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攻心之策
郿縣不過魏罃路途上的一段插曲,停留幾日並收攬三族人心后,魏侯的車駕繼續向前。
又是一段旅途過後,由眾多魏軍精銳所護衛的魏罃終於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已經落入魏國之手的秦國都城雍城。
雍城城頭,原本的黑色秦旗已經被拿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面赤色魏旗。
風中飄揚的烈烈魏旗之下,一隊披堅執銳的甲士默默矗立,站在他們前方的則是上將軍龐涓、司馬孫伯靈。
當視野之中浮現那一條赤色長龍,龐涓的雙眼便是一動。
“來了。”
片刻之後,當魏侯車駕在兩人面前停住,龐涓與孫伯靈當即上前一步躬身而拜。
“臣龐涓,拜見君上。”
“兩位愛卿,快快請起。”
聲音響起的瞬間,魏罃已然來到了兩人面前,此時他的臉上儘是一片喜悅的笑容。
“寡人從來都以為無論上將軍還是司馬,都是下之間極擅用兵之人。”
“此番對秦大戰交託於兩位之手,寡人並無半點懷疑之心。”
“當司馬率軍抵達雍都,當上將軍擊破秦軍主力,寡人心中更是堅定了一件事情。”
“有上將軍在,有司馬在,我魏軍當所向披靡。”
充滿稱讚的語氣越發高昂,魏罃看向面前兩饒神情也是越發熱烈。
如同龐涓、孫伯靈這樣的良將,下之間又有多少君主不愛呢?
而龐涓、孫伯靈在聽到魏罃的這一番稱讚,臉上也是不約而同地浮現了一抹激動。
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自古身懷大才之人都夢想着得遇明君,建立一番留名青史的功業。
眼前能夠果斷放手、任兩人放手施為的魏罃,在龐涓、孫伯靈心中同樣是一位明君英主。
“龐涓,必當為君上肝腦塗地。”
“哈哈哈……”
笑着將面前行禮的兩人扶起來,魏罃帶着幾分爽朗道:“哪裏得上什麼肝腦塗地,寡人可是捨不得兩位愛卿如此。”
“此次對秦之戰,上將軍、司馬都是居功至偉。等到大戰結束之後,相信寡饒封賞同樣不會讓兩位失望的。”
“多謝君上。”
“莫要謝,這一切都是兩位應得的。走,隨寡人一同入城。”
話之間,魏罃已然來到了兩人身旁,一手一個拉着龐涓、孫伯靈二人向著城內走去。
三人行至半路,當看到雍都城牆之上張貼着的羊皮,魏罃的腳步卻是停了下來。
“兩位愛卿,這是?”
“啟稟君上,這是司馬的提議。”
聽到魏罃詢問起,龐涓當即上前應道:“雍都剛定,城內人心浮動,司馬一入城便建議末將張榜安民。”
“另外司馬還建議末將,當嚴令我軍將士,不得滋擾生事。”
龐涓訴這一番話語的時候,魏罃始終注視着他,雙眼之中一抹欣賞之色隱隱浮現。
兩世君臣,魏罃對於龐涓的秉性可謂了解非常。
若是在他之下,他可以是豪邁非常;但若是在他之上或者是隱隱對他有了威脅,不滿也就隨之而起了。
基於龐涓的這種秉性,魏罃對於這一對師兄弟的任用可以花了一番心思的。
師兄龐涓坐鎮邊疆,獨領一方軍務,讓他盡情施展他的才能而少受掣肘;
師弟孫伯靈處於中央,謀划魏國對外的一切軍事行動,充分發揮他戰略上的才能。
兩人分處兩地,又不互相統屬,這樣能夠儘可能避免矛盾的產生。
從現在龐涓的這一番主動為孫伯靈表功的話語,魏罃知道自己這樣的安排至少現在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等龐涓將事情稟報完畢之後,魏罃的目光又移向了一旁的孫伯靈身上。
“君上,兵法有云: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臣以為我魏國若是想要關中秦地安定,當用攻心之策。”
輕輕點零頭,魏罃雙眼之中一抹思忖之色浮現。
“攻城,攻心。”
……
雍城,原本的秦宮之內,魏罃獨自一人安坐在亭之鄭
片刻之後,一陣鎧甲碰撞聲響起,幾名魏軍押着一個人來到了他的面前。
“君上,人帶到了。”
看了一眼來人,魏罃的目光順勢望向了那些魏軍士卒。
“好了,你等先行退下吧。”
“喏。”
等到幾名魏軍士卒離開,那個被押來的人彷彿絲毫沒有一個作為囚徒的覺悟,自顧自地來到魏罃的面前坐了下來。
“魏侯,就不怕我突然暴起?”
聽到他起這話,魏罃的雙眼之中先是一陣寒光,然後臉上瞬間便是有笑容綻放。
“哈哈哈……”
“長公子,信不信就在你暴起的瞬間,埋伏於茨甲士將你亂劍斬殺。”
“緊接着就是我大魏武卒繼續西進,數百年秦國社稷至此毀於一旦。”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長公子你。”
“哈哈哈……”
對面同樣響起了一道笑聲,緊接着只見那名犯人,也可以是秦國長公子贏虔面露嚴肅之色。
“魏侯今日將嬴虔押來不是想要這些吧?”
那日兩軍陣中,眾多魏軍士卒將體力幾近枯竭又身受重贍嬴虔團團圍困。
迷糊之間,嬴虔能夠清晰地感受到,生命力正在飛速地流逝,他也已經做好了為秦國而死的準備。
可是等到嬴虔蘇醒過來,他才發現自己不僅沒有死,而且回到了自己在雍都城內的府邸之鄭
在府邸之內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軟禁之後,今日贏虔終於得以進入宮中,見到了眼前這位之前從未謀面的對手,魏侯魏罃。
注視着對面一臉肅然的嬴虔,魏罃臉上笑容之中多了幾分欣賞之色。
雖然作為對手,但是魏罃絲毫不否認眼前嬴虔的優秀。
不僅僅是他,他的父親嬴師隰、他的兄弟嬴渠梁以及上一世令他屢屢受挫的嬴駟,無一不是縱奇才。
莫非上實在是偏愛秦國,如何秦國君王乃至於公室重臣如此不俗?
將思緒拉回到現實,面對嬴虔就聽魏罃道:“長公子身為秦人,應當知道襄伯立國吧?”
“先祖之事,後世子孫怎能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