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冊封頃襄鄭袖立后,競爭軍威秦齊對兵

第150章 冊封頃襄鄭袖立后,競爭軍威秦齊對兵

楚懷王把屈原流放黔中后,隨對後宮的管理和人事作了相應的調整,整個王宮和後宮的管理都交給了靳尚上大夫。在鄭貴妃的建議和幫助下,對全國的財政、**、地方官吏都作了相應的整頓。這幾年,楚懷王沒有出去,邊境也無戰事,鄭貴妃隨建議說:“懷王!趁這幾年國事太平,應對**進行整訓與**練,提高**的作戰能力”。楚懷王高興地採納並付之實施,並對全**隊的駐守設防也做了相應調整。

說來也奇,鄭貴妃和楚懷王結婚已二年半了,肚子依然平平的,這可把楚懷王給急死了。有一日,楚懷王終於忍耐不住的抱住鄭貴妃說:“愛妃!我今年都已經四十五了,連個兒子都還沒有,前面的三個老婆生的都是女兒,有什麼用哦!她們能繼承我的萬里江山嗎?我多麼希望你能給我添個兒子,可到現在都兩年半了,怎麼沒有見到什麼動靜哦!是不是我真的老了,我真的沒用了”。鄭貴妃看到楚懷王說得眼眶都擠出淚水,隨雙手摟着楚懷王的頭,親了幾下說:“看你!千軍萬馬,刀光劍影都不皺一下眉頭,怎麼現在就象個大孩子哭了。不是你老,誰有你那麼棒,你不想想,在前兩年我才多少歲呀!你呀!就不關心我,一點不體貼人”。

這楚懷王被鄭袖說得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鄭貴妃雙手勾住楚懷王的脖子說:“我有喜了”!楚懷王驚喜的說:“真的!我看看”。說完便伸手去**鄭貴妃的肚子,鄭貴妃把楚懷王的手拿開說:“現在**不到,剛有的”。楚懷王說:“幾時有的,告訴我呀”!鄭貴妃說:“你沒看我在幾天前經常嘔吐嗎?說你不關心我,一點不體貼人,你還在吾吾吾的”。這楚懷王聽了,笑哈哈的說:“這個嘛!我就不懂了”。

從這天起,這楚懷王天天都用手去**鄭貴妃的肚子和在旁邊聽聽肚子裏面有什麼動靜,誰能相信這就是威震天下的楚懷王。這也難怪,楚懷王今年已經四十五歲了,還沒個兒子,他的前面的三個老婆,什麼北宮屈容、西宮贏盈和東宮田蕙,都沒有替他生下個兒子,生得都是公主。早在四年前,楚懷王的宗氏長輩們就都嘰嘰喳喳,吵嚷着要楚懷王在其宗氏兄弟的兒子當中立太子,及早為楚國定下**人,這楚懷王當時非常憤怒地說:“本王還沒老呢!你們就膽敢算計起王位來,想篡位不成”?他的那些宗氏前輩們說:“你說的哪裏話呀?我們不都是為了楚國的千秋萬代嘛”!

楚懷王聽了怒氣未消說:“如果我到了五十五歲,還沒有兒子,本王便隨你們的意,在宗氏兄弟的兒子當中,選一名立為太子。從今以後,在我未到五十五歲之前,若有誰再敢在宗人堂提議此事,我便以謀篡罪誅之”。雖然如此,這些年來,楚懷王真的是焦慮萬分,他常常在想,怎麼這三宮生的都是女兒,難道真的是自己命中無子嗎?要是真的如此,再過十多年自己就老了,他的萬里江山要交給誰呢?

