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鳳皇西飛
在泿水和丹水的交匯處坐落着一座城池,那便是流黃國的都城——天乙城。流黃國的國師旌陽子正在城內的王庭——明德宮裏面見帝王太庚。
“王上,近日來,有人在丹穴山看見一隻神鳥向西而飛,聽說是青首、白頸、胸口墨黑。貧道以為這隻神鳥很可能就是鳳皇。”
太庚從王位上站了起來,下了台階,走到旌陽子面前,道:“真君,果真有人看見了鳳皇?”
“回王上,確有此事,百姓多有親眼目睹。”
“孤在幼時就聽父王說過,鳳皇曾在丹穴山上救過太爺爺。而後太爺爺南征北戰,結束了各諸侯、部落之間的勘亂,建立了這個國家,號天乙王,距今也近兩百年了。”
“王上,羽族三百六,鳳皇為其長。據傳,羽毛五彩斑斕:青首,為五行中的木;白頸,為金;後背赤紅,為火;胸口墨黑,為水;兩足黃色,為土。並且,這些羽毛上還都有花紋。頭頂上的花紋是一個‘德’字,羽翼上的是‘義’字,背上是‘禮’字,胸部上是‘仁’字。腹部上是‘信’字。仁、義、禮、信,四種美德集於其身,這樣的祥瑞一出現,天下就會太平。可此次鳳皇現於人世,離開她的棲息地丹穴山,向西而飛,預示着可能有大事發生。”
太庚走出王庭,道:“何以見得?”
旌陽子隨後:“鳳皇向西而飛,西方庚辛金,卦主兌,其象白虎,金神也。白虎號監兵神君,乃殺伐之神,主兵事,故有兵戈之象。”
太庚走到欄杆旁,東望着那丹水發源的丹穴山,說:“真君,本國君王已至六代,雖說不至於國富民豐,但百姓吃得上飯,穿得上衣,社會還算安定,部落的安撫政策從來沒停止過,部落之間的衝突也少有。其次本國偏安一隅,西方近西海,東方僅有旄山與非山中間的育遺谷一條通往道路,北方有天虞山、禱過山、發爽山隔絕,南方有赤河與中部山脈隔絕。東部斯基泰草原上的東胡,鐵勒,高車,鬼方,土方,舌方等民族錯綜複雜,其能力難與我國一戰。何來兵戈之說呢?”
“回王上,世事無常終有定,人生有定卻無常。”
太庚微微皺眉心想:老道士又打啞謎。擺手對近侍道:“宣大司馬。”
大司馬楊雲來到王庭,行揖道:“王上,國師。”
太庚道:“大司馬,近可安好?”
“承蒙王上惦記,甚好。”“近期的軍報如何?”
“回王上,從全國各地送來的軍報來看,大體上並無多大問題,軍營徵募、演練;軍賦收繳、分發;山匪剿滅、收押。不過,據育遺谷關的軍報說陸續有在斯基泰草原做生意的本國商客進關,是因為鬼方和東胡起了衝突,打了起來。”
太庚看了一眼國師,輕笑道:“原來兵戈在這裏啊!”
國師說“王上,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可不防啊!”
太庚倚在王座上,道“真君說的是。現在育遺谷關口駐守的是哪個軍隊,多少人?”
“回王上,駐守關口的是發爽軍的一個營,500人。距關口東10里處駐紮的是八字營之一的山字營,500人。總共1000人。”
“能阻擋多少來敵?”
“王上,育遺谷關居旄山與非山之間,旄山上多怪鳥,非山多產反鼻蟲,人皆不能進。東部通道僅育遺谷這一條路,且谷口較窄,最窄處僅十幾米。普通士兵一個營500人據守這裏能抵擋兩萬多。再加上山字營能一小時趕到關口,
其士兵又都是驍勇善戰,七八萬來敵不在話下。若敵軍不惜代價拿下育遺谷關,守軍也能堅持三周等待援軍到來。”
太庚滿意道:“大司馬果然深謀遠慮。”
大司馬作揖:“王上謬讚。”
“不過真君說不可不防嘛,那就再調坤字營過去吧。具體由你安排。”
“諾。”
“哦!對了,你家老二與咱家老三去長右山修學,可曾與你書信啊?咱家那小子,出了王宮就消聲滅跡了,連信也不知道回。到底還是慣壞了。”
“回王上,前幾日他母親才收到逆子的來信,要不是他母親時常挂念,也很難收到這個逆子的來信。”
“信上有關於長右山上的消息嗎?”
“小兒說,還有一年,長右觀的學期就要修滿,就可以正式學成回來了。”
太庚道:“真君,我依稀記得長右山上的學院是你們道家開創的吧。”
“回王上,長右山上的學院叫長右觀,其觀主與貧道相識,俗名葛孝先,號沖應子。此人年少時縱游四海,訪奇人異士,尋仙獸異寶。其見識之廣,道術之強在南山經道家裏無出其右。現已垂暮之年,收了那雲遊四方的心,也是想把自己半生學到的本事傳世後人,才在長右山上建了這麼一個廟觀。赤字營指揮使王蛟和濤字營指揮使胡道元皆來自長右觀。”
太庚道“真乃神人也。”
就在流黃國全國百姓享受着這百年來的太平無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斯基泰草原上出現了這麼一位霸主,正率領鐵騎征服東胡部落,企圖改變整個南山經第三山系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