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溫州
陳爸給李青峰在陳家附近找了家酒店,還給他安排了一輛車。
接下來的幾天,司機帶着李青峰和陳奕跑遍了溫州。銅供應鏈上的廠商,他們幾乎都拜訪了一遍。
通過幾天的走訪,李青峰更加肯定銅價還會繼續上漲。擁有銅礦的廠家限售惜售,中間商屯積居奇,下游的廠商需求旺盛,整個產業鏈欣欣向榮。產業鏈雖因為銅價的上漲而有所扭曲,卻遠沒有到斷裂的地步。
之前,李青峰從K線技術形態上分析,判斷銅價沒走到頂部。現在有了現貨市場的佐證,李青峰也徹底放心。
他來溫州的目的有三,一是送陳奕回家;二是考察溫州的銅市場;三是結識溫州炒房團。
火車上機緣巧合遇見慕清淺,讓李青峰溫州之行的三個目的都已達成。
接下來的幾天,陳奕帶着李青峰把溫州玩了個遍,兩人的感情也逐漸升溫。
溫州,風景秀美,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傳說溫州古代時候,曾有白鹿銜花繞城一周,所以也叫鹿城,溫州這個名字是從唐朝起開始叫的,它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溫州,自古就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所以溫州適用於耕種的土地非常少。而這在重農抑商的古代,不啻為一場噩夢。加之百越距中原萬水千山,如今繁華的東南沿海,當年卻是“戶不足萬”的限山阻海之地。
直到靖康之恥,宋室南渡,這裏才迎來了第一次大規模人口遷入。只是,“二分薄田”如何撐得起翻番的人口增長?無奈之下,“挑販客家”走上了歷史舞台,膽大者則開始私販鹽茶,商品經濟逐漸滲入溫州人的血脈。
所以,有人將他們形容為“被迫致富的東方猶太人”。而當改革的春風輕撫古老的土地,溫州人最先嗅到了商業的氣息。
從那開始,一個屬於溫州人的時代再次開啟。他們從家庭式的手工作坊起步,靠着一雙板鞋把各種小商品賣遍全國。
溫州人依靠吃苦耐勞的精神、對市場的敏銳度、對財富的渴求,在全國各地尋找機會,哪裏有市場,哪裏就有溫州人。通過低成本、低利潤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他們迅速完成財富積累。
1985年,溫州年凈收入5000元以上的農戶超40萬,而全國城鎮居民當年平均收入僅739元。溫州人的豪富由此可見一斑。
富起來的溫州人開始尋找投資的方向,也許是自古以來對土地的耿耿於懷,也許是商業流浪加深了對故鄉的眷戀,總之,房子與溫州人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直到2001年8月之前,溫州人基本是“散兵游勇”。炒房團三個字還未出現在中國大地。
也正是2001年的8月份,在溫州當地媒體的組織下,一個購房團邁向了上海,成為溫州炒房團的起點。
她們一共157人,坐滿了三節車廂浩浩蕩蕩來到上海,她們不為旅遊探親,而是專程到上海來買房。
最終,他們3天內買走了上海百套房產,豪擲5000萬。兩個月後,又一波溫州看房團來臨,成交8000萬。就這樣,溫州炒房團在驚人的豪買中躍上歷史舞台。
巨大的示範效應加上媒體的宣傳加持,讓溫州人從此開始“組團”出現。杭州、上海、蘇州、福州、寧德……早期的炒房團徘徊於溫州周邊,其中不乏白髮蒼蒼的老人,每家資金也不過二三百萬。他們乘着大巴,啃着干硬的麵包,喝着冰冷的礦泉水,帶回一紙合同。
在接下來的兩三年裏,他們成為各地開發商、銀行的座上賓,目的地也從最初的上海、杭州向各大省會中心城市、二級城市擴散,從大連到伊犁,從海口到內蒙,版圖遍佈全國。
20年前,溫州人挑着物美價廉的小商品,走遍華夏的大街小巷;20年後,他們腰纏萬貫、轉戰千里,東到上海、西至伊犁、南抵三亞,北及冰城,隨處可見他們購房置地的身影,吸引了無數目光的“溫州太太團”也在此時登台亮相。
這幾年,溫州人征服了全國房企,當地房展一場接一場。有趣的是,展會上成交的80%都是女性。她們有錢有閑、出手果決。老公實業賺錢,老婆投資房產,分工明確,效率奇高。
於是,嗅覺敏銳的媒體再次站了出來,《溫州都市報》牽頭成立了第一個“溫州太太購房團”,名震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