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關中
屈突通聽聞長安告急隨即令鷹揚郎將堯君素守河東率領大軍,軍出城輕而易舉便殺退圍城唐軍,在藍田縣大敗段綸,進而攻克武關,一直殺到潼關城下。...
劉文靜自然不敢怠慢,據城堅守,屈突通則心急如焚,日夜攻城。
兩軍交戰一月有餘,潼關兵士傷亡很大,士卒疲憊,今日屈突通令桑顯和為先鋒,再度攻城,雙方激戰了一個上午,桑顯和見唐軍已生敗相,不忍士卒疲憊,隨即下令大軍就地歇息,生活造飯,停止攻城。
劉文靜看到桑顯和犯此兵家大忌,當即率軍出城,乘機出城偷襲,隋軍隨即亂做一團四散潰散。
屈突通見此只好退守尉南城。
同時,李淵率領大軍已對長安呈合圍之勢,隨即發動總攻,長安淪陷,李淵擁立代王為皇帝,傳檄文佈告天下。
屈突通聽聞長安陷落,內心痛苦不堪,部將桑顯和勸他投降,屈突通放聲大哭,說道,我等蒙聖上大恩,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怎能在國難之際避禍,眾將士為之動容桑顯和也是羞愧萬分。
不久留將領桑顯和駐守尉南城,欲趕赴東都洛陽投奔越王楊侗。
這桑顯和一見屈突通出城,自知他不會回來,故而率軍投降劉文靜。
劉文靜看其已經投降,隨既率軍集結兵馬會同桑顯和去追屈突通。
再說屈突通率眾向洛陽方向前進,屈突通帳均是關中人氏,如今正值戰亂,盜賊橫生,兵禍四起,將士均惦記家人,故而逃跑者慎重,屈突通只得整肅軍紀,撫慰將士。
大軍正在行進,忽聞軍士來報,一隊千人騎兵正從後方趕來據此已不遠,屈突通一見大吃一驚,知是唐軍先頭部隊,他本料想這桑顯和駐守尉南城至少也可阻擊唐軍半月,那時他早已率眾行至洛陽,怎想唐軍竟如此只快便追趕上來,心中不免脊背發涼。
心道這桑顯和必是早已暗通唐軍,不然怎麼投降如此之快,我若走的晚必被其所殺,隨即派出部分軍隊迎戰唐軍先鋒,指揮其餘軍隊紮寨禦敵。
屈突通隨即被引至
待到劉文靜統帥大軍殺至屈突通軍前,隋軍營寨已經完成,劉文靜見屈突通軍隊隊列整齊,不由得感嘆,這屈突通不愧為一代名將,部隊如此困境,竟還能有條不紊的組織軍隊抵抗,真是其人。
隨即統帥大軍進攻,怎料隋軍拚死抵抗,唐軍久攻不下。
劉文靜見久攻不下就派已經在長安歸順唐軍的屈突通之子屈突壽於陣前勸降,隋軍將士一見是屈突通之子,屈突壽在此,紛紛不願射箭將其擊。
只見屈突通大罵兒子不忠不孝,隨即發箭射向兒子,但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故而射偏。
其部下心知其已心生投降之意,只是礙於名節不肯投降,隨即紛紛說到,我等已為大隋用盡全力,怎奈天命如此,生兒為人怎能逆天而行。
屈突通聽罷,隨即向洛陽的方向下跪,說道,嚎啕大哭,臣下有愧於大隋,隨即投降。
屈突通隨即被引至長安,面見李淵:李淵見屈突通投降心裏自然大喜過望,但礙於面子還是說道,屈突通,你為何逆天命行事,率軍抵抗我的大軍,屈突通含淚說道:“我未能盡人臣的忠節,所以到了這個地步,讓本朝蒙羞,實在是愧對代王”
李淵見屈突通為人頗具才幹,故而說道這是隋朝的忠臣啊。”下令將屈突通釋放,並授兵部尚書,封蔣國公,為秦王李世民行軍元帥長史。並令屈突通前去說服河東郡投降。
屈突通來到河東郡城下,隨即勸說堯君素歸降,堯君素看到屈突通,痛苦不已,屈突通也面漏羞愧之色,眼含淚光說道:“我軍已經失敗,唐王義旗所指之處,無不響應,事情已到了如此地步,你還是早些歸降為好。”但堯君素態度堅決:“您身為國家大臣,主上委任您以防衛關中的重任,代王將社稷都託付給您了,您為什麼背棄國家而投降呢?還替人家作說客呀!您所乘之馬,就是代王賞賜的,您還有什麼臉騎着這匹馬呢!”屈突通嘆息道:“唉!君素,我是力盡圖窮才來的!”但堯君素不聽,說道:“我的力量還未用盡,何必再多說!”屈突通無奈,只好退走。
隨即唐軍開始攻城,三日以後,河東郡守將堯君素為部下所殺,河東郡降,至此關中得以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