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古代順風車
剛談成了一筆生意,婆媳倆都很開心。
想着明早就要送貨,二人急急忙忙的就往家趕。
一進院門,就見院子裏又多了一堆荻筍,卻沒見到幾個小傢伙。
不用想也知道孩子們又去掰荻筍了。
劉思月心裏不禁感嘆,真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呀!
想想她這麼大的時候,每天就是和一幫孤兒院的大朋友小朋友在一起玩。什麼時候想過賺口糧的事啊。
同時又心疼起幾個孩子來。
開始每日基本操作:
我娃要去上學堂!
我娃要做富二代!
我娃……
自我加油鼓氣中……
「月丫頭啊,那個魚丸怎麼做,娘幫你做。」譚婆子一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想幫忙。
一斤就能賣二十個銅板,譚婆子恨不得一口氣做上千八百斤。
想到兒媳婦和錢掌柜說,一天只能提供十斤,譚婆子就覺得到手的銅板都飛走了好多。
很不解地問:「咱們明明可以多做一些,為什麼只做十斤啊?娘幫你,你不用擔心做不出來。」
「娘,這叫飢餓營銷,玩的是心理戰術。」
劉思月耐心的給譚婆子解釋。
「我們價格定的高,越是供不應求,客戶就越覺得這東西一定好吃,哪怕是貴,客戶也想買。」jj.br>
「相反,若是市場飽和了,就會滯銷,價格必然會降。」
「物以稀為貴!」
譚婆子一聽,感覺瞬間就打通了任督二脈,這回徹底明白了。
兒媳婦太有才了,說的話都特別有道理。
都吃飽了誰還買?
對!就得餓餓他們!
真不錯,理解的非常到位!
這時,東南西北中又帶着一背簍荻筍回來了。見到劉思月立馬圍了過來。
嘰嘰喳喳……
乖乖寶小東:
「娘,你看,這些都是我們掰的荻筍,好多吧?」
乖乖寶小南:
「娘,我一會兒剝荻筍皮。都剝的乾乾淨淨的。」
乖乖寶小西:
「娘,我知道哪裏還有,一會兒我都給掰回來。」
乖乖寶小北:
「娘,我們可聽話了,只掰荻筍,沒下河玩。」
慢半拍乖乖寶小中:
「娘……你損(荻筍)!」
嗯?
四個眼刀射過來,「你娘才損!」
嘶……
今日食譜:魚片糙米粥。
飯後,全家老小齊上陣,掰筍的,剝皮的,焯水的,做魚丸的,各司其職。
**
第二日一早,天邊剛泛魚肚白,劉思月便帶着魚丸獨自去溢香居交貨。
雖然婉拒了譚婆子同行,可一個人走在鄉間小路上,心裏確實有點兒打鼓。
沒辦法,家裏活計太多。
荻筍的生意她不想放過,現在正是掰筍的好時節。
魚也得抓,不過她已經和譚婆子說過了,現在沒超過三十公分的魚,都要放了。
小魚費事還出不了多少肉,為了能長期做魚丸生意,總得讓魚兒休養生息。
家裏雖然人多,畢竟都是孩子,掰掰筍子還行,抓魚還是得大人去。
劉思月邊走邊想還能做點什麼,就聽身後有人在喊。
「二郎家的,又去縣裏啊,上車,順道兒。」
二郎家的,這是在喊……我?
劉思月回頭見王寶貴趕着牛車過來了,車上坐着的是王耀祖。
「王大哥,又送耀祖去學堂啊。你喊我名字就行,我娘說了,我年歲小,等及笄了再過禮。」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獨立女性劉思月,表示她很不能適應「二郎家的」這個稱呼。
她不配有自己的名字嗎?
「好嘞,月妹子,不是昨天才去的么,今天又是去買東西?」
王寶貴是個熱情淳樸的鄉下漢子,二十三四歲,倒不是想打聽什麼,只是閑聊。
劉思月想了想,自家做生意這事,也瞞不住,便也就大大方方地說:「我們家做了點小買賣,所以每天都要去一趟縣裏。」
「那敢情好,咱莊戶人家都是靠天吃飯。有點兒營生,日子就能好過點兒。」
劉思月靈機一動,她每天出門的時間和王寶貴差不多,何不給自己弄個順風車?
村裡田娃爹是做公交車生意的,但是他發車時間比劉思月晚半個時辰,要是包車就太貴了。
還是里正家的順風車比較好。不僅方便自己,王大哥也能給大牛混個油(豆餅)錢。
而且一個人走,確實有點兒害怕。
遂說道:「王大哥,我這每天早上出門的時間,和你送耀祖的時間差不多。你看這樣行不,你以後順路帶着我,我按月給你付錢。」
「使不得,那可使不得,就是順道兒的事,哪就用得着給錢了,都是鄉里鄉親的,遇到了就順帶着了。月妹子太見外了。」王寶貴連忙擺手拒絕。
「要是一次兩次的,我也就不和王大哥見外了,這不是以後天天都要坐車呢,你要是不收啊,以後我可不好意思再坐了。」劉思月繼續說道。
王寶貴又和劉思月一頓辯論,最後口才不敵劉思月,敗下陣來。
答應收了劉思月三十個銅板的包月油錢。
劉思月特別滿意,田娃爹的車費標準,就是一次一個銅板。
但田娃爹那個是公交車,她這可是順風車!檔次能一樣嗎?
而且每天同坐順風車的還是王耀祖這個小學子,她就更滿意了。
天天占里正家的便宜哪行?
縣官不如現管,別說占里正家便宜,得多讓里正占自己家便宜,才能在村子裏活得滋潤。
不僅要給車費,還得去送禮!
她懂!
一路上又開始和王耀祖小朋友聊學堂,她想看看這個朝代的小孩子們都學習些什麼。
也想看看有沒有什麼知識,是她可以自己先教教的。
識字就算了,這邊使用繁體字,她只認識不會寫,沒得教錯了耽誤孩子。
王寶貴看平時話不多的大兒子,每次都能和劉思月聊的熱火朝天,也很高興有這個包月的順風車客戶。
而且這月妹子好像對學堂學的詩文也有所了解一樣,和兒子討論的那些,他都聽不懂。
王寶貴心想:這月妹子和村裏的小丫頭不一樣!可能……有點兒東西?
又是在縣城門口下了車。
劉思月步行到溢香居交了貨,帶着兩百個銅板,樂呵呵的開啟了古代的第一次大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