因此,自從娶了鄭袖,楚懷王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鄭袖的肚子上。可以想像,若是現在鄭貴妃肚子裏又是個女孩的話,那下一步對楚懷王的打擊來說,可以說是五雷轟頂。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鄭貴妃的肚子也一天天的大起來,整個王宮裏的人都在小心翼翼的等着鄭貴妃的生產。就在公元前315年秋八月某日(楚懷王十四年),在懷袖宮鄭貴妃的卧房裏傳來一陣陣嬰兒的啼哭聲,裏面一個近侍急急忙忙的走出來對楚懷王說:“恭喜大王!賀喜大王!鄭貴妃添的是位王子(他就是日後的楚頃襄王)”。

這楚懷王一聽,高興得蹦起來,因為蹦得太高,頭都撞到天花板了。三天後,楚懷王便給他的兒子起名叫子恆(橫

並詔令整個國都三天同慶。隔年,也就是公元前314年(楚懷王十五年),楚懷王便立鄭貴妃(也就是鄭袖,這年2o歲)為南宮王后,立其兒子子橫為太子(二歲),封號為頃襄,也就是以後的楚國頃襄王。公元前312年(楚懷王十七年),鄭袖又給楚懷王生了個兒子,取名子蘭,他可就是日後的王子子蘭。又過了三年,鄭袖又為楚懷王生了個女兒,取名為鄭穎,她可就是日後秦國昭襄王的南宮王后,而這些都是以後的話。

公元前314年(楚懷王十五年),這年,正是楚懷王立鄭袖為王后和子恆為太子的一年,楚國憑着強大的盛世國力,到處喜氣洋洋,整個國都荊州車水馬龍,熱鬧到只要在荊州城內轉一圈出來,衣服就會被人群所擠破。再加上前幾年,楚懷王在鄭貴妃的建議下對外休戰養息,大搞農田耕地水利建設,展商業與運輸貿易,國庫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豐實。正當楚國舉國同慶,萬民同歡,秦惠文王趁着這個時候,便向魏、韓二國起大舉進攻,迫使他們屈服,加入秦國的軍事聯盟。這一軍事聯盟就是以秦**隊為中心的秦、蜀、魏、韓、越五國聯盟的軍事集團,天下形勢驟然緊張起來。

楚懷王聞訊,隨向全**隊出動員令,準備打擊秦軍東進勢力。魏、韓二國負約倒向秦國,魏襄王與秦惠文王結盟,齊湣王大怒,隨兵攻打魏國,齊軍西進一路凱歌,打得魏**隊招架不住,節節敗退。魏襄王向秦惠文王求救,秦惠文王即十萬秦軍東進與魏襄王的十萬魏軍聯合抗擊齊軍。於是,二十萬秦、魏聯軍和二十萬齊軍隨對峙於修魚一帶(現河南省原陽縣),可是誰都不敢貿然動攻擊。

齊湣王派使者到楚都荊州,請求楚懷王兵攻打秦國,以助齊軍。而楚懷王也有遏制秦軍勢力的意思,隨之答應齊湣王,同意與齊軍聯合。張儀和蘇秦也都各自在趙、燕二國遊說,趙、燕二王看到兩大軍事聯盟勢均力敵,戰局又與己無關,隨都置身事外,各不相幫。既不幫助秦國,也不幫助齊國,更不加入任何一方的軍事聯盟。

這時,秦、蜀、魏、韓、越五**..事聯盟的總兵力是二百二十萬。其中秦國總兵力七十萬,魏國五十萬,韓國四十多萬,越國四十萬,蜀國二十萬。而楚、齊二**事聯盟的總兵力是一百九十萬,其中楚國的**有一百一十萬人,齊國的**有八十萬人。從總兵力上看,秦、蜀、魏、韓、越五國佔了優勢。這時各國都在加緊調兵遣將、部暑兵力,一場史無前例、聲勢浩大的七國大戰一觸即,戰線綿延達數千里之長。戰爭是由秦國挑起的,戰爭的起因是秦、魏聯軍與齊軍爭鋒,齊王請求楚懷王兵攻打秦國,戰爭又是以楚懷王向秦軍起總攻擊開始,到楚懷王大敗越軍,建立江東郡,楚、秦停戰議和結束,歷時近二年之久。

