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說中秦國國君的姓氏問題

關於小說中秦國國君的姓氏問題

首先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

最近有很多網友留言說:秦國是嬴姓趙氏,不是嬴姓秦氏!嬴姓趙氏!等等。

筆者在小說中,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都盡量以今天人的習慣,稱呼他們嬴X。因為先秦時,有姓有氏,後來姓和氏都發展成今天的姓了。本來在小說里這些我覺得不用這麼過份考據。但不解釋吧肯定有人會挑理,都一一解釋吧,確要耗費很大精力。統一在這裏對秦國姓氏做一下解釋。

先秦時期,人們不只有姓,還有氏。姓代表血緣關係,氏用來別貴賤。遠古時代,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團的徽示,氏是一個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標誌。到秦漢時期,姓氏合二為一,才成為今天的姓氏。

秦國的姓為嬴,這是沒有爭議的。但是對於國君的氏,在史學界是有爭議的。有的人認為是秦氏,也有的人認為是趙氏。

筆者在本文中,採用秦國為嬴姓趙氏的說法。不只是因為讓秦國國君為趙氏聽着就彆扭,還是因為筆者認同一些其他方面的證據。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個爭論,也怪司馬遷寫史記時,自己都把秦國的姓氏寫矛盾了。

秦國的始祖秦非子(不是趙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蜚廉,嬴姓,商朝貴族,紂王的親信大臣。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蜚廉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叫惡來,次子名叫季勝。

季勝的後代造父,為周穆王駕御戰車有功,被封在趙城,以封地名為氏,從此以後,他的後代都稱趙氏,後來發展成為趙國。惡來的後人開始也因為造父的功勞,也稱趙氏。這個時候,明顯是秦這一支,地位低,借用了趙的比較高的地位,也稱趙氏。

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按照得封地則得氏的規則,秦國封於秦地(今甘肅天水)當以秦為氏。非子第一國君,也是秦氏始祖,大家都稱呼其為秦非子,而不是叫他趙飛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為附庸國。[1]治都於秦邑(今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東北),使復嬴氏祀,號曰秦嬴(不是趙嬴)。此時秦恢復了贏姓的宗主地位,從此恢復了贏姓!此時,秦的地位已經高於趙,雖然不是真正的諸侯,但也是附庸國了,秦非子,成為秦國始封君地位已經高於趙氏。人往高處走嘛,好吧,其實是:攀高枝的人,一般超過高枝之後,就不會往低處攀了。

所以筆者認同秦國國君,尤其是小說中的秦國初期為嬴姓秦氏。秦非子之前無封地者,是贏姓趙氏的子孫,所以他們仍然是贏姓趙氏。秦非子、秦侯、秦公伯、秦仲、秦庄公時期,身份為附庸,有封地秦,無諸侯身份。有了秦的封地,趙地跟他們無關了,只能是親緣氏族而不是同一個氏族了,所以就變成了嬴姓秦氏。秦襄公之後,獲得諸侯身份,不稱氏,嚴格意義上仍為嬴姓秦氏。所以文中也刻意的不再提秦國國君的氏了,而是用姓。因為秦已經為諸侯國君了,地位很高了,筆者認為,一般情況下,諸侯國君只用姓,不用氏了。

有人還會提出秦始皇氏趙。確實是因為司馬遷在史記里說秦始皇氏趙。這可能因為秦始皇出生在趙國,他還不是國君,氏趙也說得過去。秦國公子贏疾,是秦孝公嬴渠梁(百度百科上說: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趙氏,一說秦氏)的庶子,居於樗里,所以自稱樗裡子或樗里疾,不是國君,也可改氏。還有一個可能,漢朝討厭秦國,故意說秦始皇為趙政,噁心秦朝。

故筆者認同小說中時期,秦國國君為嬴姓秦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部落到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從部落到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關於小說中秦國國君的姓氏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