領下,揮汗如雨的清除這些雜草。
小峰坐在父親的自行車上,直接騎到了校園中心的紅旗下,下了車帶着小峰來到正中間的大房子裏,這間大房子是報名處,裏面有兩個老師收學費。
記得當時的學費是每學期三十二元,全校一共只有五個班,正好是一個年級一個班。
小峰的一年級的兩個老師也是他父親以前的老師。語文老師是史老師,微胖,愛笑,很和藹慈祥,數學老師是王老師,瘦瘦的身材,囧囧有神的眼睛,格外精神。
小峰的父親交了學費后,就拿着新書,被父親帶回家了。
第二天,小峰的媽媽讓同村已經上三年級的阿營,帶着小峰去上學,關照一下,畢竟剛上學一切都很陌生。
阿營是比小峰大幾歲的夥伴,之前因為阿營一直在上學,所以,小峰和他玩耍的機會不多,但是自從小峰上學了,就天天去阿營家裏等他一塊上學。
因為,剛剛上一年級,小峰也是特別勤快,記得有一次凌晨一點半,小峰就起床去找阿營上學,由於太早,又在阿營家裏睡了幾個小時才去的。
對了,那時候上學時間和現在不同,那時候上學一天要去三次。
早上五點半就要晨讀,然後晨讀到七點,再上四十五分鐘一節課就放學了。
在家吃過早飯,再去學校上學,九點上課,十一點四十放學回家吃飯。
下午兩點半上課,下午五點半放學。
一共是一天去三趟,雖然很忙,但是,晨讀真的對學生有很大幫,而且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