這時雙方軍事態勢是:秦國七十萬大軍分佈是十萬在在曲沃(現山西省曲沃縣),十萬在修魚一帶(現河南省原陽縣),十萬在華**(陝西華**市)、潼關、函谷關一帶,十萬在咸陽、十萬在陝北、西雍,十萬在少習關、商洛,十萬在隴南、天水。魏國的五十萬大軍分佈是十萬在大梁(河南開封市)、十萬在偃師、洛陽一帶,十萬在修魚和十萬秦軍一起與二十萬齊軍對峙,十萬在晉中(山西太原市),十萬在晉城(山西晉城市)、臨汾(山西臨汾市)、安邑(山西運城市)一帶。韓國的四十多萬**分佈是二十萬在洛陽以南的河南西部,二十多萬在滎陽、鄭州、新鄭一帶。蜀國的二十萬**分佈是十萬留守蜀都,十萬在南巴與楚軍相拒。越國的四十萬大軍分佈是十萬在會稽(浙江紹興)、十萬在蘇州、二十萬在廣陵與楚軍相拒。楚國的一百一十萬大軍分佈是伊川(河南)、許昌、南陽、襄樊、荊州、宜昌、漢中、濟寧(山東)、徐州、壽州、淮北各十萬。齊國的七十萬大軍分佈是二十萬在修魚一帶與秦、魏聯軍對峙,十萬在山東南部的楚、齊邊界,在德州、濰坊、濟南、泰安和都城淄博各有十萬**駐防。而宋國的二十萬**則集中於商丘,保持中立。

秦惠文王見楚懷王有出兵幫助齊軍的動向,甚是擔憂。隨問張儀說:“我聞楚懷王已向全軍出總動員令,正在調兵遣將,部署兵力。楚懷王有揮師北上,支援齊軍的動向。現在,如果楚懷王與齊湣王聯合,楚軍比秦軍強,齊軍又比魏軍強,楚、齊二軍聯合要比秦、韓、魏三**隊聯合還要強,況且魏、韓二國都害怕得罪楚國,擔心楚軍對他們實施報復,攻打韓國的新鄭,魏國的大梁,怎麼辦呢”?

張儀說:“依我看來,楚、齊二國既無共同理想,又無共同利益,楚懷王之所以答應齊湣王的要求出兵相助,是因為魏、韓二國加入秦國的軍事聯盟,楚懷王擔心秦國勢力蓋過楚國的緣故。因此,大王若要扯開他們,並非很難。只要楚、齊二國的**不靠在一起,分別對付他們就好辦了。因此,大王可一方面厚賄楚懷王,讓他不要出兵幫助齊軍,另一方面則約會蜀、越、宋三國出兵,攻打或是牽制楚軍,這樣,楚國就會四面受敵,兵力分散於數千里,大王也就不必擔憂楚軍了”。秦惠文王說:“善”!隨命人按照張儀的說法行事去了。

魏襄王見楚懷王調動兵

準備移師北上,隨召集群臣大驚的說:“楚軍如果與齊軍聯**擊魏軍,那麼,魏國就有大敗的危險了。我最擔心的是秦、魏、韓三國聯軍不是楚、齊**的對手,若是楚勝了,必定會回師報復,奪我洛陽、開封”。有臣奏說:“楚軍若是北渡**河,攻擊秦軍,大王可不必派兵攔截,讓楚、秦兩**隊去作對決,若是楚軍勝了,咱們就倒向齊國,掉頭聯合楚軍攻打秦軍,奪回河西之地。若是楚軍不能勝,咱們就聯合秦、韓、越三國,一起攻打楚軍,南下奪回襄陵、許昌、陘山失地,說不定到時還能大撈一把”。

韓襄王見楚懷王大軍有北上的意向,便召集文武大臣恐懼的說:“楚軍北上,如果是秦軍不敵,向西引退,而韓軍現在與秦軍聯盟,楚軍要是回師報復,與許昌的楚軍合擊我都城新鄭,那麼,韓國就很危險了”。有臣奏說:“若是楚軍北上渡**河,大王可不必理會,也不要出軍阻攔,讓楚、魏、秦三**隊去作對決。若是楚軍勝了,大王便聯合楚軍打擊魏軍,奪取魏國的偃師、鞏義。若是秦軍勝了,大王則聯合秦、魏二**隊南下打擊楚軍,取回我伊川、汝州諸地,這樣不是很好嗎”?

