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上達天聽
“說說,為什麼要買那麼多糧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一文錢都沒有。”見兒子一臉嚴肅,元氏不由好奇的問道。
“因為未來兩年,咱家莊子上都不會有一粒糧食的產出了。”
張拯看着元氏的眼睛一臉認真的說道。
“什麼,這怎麼可能?”元氏驚呼道,這可不是能用來開玩笑的事情。
“不止是咱家的莊子,應該說整個關中,都不會有糧食。”張拯繼續說道。
元氏知曉自己這個兒子,雖然有時候性子混賬確實了一些。
但是說出來的話從來都是有的放矢,從來不做無用功。
可以說張家能有現在的顯赫,張拯的功勞不小。
見兒子說得認真,不由得認真考慮起來。
“為什麼,總得有個理由吧。”元氏追問道。
“今天孩兒去城外咱家的莊子上了,在莊裏的田地下面發現了大量的蟲卵。”張拯解釋道
“蟲卵?”元氏愕然。
張拯再次肯定的說道:“不錯,如果說今年的旱情大家心裏已經有所準備,那麼蟲災,恐怕就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事情。”
“所以母親,咱家必須要有所準備!免得到時候被打一個措手不及”張拯說得斬釘截鐵。
“蟲災嗎?此事,你父親可知曉?”元氏的的神情凝重起來,露出思索之色。
“孩兒一回家便告訴了父親,父親知曉后第一時間進宮去見陛下了!”
“如果真的是蟲災的話,八千貫恐怕不夠。”元氏沉吟道。
“綠珠兒,去告訴周管家,讓他把咱家所有停留在長安的商隊管事,還有商鋪的掌柜全部召回府里見我,我有事吩咐。”
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元氏罕見的露出了將門虎女的鋒芒,當即做出了決定。
“是!”元氏的貼身侍女綠珠兒得到主母的吩咐,腳步裊裊的出了後院往前堂而去。
“娘親,孩兒以為此事不宜伸張!”張拯見母親毫不猶豫的選擇相信自己,輕輕的出聲出聲提醒道。
“放心,為娘知道輕重,在宮裏沒有出來明確的旨意之前,咱家只是買點糧食自家吃而已。”元氏說著說著,對張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話音一轉,看着比自己已經高了半個頭的兒子,瞧著兒子略顯稚嫩但十分俊朗的面容,輕聲對張拯說道:“乖兒子,沒白疼你。”
……
太極宮——甘露殿,殿內李世民與張公謹相對而坐。
兩人盡皆神情凝重目不轉睛地盯着一個擺放在兩人面前的竹籃。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兩人正在觀摩着什麼稀世珍寶。
李世民今年三十一歲,比張公謹小了五歲,望之氣度儒雅,面容寬厚,頜下蓄起短須,一雙虎目里不時有精光閃過。
如果不知他的名字,只看面相。
沒有人會想到這個氣度儒雅的中年男子,正是口含天憲,一怒便可伏屍百萬,使天下血流漂杵的天可汗。
站在整個大唐帝國權力爭頂峰的最高主宰。
然而此時,這位大唐帝國的掌舵人,權力的主宰,臉色卻極其難看。
張公謹進宮覲見時,李世民正在長孫皇后的服侍下進晚膳。
聽聞心腹愛將來訪,頓時喜不自勝,連飯都顧不上吃便急匆匆的來到甘露殿接見張公謹。
然而李世民的好心情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便被張公謹帶來的壞消息打落谷底。
“公瑾所言,屬實否?”李世民沉吟了一會,緩緩開口道。
張公謹指了指兩人眼前的竹籃回道:“陛下,茲體事大,臣豈能信口開河!”
“此事,是你家小子率先發現的?”
“不錯,正是犬子。當時魏國公,翼國公,宿國公,趙國公,萊國公……家的小子也在。”張公謹再次肯定了一遍說道。
“你家小子,以往只聽說你家小子為人行事,嗯,頗為不羈。
不曾想,不聲不響之間竟然給朕立下一個大功。”
李世對張公瑾說道。
李世民沒說錯,對天下百姓來說,蝗災代表着災難,但是對於張拯來說,卻是一樁功勞。
“犬子不敢居功。”張公謹惶恐道。
“罷了!罷了!咱們君臣,還是先來論一輪,怎麼處理眼前這樁麻煩事兒吧。”李世民對張公瑾說道。
“如今是五月,距離秋收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你家小子雖說給朕出了一個難題,卻也無意之中給朕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不然若是等到秋收之時飛蝗漫天,朕恐怕還真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李世民低沉的聲音緩緩說道。
而張公謹,低頭思考了一下,指了指眼前的竹籃說道:“陛下說的大麻煩和措手不及是說它?”。
李世民一愣,不可置否:“朕是桀紂之君?”
張公瑾笑道:“陛下聖明,此蟲不過苔蘚之疾罷了。”
君臣相視一笑,李世民抬手揉了揉眉心,開口對內侍省的宦官吩咐道:“傳玄齡,輔機入宮議事。”
話音一頓,李世民摸着下巴思索片刻,又道:“叫克明也一起來吧。”
玄齡是房喬的字,魏國公房玄齡—尚書左僕射,大唐文官第一人。
輔機是長孫無忌的字,趙國公長孫無忌—尚書右僕射,又兼職吏部尚書,同樣是大唐文官的領軍人物。
而有意思的是,此時的大唐除了長孫無忌之外,還有一位尚書右僕射。
代國公李靖,大唐的軍方第一人,今年四月班師回朝後因功官拜尚書右僕射。
只是回京之後李靖不知什麼原因,一直閉門謝客。
克明是杜如晦的字,萊國公杜如晦,官拜兵部尚書。
大唐的內政,民生,律法等政務悉數出自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二位宰相之手。
出了這樣的事情,召見二位宰相議事本身就是題中應有之義。
而李世民不僅召見了兩位宰相,還召見了身為兵部尚書的杜如晦,事情就變得有趣起來。
張公謹聽見杜如晦的名字眼皮一跳。
當然,以張公謹的城府,倒也不至於將內心的真實想法流於表面,只是暗暗多留了一個心眼。
於是起身行禮道:“既然陛下要召集二位宰相議事,臣先行告退。”
正欲退走,李世民先一步出聲挽留道:
“無妨,公瑾雖是領兵的將軍,
但此事畢竟是你家小子發現的,說起來與你也有些干係。
待二位宰相到來,一同共商對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