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私塾”
此時,我的“聽鬼神”里,那兩個抬箱子男人的腳步聲已經消失了。
雖然我走進來時七彎八繞,走了三四百米,但直線距離並不遠。
我還是能夠清晰地感應到他們的行蹤的。
他們將那個箱子放在鐵門處之後,就返回了洞外。
我猜測應該是去山下繼續抬箱子了。
看來他們是想把所有的箱子都抬上來,再一起搬進鐵門內的洞穴。
這樣一來,我就有充足的時間繼續查看了。
帶着疑問,我繼續一個個打開旁邊的箱子。
第二組箱子,比瓷枕的木箱體積還要小,而且只有兩個。
兩個箱子裏各裝着一方銅製鎮紙。
銅鎮呈虎形,高約3厘米,底徑約6厘米。
我掂了掂重量,大概有八兩左右。
銅鎮虎作盤卧狀,一條細陰刻線由鼻向後經頭頂沿背脊至臀勾畫出虎體形態,頭部回首,下頜搭於後胯之上。
它闊口寬鼻,雙目微睜,兩耳後抿,四爪併攏成弧形,粗長的虎尾向內彎曲卷搭於腹側,形態自然,似有睡意。
口、鼻、眉、須和肘毛均以陰線刻畫,身上的斑紋也以陰線勾勒出輪廓。
這件虎形鎮通體鎏金,其間又有錯銀。
這種錯銀工藝是在虎的表面鑿刻出圖案淺槽,將銀絲壓入槽內,錘軋錯平即成。
關於年代,我初步判斷是西漢年間的。
接下來,我又打開了兩組木箱,每組木箱都有三個一模一樣的同品。
第三組木箱裏,是戰國時期的青玉夔龍紋劍珌,共有三個。
所謂劍珌,就是是安在劍鞘尾端的玉製品,流行於戰國秦漢時期。
第四組木箱裏,是明永樂剔紅松下撫琴圖圓盒,也是有三個同品。
每一組同品,粗看之下都是一模一樣,真假難辨。
我打開的這四件文物,材質年代各不相同。
宋代瓷枕屬於陶瓷類,西漢虎形鎮為銅器,戰國劍珌乃是玉器,而明代圓盒則是屬於漆器。
這種不同年代,不同種類的文物混雜在一起。
而且又是真品和贗品同時存在。
而且現場還有眾多幾十年前的木箱。
我讓不由得想起了前幾天,在墨茯苓那裏跟吳老談起的一樣存在——
民國時期,“長城”局裏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冊門前輩們做贗的場所,“私塾”。
如果這裏是抗日戰爭時期,“長城”局“私塾”的遺址,那這價值就真的不可估量了。
可以肯定的是,“私塾”中的文物,無論同品有幾個,其中必有一個是真品。
因為,在“私塾”,沒有真品就造不出贗品。
當然,沒有真品,也沒必要去造贗品。
我剛剛打開的這四個木箱裏面的文物,都堪稱是國寶級別。
而這裏還有數百個木箱,除去當年前輩們偽造的贗品。
大概估算一下,這裏的真品文物,應該在一百多件。
想到這裏,我的呼吸不由得變得粗重起來。
心臟不由自主的狂跳開來。
這些都是我們華夏傳承的寶貝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都是無價之寶!
我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剋制住內心翻滾的情緒。
繼續開箱探查起來。
既然現在還有時間,那些人一時半會兒也不會進來,我就該盡量多探查探查。
看看能不能得到更多有關於這裏的線索。
哪怕只是統計出這裏的文物清單,都是有價值的。
一邊開箱查看,一邊用相機給每一件文物都粗略地拍了照。
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半個小時的時間。
我也統計出了這裏的文物數量。
沒有我之前估算的那麼多,在這裏的文物,一共有九十五件。
另外還有三組箱子,新舊木箱裏都空空如也。
應該是之前也在這裏的,但被人取走了。
文物大概包含了青銅器、玉石、陶瓷和書畫這幾個大類。
此外還有漆器、印章、雕像等文物,這些類別數量就比較少了。
在這期間,對於每一類文物,我都打開了幾件仔細查看了一番。
不出意外,從它們相對應的贗品中發現了“長城”局的暗語。
我記憶中的暗語都來自於和門前輩的記載,應該是沒有錯的。
現在幾乎可以確定,這裏就是當年的“私塾”。
根據我現在掌握的線索,不難推斷出來。
“私塾”因為某些原因封存此地數十年,卻在近期被沐氏兄弟那一伙人給找到了。
這些人按照原木箱的樣式,打造了新的木箱,將文物裝了進去。
然後就繼續放在這裏,而沒有即時運走。
甚至還弄了個休閑農莊來掩人耳目。
他們到底是想做什麼呢?
正想着,“聽鬼神”里傳來了洞中鐵門的開啟聲。
他們要往洞裏運送那22個木箱了。
我將所有的箱子又檢查了一遍,確認每一個都重新蓋好恢復了原狀。
然後拿着手電筒四周轉悠着看了看,最終選擇了洞穴最深處的頂壁。
那裏的洞壁邊緣比較好攀爬,而且有兩根倒掛的粗壯石筍垂下來。
兩根石筍中間有縫隙,石筍上還有天然形成的幾處凸起供我踩踏。
確定了藏身之處,我便爬了上去。
通道里的腳步聲越來越近。
很快,那兩個人抬着箱子就走進了溶洞裏。
他們都戴着礦工帽,開着帽燈,光線很足。
將箱子輕手輕腳地放下之後,他們便立刻迴轉,去搬其他的箱子了。
現在幾乎不用查看,就可以肯定,這22個木箱裏面,裝的應該也是文物。
只是不知道這些文物的來源是怎麼樣的。
究竟是不是也屬於“私塾”。
當他們往返了幾趟,箱子差不多搬進來一半的時候。
我的鬼谷惑神訣的感應裏面,突然多了好多個人的身影。
仔細分辨了一下,現在一共有12個人正在進洞。
這是怎麼回事?
這裏原本只有4個人,現在又多出來10個人。
莫非他們想要把文物運走了嗎?
不過好像又不太對。
如果想運走“私塾”里原有的文物,為什麼還要把這22件文物搬進溶洞來呢?
這兩個搬運箱子的人沒有受到後來這些人的影響,他們依舊不停地往裏面搬着木箱。
後來的12個人,則是徑直向著溶洞裏面走來。
很快,他們就都到了溶洞裏。
12個人都戴着一頂礦工帽,帽燈都開着。
另外,有8人戴着眼罩。
帽燈的燈光照在這8個人其中一個的臉上。
我總感覺他似曾相識,但因為有眼罩,一時卻想不起來。
到底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