齊湣王聞訊楚懷王揮師北上,北渡**河,正準備再大軍,配合楚軍,進攻修魚一帶的秦、魏聯軍。蘇秦說:“修魚一帶已經有二十萬齊軍與秦、魏聯軍對峙了,楚軍若是能從偃師、鞏義之間北渡**河,說明魏、韓二國沒有攔截。魏、韓二國之所以不敢攔截楚軍,是因為他們害怕楚軍的報復。如果魏、韓二國沒有秦、齊的**支持,楚**隊便可以在一年的時間內就把韓國滅掉,五個月便能滅掉魏國的大梁。也就是說,一年半時間,楚軍就能夠將**河以南的魏、韓**全部消滅掉。此點,魏、韓二國很清楚,現在秦、魏、齊三國正在對抗,魏、韓二國又怎敢在正面上與楚軍對抗呢?楚軍北渡**河,秦軍必分兵與之抗衡。這時,修魚一帶的秦、魏聯軍自然也就無力東進了,秦國必然會厚賄楚懷王而使其退兵。楚懷王若是不肯退兵,秦王自然會與齊國謀和,齊國若是與秦國謀和,秦、魏、韓、蜀、越五國就會共同攻打楚軍。這時,大王即可濟南之軍南下,約宋軍西進,名義上說是圍攻魏國的大梁,實是出其不意的攻取楚軍的襄陵、奪回菏澤、濟寧和微山湖一帶,同時令泰安、濰坊齊軍南下,奪回棗莊、臨沂、徐州。大王可厚賄**說越王,越王見大王與楚王面善心不和,自然就會盡起大軍攻擊楚軍。楚軍面對秦、魏、韓、蜀、越五國的攻伐,大軍分散於東西數千里,就算是不戰敗,也是元氣大傷了,那裏還有實力與大王爭鋒呀!而秦軍若能全勝,也必然會損失三、四十萬**,不也是奄奄一息嗎?這時,大王大旗一揮,天下莫敢不從,率領魏、韓、趙、燕五國之兵,西渡**河,下關中,直搗咸陽,一戰可定矣!然後回師,南下攻擊楚軍,收取楚國的南陽以北、皖北、淮北諸地,天下霸主還能不是大王你嗎?這就叫做移花接木,一劍殺二虎。大王終於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

越王無強見了秦惠文王、魏襄王的照會和楚軍北上的動向,隨召集大臣議事說:“現在秦、魏、韓、蜀四國聯軍與楚、齊**對決,中原大戰在即,秦惠文王、魏襄王照會我出兵相助,我欲藉此機會,率領**沿長江西進,打擊楚軍,將國土擴至皖中、九江、鄂漢,大家的意見怎樣呢”?有臣奏說:“大王不妥!現在戰局未明,大王若是兵,楚懷王必率大軍東進迎擊,楚軍勢力很大,越軍不可與它正面交鋒。不如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又有臣奏說:“若是這樣,必然會得罪秦、魏二國,屆時如果楚軍伐越,秦、魏二國不肯兵相助,那麼,越國就有危險了。大王可大軍和軍需物資北上,名義上幫助魏國攻打齊軍,實是看齊、楚二國有何反應,然後再看具體情況,擇機攻取楚國的淮北、皖中”。

蜀國侯輝聞訊,也召集文武商議說:“秦、魏、韓、越四國聯盟,共同對付楚、齊二國,中原六國大戰在即,現在秦惠文王照會我出兵南下巴渝,攻打黔中、巫郡,牽制楚軍主力北進。我聽說巴渝、黔中、巫山,均有楚軍把守,江陵又有楚軍重兵,難圖。我若不出兵相助,勢必得罪秦國,它日必來找我麻煩,諸位看看應怎樣處理才好呢”?有臣出奏說:“臣認為,蜀

國這時不可出兵攻打楚國。應等楚軍與秦、魏、韓、越四**隊大戰時,才可揮軍南下,攻取巴渝。楚軍要和秦、魏、韓、越四**隊對決,必然要揮師北上和東進。那時,荊州無重兵,秭歸、宜昌無楚軍,便可揮軍南下,攻佔巴渝,然後沿江東下,盡取奉節、巫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戰國演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戰國演繹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0章 冊封頃襄鄭袖立后,競爭軍威秦齊對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