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太后與皇上的博弈
「是了,他是皇上的親兄弟,哀家這個養育之恩大過天的母后,分量也抵不過他的一分一毫。」
「哀家今日也是急火攻心,以後不會再去管皇上的任何事,但今日,哀家還是想問一句,大司馬那兒可有轉圜的餘地。」
「只要皇上這次能放過大司馬,放過司馬府,哀家會勸阻大司馬,忠心事主,再不能做有違常理之事。」
太后這話一出,別說是皇帝愣了一下,就是蕭溟玄和洛九黎都彼此對視了一眼。
洛九黎:太后你是認真的嗎?皇上費盡心思終於把大司馬抓了起來,難道會為了你的一句話再把人放了?
那這麼多人的努力,豈不是白白浪費了。
「母后。」
那一瞬間,皇上臉上籠罩了一層寒霜。
「母后難道不知,大司馬為何被下放天牢嗎?」
「貪墨恤銀,暗殺朝臣,火燒江府十三條人命,這都是最近剛剛發生的,母后不會沒有耳聞吧。」
「當然,還有很多,勾結朋黨,買官賣官,培養殺手死士,對意見不合的官吏暗下毒手。」
「大司馬這前後種種,太后不會認為是朕誣告他吧。」
「還是說,母后認為,大司馬所作之事,只是窸窣平常的小事,根本不值得朕如此大動干戈。」
皇上說完最後這句,就這麼面無表情地看着太后。
太后臉色是從未有過的陰沉難看。
想要張開在說些什麼,可話到嘴邊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了。
皇上的眼神,是她從未見識過的。
冰冷刺骨,陰沉狠戾。
就像面對的不是她這個母后,而是仇人一般。
讓她的心突然就顫了一下。
那些塵封多年,被她死死壓制的記憶也漸漸有了蘇醒的苗頭。
皇上隨手拿起奏摺,淡淡的看了眼有些發愣的太后:
「朕還有一堆奏摺要看,就不留母后在這兒用午膳了。」
言外之意,請您離開。
太后一聽,皇上這是下了逐客令。
心知大司馬府大勢已去,恐自己在也無能為力了。
可是,該怎麼辦?大司馬府眾人該怎麼辦?她的那些子侄該怎麼辦?
年老者這一輩子的宿命已接近尾聲,可年輕的後生們難道就真的要跟着陪葬嗎?
不,不行,絕對不行。
她決不能眼睜睜的看着胡氏一族後繼無人。
「既然皇上要處理公務,那哀家也不好打擾了。」
「只是……那畢竟是哀家的親哥哥,哀家知道他罪不可赦,也知道皇上勢必要給臣民一個交代。」
「哀家……哀家不想再為他求得任何恩典,只想去牢裏見他一面,就算是為這一世的兄妹情做了個了斷,為他送行。」
「還請皇上,能答應哀家這唯一的請求。」
太后聲音很輕,口吻里的確沒有了從前的盛氣凌人,眼中的傷心顯而易見。
皇上蹙緊了眉頭,與蕭溟玄對視了一眼。
蕭溟玄沒動,也沒有任何錶情,這種時候,帝王要做的決定,他不會越俎代庖。
太后一直看着皇上的舉動,見他臉上明顯閃過一絲不悅,心裏咯噔一下。
她與皇上雖不是親生母子,但這麼多年的相處下來,她也了解皇上是怎樣的一個人。
他是知人善任,寬宏大量,但他用的都是忠於他自己的人,寬宥的也是他認為該寬宥的人。
而司馬府,確切的說,她的哥哥,司馬大人,根本不在皇上寬宥的範圍之內。
果不其然,皇上握了握拳頭。
「母後身份貴重,怎能屈尊降貴去那種地方……」
「皇上。」
太后眉頭緊鎖,毫無章法的開口打斷了皇上的話,她是真怕皇上再說出更絕情的話來,徹底封死了她的後路。
「哀家要強了一輩子,從未開口求過皇上一次,可今日,哀家只是想去見他最後一面,為他送信,難道皇上想讓哀家跪下來求你。」
太后說著,抬手拽下鳳簪,就要屈膝跪下。
「母后何必如此。」
皇上聲音明顯不悅。
「既然母后執意要去天牢,朕答應便是。」
太后不惜用下跪這種方式來求得見胡珏一面,皇上可不認為太后只是為了去了什麼兄妹情分這樣的假話。
他也想看看太後到底要做什麼?
太后聞此,心下一松。
到底求得了能見一面的機會,這個時候,別的要求她自是不能再提及了。
太后得了皇上的旨意,轉身離開。
門外伺候的宮人聽到動靜,趕緊撩開帘子,迎接太后出屋。
直到太后離開,作為旁觀之一的洛九黎,這才開口說話。
「皇上,王爺,太後去見胡珏,會不會--」
皇上看了洛九黎一眼,目光又移向蕭溟玄。
「你派人去監視。」
蕭溟玄點頭,太后葫蘆里賣的什麼葯他現在也還未參透。
但他可以肯定,太后此行絕不是為胡珏送行那麼簡單。
出宮的路上。
洛九黎終於還是忍不住看向蕭溟玄。
「王爺,你說太後會不會派人去劫獄?或者劫法場?」
她前世看電視看小說的時候,總會看到劫獄劫法場的戲碼。
蕭溟玄搖頭。
「天牢有重兵把守,太后就是有心恐怕也無力,至於劫法場?還未出現過這種情況,但也不能忽視。」
以太后對大司馬的重視,這種微乎其微的可能,也不是沒有可能發生。
對於蕭溟玄和洛九黎的分析,太后自是不知道。
此時,她已經回到長春宮,簡單的洗漱了一下,換了身衣服。
長春宮的宮人一聽到太后要去天牢,全都嚇了一跳。
但太后說話歷來說一不二,雖然各個也怕的要死,唯恐因為司馬府的事而被牽連,可也自知身份低微,根本不能勸阻。
就這樣,太后帶着人,駕着車鸞,從宮中出發去了大理寺天牢。
裴聽頌早就接到了九王的傳話,天牢裏,大理寺外,到處都佈置了人。
等到太後車馬到的時候,裴聽頌已經站在大理寺門口等候多時。
太后一下馬車,看到裴聽頌在,眼底劃過一抹暗沉,隨即又消失不見。
「裴聽頌攜大理寺眾人,恭迎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