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揚名長安
白衣如仙,酒樽在手,多了一份瀟洒,一份不羈。
看着紅衣嬌嫩的太平公主,楊初終於開口了: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上首的天後嘆了一口氣,如此一來太平的心思便全部放在楊初身上了。
至於皇帝陛下依舊是面無表情,自從藉助皇后的力量將關隴門閥鎮壓以後,就已經失去了對皇后的控制,又因為病魔的折磨,使得皇后參政,多年以來如果不是皇后還顧及一點情誼,這大唐怕是早就沒有皇帝的聲音了。.
一位學士顫聲問道:“駙馬都尉,不知此詩何名?”
“太平調。”
不知是不是酒精的作用,楊初感覺有一股清氣環繞着太平,揉了揉眼睛,再次像太平看去,果然有一絲清氣環繞。
不過看周圍眾人的表情,顯然沒有發現這一點。
“這到底怎麼回事?”
“這是一個什麼世界?”
“會不會與《太平調》有關?”
此刻楊初的腦海中亂糟糟的,自從自己吃掉那株蘭花以後所發生的一切都在朝武則天靠攏,楊初本來覺得是因為無字碑和武則天比較特殊的原因,但是現在太平公主也牽扯當中,難道太平公主也很特殊?
這時一位將軍上前:“楊都尉,我王孝傑乃是粗人,不懂這些詩詞歌舞,但是都尉神力,孝傑佩服。”
說完手中之酒一飲而盡。
楊初看着眼前的王孝傑,武周名將啊,怪不得在朱雀門敢隨意殺吐蕃護衛。
“王將軍豪爽,楊初佩服。”說完同樣一飲而盡。
二人相視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楊都尉,孝傑佩服的人不多,除了楊都尉的神力還有一位,此人大才,便由孝傑介紹認識?”
“有勞王將軍了。”
走了幾步,一位硃紅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映入眼帘。
“楊都尉,這位是大理寺丞狄大人。”
楊初一驚,“可是并州狄懷英?”
“楊都尉知曉狄大人?”
“狄大人英名遠播,正是我所佩服之人。”
三人很快相熟,越聊越投機,在狄仁傑看來,這位楊都尉學識淵博,竟然對刑律都有所涉獵,一些觀點讓自己耳目一新。
而王孝傑覺得駙馬都尉對兵法方面的造詣也不弱。
三人都不是小心翼翼之輩,雖然年齡有所差距,但是性情相投,很快便成了知己。
當然,三人也成了殿中的焦點。
“孤聽聞楊初你乃一山村孤兒,當然孤沒有看不起的意思,只是公主乃天潢貴胄,以後難道想讓太平養活你不成?”
“太子,本宮與駙馬之事便不勞太子費心了,太子有這精力不如多為父皇母後分憂,多考慮一下國之大事。”
“太平,孤乃是你的皇兄,關心你難道有錯嗎?”
“大唐內有天災人禍,外有諸敵環繞,身為太子,更應該關心這些,而不是在這裏斤斤計較。”
無論是太子李賢還是眾臣都沒有想到太平公主會如此與太子決裂。
不過仔細想來公主所言不差,以後人家公主和都尉怎麼生活是人家的事,而且說是駙馬,其實就是尚公主,一切花銷歸於公主府也沒什麼問題。
以太平公主的受寵,其駙馬還會擔心沒銀子花?
太子臉色難看,不過對於太平還真不敢隨意呵斥,不過……
太子將目光看向了楊初,“楊初,你覺得呢?”
殿中頓時一靜,眾人明白,太子這是逼楊初表態,只是當著天後的面如此,太子不智啊。
楊初微微一笑,怪不得李治還活着這太子就被廢了,現在看來果然是廢物。
楊初走到桌邊拿起一壺酒,給狄仁傑和王孝傑滿上,剛要給自己滿上,不料太平會奪過酒壺,親自斟酒。
楊初大飲一口,神色放湯不羈。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文懷英,武孝傑,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楊初悠悠轉醒,揉了揉沉重的頭顱。
“如今的李太白還在磨針吧,不過既然借了詩仙絕師,將來便將楊玉環嫁給你。”
想到這裏,楊初嘿嘿一笑,李白寫了很多關於楊玉環的詩句,無論是真的讚美還有略有嘲諷,楊初都覺得以後還是讓兩人在一起吧,至於是相像力氣又增加了。
昨天怎麼回來的楊初一概不知,不過楊初知道《將進酒》一出,自己如今怕是成為長安名人了。
楊初迫切的想知道太平身上的清氣有沒有增加。
然而還沒有等楊初行動,府里便迎來了一位一位客人。
“上官婉兒拜見楊都尉。”
“不知上官姑娘前來可是天後有所交代?”
“天後有旨,讓都尉寫一份《論勢》。”
楊初明白了,論勢,論什麼勢?
天下大勢。
“多久?”
“兩年。”
楊初樂的如此,天後如此交代在楊初看來有幾個原因。
一是如今楊初名聲太盛,需要韜光養晦。
二是在和太平大婚之前做一個考核。
如果只是詩詞之才,便由得楊初和太平以後琴瑟和鳴,如果有匡扶天下之才,便另當別論了。
大唐沒有駙馬不可參政的規矩。
“楊初明白,上官姑娘請回,兩年之內會給天後一份滿意的答卷,不過如今楊初不好出門,不知上官姑娘可否轉告公主來一趟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