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合鍋的雛形
遠在大明的朱由檢覺得歐洲蠻子們挺會玩,尤其是路易十四。
太陽王不太陽王的,朱由檢不知道,也沒什麼興趣。
反正歐洲那邊的蠻子們動不動就是什麼獅心王太陽王等等亂七八糟的稱呼,真拿到戰場上來估計也是屁用沒有。
無論啥時候,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
永遠都是拳頭大的說話聲音響而且管用……
光名頭響亮而拳頭不夠大,估計也就是被人盯着錘到死的命。
關鍵是路易十四提出來的提議,明顯就是聯合鍋的雛形。
而聯合鍋是個什麼樣的鍋,估計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人比朱由檢更清楚了。
後世有個段子說的好,小國有紛爭,聯合鍋出面,紛爭沒了。
大國和小國有紛爭,聯合鍋出面,小國沒了。
至於五大流氓之間的矛盾,聯合鍋從來就沒有正式出過面——敢出面就是聯合鍋沒了。
還有最佳活力團體電影的架構。
紐約五大家族相互扶植街頭混混鬥毆,到某幾個混得好的新興團伙開始聯合起來挑戰五大家族的時候,被五大家族聯手做掉。
路易十四肯定不是個穿越者,要不然也不至於被區區一個孔代親王按在地上摩擦。
但是這傢伙提出來的意見卻很超前。
然而並沒有什麼鳥用,朱由檢沒興趣。
只能說路易十四的智商實在是很感人,畢竟大明講究的是王道!
揍你之前告訴你一聲而不是揍不揍的問題。
聯合鍋這種東西肯定是要出現的,但是出現的前提是三大流氓……
大明帝國,晉國外加遼國這三家做大流氓,然後拉着一票大明的藩王們當小流氓,否則這玩意出現的意義是什麼?
給現在的大明帝國找麻煩?
讓大明帝國沒辦法明着對歐洲下手?
朱由檢乾脆將這個提議扔給了朱慈烺。
而朱慈烺也很懂事兒,當即就派人跑去遼東找朱慈燝去了。
以後整個世界的劃分很明顯,居中的大明帝國肯定是最為強大的。
其次則是老六朱慈燝掌控的遼國,還有老三朱慈熠掌握的晉國。
一個媽生出來的親兄弟都有打起來的可能,這哥三個明顯不是一個媽生出來的。
以後幹起來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哪怕三兄弟好歹能講究一些,誰又能保證子孫後代不會幹起來?
所以這種和平組織的提議在朱慈烺看來倒是真有意思,完全可以將後世子孫們的問題圈在一個框架裏面解決。
儘可能的減少戰場上互懟的可能性。
對於朱慈烺的懂事兒,朱由檢顯然也是看在眼裏的。
事實上,就算是沒有路易十四折騰出來這麼一出,朱由檢自己肯定也要搞出來這麼個架構的。
否則以後打來打去,死傷的都是自己家的……
當然,這種事兒還是扔給朱慈烺先去折騰,畢竟不是一天兩天能折騰完的。
而自己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自崇禎三十六年到崇禎四十年年,整整五年的時間,被拉出去剝皮實草的官吏再連帶他們的家人,一共不到一千個。
這個數字放在歐洲蠻子那邊多到不可思議,但是放在大明帝國就少得可憐。
因為歐洲蠻子國小人少又講究什麼人權和貴族優待一類的。
真正送上砍頭台的貪腐官員其實沒有幾個。
而大明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就直接導致了大明的官員數量極多,吏的數量更是多到連吏部都不願意去統計。
平均一年兩百個因為貪腐而被拉去砍頭的數量,直接讓吏部都開始懷疑這些貨是不是真的轉了性子。
對比起早些年動不動就上萬的人頭落地,最近幾年都少得可憐!
然而再懷疑也沒有什麼鳥用,不僅僅是吏部懷疑官員們轉了性子,錦衣衛的大頭子林幻羽都開始懷疑人生……
一度以為錦衣衛是不是在自己手上沒落了?
與王國興提督對外的錦衣衛不同,林幻羽提督的錦衣衛部分是對內的。
除了那些亂七八糟的破事兒之外,偵輯官員們貪腐一類的事情也是歸屬林幻羽所部的。
整整五年的時間,都沒有抓出來多少個貪污腐敗的蛀蟲!
平均一年才兩百來年,這豈不是說錦衣衛無能?
但是錦衣衛這個機構又很神奇,看似牛逼到極致但是又沒有自己的思想,幾乎都是在看皇帝的意思來辦事兒。
就像是大名鼎鼎的紀綱一樣,如果沒有朱老四的縱容和暗示,早期的紀綱敢那麼囂張?
只怕早就跟馬順一樣的下場了!
也就是說,如果朱由檢不指使錦衣衛去做一些栽贓陷害的事情,錦衣衛更多的時候就跟透明人一樣。
除了默默記錄下所見所聞之外,他們也不會主動去栽贓陷害。
這就讓林幻羽很頭疼了,因為抓不出人來,錦衣衛就沒有存在感。
而沒有存在感的錦衣衛還是那個可以止小兒夜啼的錦衣衛么……
朱由檢不頭疼,甚至早就對現在這個局面有所預料。
貪腐是為了什麼?
不可能是單純的為了殘害百姓,畢竟這個世界上腦子不正常的人肯定有。
但是能讀書再混到官員並且通過吏部考核外放的,基本上還算是比較正常的。
當官是為了升官發財!
大明早期到天啟年間貪腐不斷,是因為官員們的俸祿實在是低到令人髮指。
維持自己一家老小的生活都已經捉襟見肘了,更別提還要雇傭一大堆的吏員和僕從了。
再加上想要陞官就得不斷的送些冰炭教敬一類的,不貪怎麼有銀子往上送?
不送還想升官發財?
後世之所以貪腐不斷,是因為貪腐的代價太小,不能誅連九族。
連死刑都不太好判,要不然就是一堆沒腦子的出來唧唧歪歪的扯什麼人權民主之類的話題。
崇禎年間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首先是官員的俸祿被朱由檢提高了一大截,而吏員的支出也納入了國庫撥款。
都是定數的,基本上不再需要官員們自己出錢。
再加上這個年代除了朱由檢是主,剩下的全是民。
所以也沒有人扯什麼人權和冥煮滋油一類的問題,貪腐的殺了也就殺了。
其次還有官員的升遷已經不再由上官的保舉而決定,而是吏部根據每三年一次的京察來決定。
所以連往上送冰炭孝敬一類的事情都顯得沒必要了。
最重要的還是申明亭的存在,因為貪腐而死的官員們死了之後不僅僅自己遺臭萬年。
甚至於還要連累三族跟着一起倒霉,那這個貪腐的成本未免太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