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若非皇命,不得作詩
由於天策將軍的事情,李太平這個生日過的十分潦草。
只在夜間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了個火鍋便算過了。
而吳良為了跑業務甚至都沒趕上這一頓。
經過兩天的勞頓,不知是李太平的心理作用還是真的如此,這小子看起來都瘦了一圈,肚子都收回去不少。
二人坐在李太平的房間裏,吳良仔細的把自己最近的成果彙報給李太平。
「李兄,這是我與小芳姑娘達成的合作條約,他們幫派出一百人作為外賣業務的騎手,加上我們原有的二十四人,業務初期這些人應該足夠了。」
「為了節約成本和時間,我將尚京城劃為了四個大區,每個區域只有固定的飯店可以點餐,如果有人想跨區點餐,那麼就需要提前兩天將菜單投入信箱,並且加收一定的跑腿費。」
「我順便還去了鑄門一趟,提了你的名字后,魯大師答應免費贊助我們一百五十輛自行車,這可又節省了一大筆開支!」
……
桌面上的所有支出和契約分類整齊的擺在一塊,李太平閱讀起來也十分方便。
「這都是你一個人弄的?」李太平有些吃驚的看着胖子。
吳良靦腆一笑,撓撓頭說道:「業務方面由我負責,像這些文字和算學之類的東西都是委託長安一手操辦!」
怪不得整理的如此有條不紊,原來是有二弟從中協助。
「嗯,不錯,看來你倆除了能嫖到一起,在做生意方面也是一對好搭檔,我看常安干這類事也很有天賦,你抽空問問他,願不願意和你一起做這個生意,到時候得了廣告利潤你們可以平分,我便不參與此事了。」李太平淡淡說道。
吳良疑惑道:「為何李兄不親自和常安說呢?你倆是親兄弟,自然要比我說話方便一些。」
李太平微微嘆氣,說道:「最近我風生水起,左右逢源屬實有些太優秀了,我爹告訴我常安心中似乎對自己有些懊惱,我怕由我說他會多想,覺得是沾了我的光,還是你和他提吧。」
太優秀了有時候也是一種罪過,父親李青雲很早就提起過讓李太平多開導一下二弟,但一直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太直接了又怕李常安覺得自己是在凡爾賽,一直不解決這個心結又不是個辦法。
正好藉著這個機會讓常安與吳良好好搞一番事業,二弟彷徨的內心也能夠得到充實。
以李太平自己的商業透明再加上這二人的執行力,想要成功應該不在話下。
吳良聽了李太平的分析恍然大悟,「也難怪,誰家裏有你這麼個哥哥也是一種負擔。」
李太平笑了笑,「倒是你最近的進取心讓我有些刮目相看,看來墨門那個小妖精在你心中分量頗重啊……」
「那當然,我吳良就算丟了魂,也要一生只愛一個人。」
「我都想好了,等我掙了錢就把我老吳家的祖宅贖回來,和嫣然生他十個八個的,然後……」
李太平連忙抬手制止吳良的暢想,「打住,還記得當初我給你講的關於忍者的故事嗎,如果畫好了就交給你的上司郭得光,讓他想辦法給你批量印刷,成功了的話,單憑出畫冊掙的錢也夠贖回被你敗光的家業。」
吳良瞪着眼睛驚呼道:「這麼掙錢嗎?」
「那當然,到時候賣賣周邊都夠你吳家富裕幾輩子的了!」
吳良還想問問其中細節,卻聽見大門外一道尖銳的聲音傳來。
「於妙戈接旨!」
李太平心念一動,看來青書案終於有定論了,拉起吳良便朝門外走去。
一名老太監帶着幾個手下站在李府門口威風凌凌。
見眾人出來,老太監看着於妙戈說道:「陛下口諭,民女於妙戈此次接旨可准不跪!」
於妙戈微微點頭,雖然還是一副冷漠的表情,但心中愈發激動,身體不自主的顫抖起來。
李太平輕輕握住她的手掌,小聲道:「放心,既然都不用你跪了,說明青書案已經水落石出。」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前有國子監主薄于謙涉青書案,被賜流放。
經朕查,此案乃叛國之人祁拓疆一手謀划,與前國子監主薄于謙並無瓜葛。
即日起,赦免於氏一族蒙冤之罪,謚封于謙為於忠文公。
欽此!」
於妙戈眼中淚光閃爍,多少年來她除了報仇,就是想要替父親討回一個公道,今天終於得償所願!
雙手從老太監那裏接過甚至,一滴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民女謝恩!」
小肥羊一旁拍手道:「真好,於姐姐終於得償所願了!」
李太平想着卻是另一回事,謙兒哥被謚封為於忠文公可是大事,按理說能封公的可都是有過突出貢獻的大臣。
謙兒哥雖然是被誣陷的,但還是夠不到這麼高的標準。
順德帝為了補償還是追封了一個二品官職,可能是在釋放兩個信號。
第一,在為日後賜婚於妙戈和天策將軍鋪路,畢竟雙方門當戶對才不算失了皇家顏面。
可自己白天的計策不光替天策將軍解了圍,而且還為於妙戈不嫁入皇族找到了借口。
順德帝應該不會對此無動於衷,強行實施自己的計劃。
既然如此,那就是第二種可能,順德帝在向自己示好,謚封謙兒哥了卻於妙戈的心事,讓自己也能感恩戴德的好好為劉家服務!
李太平從懷裏掏出銀子,正要湊過去打點一下這名老太監。
走近,卻看見他兩半臉頰上青一塊紫一塊,還略微有些浮腫。
「公公這是受傷了嗎?」
老太監翻了個白眼哼了一聲,隨即大聲說道:
「鎮國司小旗官李太平接旨!」
哦,還有我的?李太平有些意外。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鎮國司小旗官李太平學識淵博,才華斐然,短短兩月,便有數首詩詞聞名尚京城。
大盛有此良才,朕頗感欣慰。
但閱覽古今,驚才絕艷者往往早夭,乃是天妒。
朕不忍見此類事實發生於李太平之身。
故即日起,若非皇命,李太平不得作詩!
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