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董允

第17章 董允

諸葛瞻身上既有頂級士族特有的貴氣,又有後世靈魂一視同仁的氣度,這讓與諸葛瞻交談的眾人,既有敬畏又如沐春風。

雖然有諸葛瞻為橋樑,但兩撥人依然還是涇渭分明。

荊州和東州士族們厭惡益州士族佔據大量百姓和土地資源,而益州士族和寒門子弟們又恨荊州和東州士族佔據了大量高位,讓本該益州人做主的大地上,益州人卻只能出仕中低層官位,連郡守一級的官員都寥寥無幾,政治上發不出半點聲音。

當初諸葛丞相在時,眾人都能忍耐,荊州系願意接受益州的人才融入圈子,益州士族們也願意支持北伐,不說真的恢復天下,只要拿下隴西五郡,生存空間便會大大增加,益州士族的政治地位也將會大大增強。

那時候大家雖然也有矛盾,但基本上圍繞着丞相府形成了一個整體的政治集團。

但是自丞相故去之後,劉禪先是支持蔣琬將氣勢正盛的楊儀打落塵埃,又拉攏益州士族和姜維、王平等人對蔣琬形成壓力,分拆了丞相府的權利。

益州士族們本來以為遇到了曙光,結果劉禪目的達到之後,益州士族發現自己的現狀並沒有改變,想要靠攏天子,取得政治地位,但以荊州系壓制本地士族,這是國策,至少在沒有打出益州的時候,這就是不可動搖的國策。

益州士族被劉禪賣了,雖然佔到了一些便宜,但政治環境卻極速惡化,荊州系的人認為,以前大家合作的很好,結果你們卻當了叛徒,還想入中樞?這不是做夢么。

也是蔣琬本身政治手段不差,自身又氣度恢弘,極有人格魅力,這才維持住了局面,這也是蔣琬執政后一直鎮守成都,過了幾年這才開始北伐的原因所在。

只是雖然維持住了局面,但武侯時期大家同心協力的局面卻從此不復存在了。

這也是為何武侯北伐每次都聲勢浩大,能出戰兵接近十萬,讓曹魏上下心驚膽戰,而蔣琬第一次北伐竭盡全力卻只能出戰兵不到四萬,這讓曹魏即便三面作戰,依然只能占些小便宜,與大局毫無用處。

從兩撥人的態度便能看出,想要重新整合益州資源,任重而道遠啊。

相談不過一刻,紅服金綬的董儀和郎署令成湟便緩步走了進來。

眾人連忙上前行禮,董儀笑着微微還禮后道:

“既然諸位都已經熟識,看來是不用老夫介紹了。”

董儀年過六十,身體其實已經很不好了,平時的事務基本都是郎署今成湟處理,如今這麼早來郎署說白了還是因為諸葛瞻罷了。

諸葛瞻自然也知,向著董儀長身一禮。

“多謝令君,小侄無地自容。”

光祿勛又名郎中令,乃是宮中禁衛的最高長官,令君也是對董儀的尊稱。

董儀扶起諸葛瞻笑道:

“我等都是受過丞相恩德的,只恐報答不足,區區小義,武鄉侯不用放在心上。”

諸葛瞻面色一窘,這般將走後門說出來,是不是有些不妥?

容不得諸葛瞻多想,董儀拉着諸葛瞻的手臂,笑道:

“邊走邊說,可別讓董侍中等急了。”

諸葛瞻知道說的是后軍師、侍中董允,點了點頭,同董儀並肩而行。

而眾郎官們,則依然是分成兩撥跟在身後。

一路上董儀為諸葛瞻介紹了基本的情況。

整個光祿寺最高長官自然是郎中令董儀,侍中董允和向寵都是董儀的副手,

只是二人各有其他官職品階也是兩千石上,基本算是平階了,只是稍稍受董儀節制而已。

再下則是郎署令成湟和負責御林軍的侍中兼中郎將的張紹,也就是張遵的叔父,還有南衙禁軍的中郎將趙統。

再下便是諸葛瞻等一群郎官了,其中第四階郎中的又只有諸葛瞻一人,侍郎十餘人,也就是說,諸葛瞻竟然成了郎官們的頭頭。

來到宮門,董允已經在束手等候,看到董儀后兩人相互見禮,說了幾句客套話后,董儀便微微駝着背離開了。

兩人雖然都姓董,但卻不是一家,董允和董儀年歲看着也相若,只是身子骨看着比董儀硬朗些,但人卻嚴肅的多。

沒有與眾人多話,只是站在宮外等着宮門開啟,大約過了小半刻時辰,宮門大開,天色也徹底亮堂了。

來到尚書台,朝陽自東方剛剛升起,一縷陽光撒在董允臉上更顯肅穆。

郎官們雖然也有職責在身,但最重要的還是觀政學習,董允開始安排眾人去處,有的留在尚書台,有的去御林軍,有的去東宮,有的去丞相府,有的去各處衙門。

被分配到的具都躬身應諾,三三兩兩開始離去,不到一會,便只剩下了諸葛瞻一人。

“子和直接提你為郎中,吾本是不贊同的,爾可知為何?”

聽得董允發問,諸葛瞻沒有思索脫口而出道:

“根基不固。”

董允微微點頭,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不錯,根基不固而上高位者,少有大作為之人,只是子和一句話,讓吾放棄了堅持,賢侄,吾等均已老朽,堅持不了幾年了,只有文偉(費禕)年歲稍小,但也小不了多少,我等常為此夙夜難眠,如今卻只能委屈你們了。”

諸葛瞻正色一禮。

“侍中放心,我大漢定然三興。”

董允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看天色差不多后,道:

“且隨吾來。”

“諾”

跟着董允來到一處偏殿,一路上小黃門們看到董允,都顯得有些畏懼,遠遠的便躬身行禮,直到兩人走過,才敢起身。

隨着一個小黃門打開殿門,只見裏面全是竹簡堆滿了半個大殿。

“侍中,這裏是?”

“這是文華殿,準備準備,陛下一會便到。”

“是。”

說是一會,其實過了一個多時辰劉禪才姍姍來遲。

看到諸葛瞻后劉禪打量了其好幾眼,之後才在小黃門的服侍下坐在了主位。

劉禪三十齣頭,身形微胖,面白有須,頗有帝王像。

“陛下,今日主講強秦之興,自商公立木始。商公名商鞅又名公孫鞅、衛鞅,乃衛國人,秦孝公即位之初,秦國不被中原各國承認,視以蠻夷,孝公發求賢令於天下……”

自諸葛武侯北伐開始,劉禪的教育便基本由董允接手,這一恍已經十年了,劉禪對董允也很尊敬,至少表面很尊敬。

——————

“董允字休昭,掌軍中郎將和之子也。先主立太子,允以選為舍人,徙洗馬。后太子禪襲位,遷黃門侍郎。丞相亮將北征,住漢中,慮天子禪富於春秋,朱紫難別,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宮省之事也……”炎漢書券十一,費董姜傳第十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炎漢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炎漢書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章 董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