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大結局

第256章:大結局

最艱難的抉擇出現了,大殿上的文武,其實都有些不甘心,但也有一些人,現在突然覺得,有一種釋然的感覺。

該結束了。

朝鮮人抗爭過。

但是面對強大的對手。

不是一個小小的朝鮮可以抗衡。

雖然李思高還未做出最後的抉擇,但是現場的文武百官,其實他們都已經知道了結果。

“投降吧!”

李思高終於還是說出了他最終的決斷。

他是朝鮮王國的國王,他可以為了朝鮮王國戰鬥到最後一刻,但是這段時間裏,他覺得很自豪。

所有的文武百官,幾乎沒有一人要求他降。

即便是面對強大的明朝,他們都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作為一個國王一個皇帝,在國家瀕臨絕境的時候,這些大臣們,都和他站在了一起。

還有漢城的百姓,朝鮮各州府的百姓。

是他們的堅守,才讓朝鮮王國堅持到了現在。

如今大明接管了整個朝鮮州府,就剩下國都漢城了,漢城還有三十餘萬朝鮮百姓,還有十幾萬朝鮮將士。

他其實可以再與明軍一戰。

但是——

繼續與明軍戰鬥,註定這四十多萬人,或許都會死去。

作為他們的國王,他們擁護的皇帝。

李思高覺得,他不可以這麼自私。

拿四十多萬人的性命,去打一場註定要失敗的戰爭。

降了,降了!

李思高說完了他的決定,整個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頓時泣不成聲起來,他們很多人還是三朝元老,他們都是朝鮮人。

他們很不甘!

“陛下!”

“陛下不可!”

有幾個年邁的老臣,帶着哭腔懇求道:

“陛下,老臣雖然年邁,但也能上戰場。”

“朝鮮國,不能亡!”

“朝鮮國,不能亡!”

說話間,一幫大臣噗通跪倒一片。

要是之前滿朝文武都支持與明軍決一雌雄,就為了保留朝鮮的國祚,但是這一刻,其實絕大多數的人,在聽到李思高說出投降二字的時候,他們都感覺輕鬆了許多。

這一刻跪倒在地,也是對於幾百年的朝鮮王國的一種緬懷。

看着一眾大臣哭喊着要與明軍一戰,李思高也哽咽了,他緩緩從御座上站起,最後深深的鞠躬道:“諸位愛卿,朕不才,承蒙諸位愛卿鼎立輔左,在這裏朕代表朝鮮國歷代先王拜謝諸位。”

“陛下!”

“陛下,我們尚可一戰。”

“城中還有兵馬十餘萬,百姓三十餘萬,糧草足夠一年使用。”

這是一個青年武將說的話,他原本以為皇帝最後的決定是與明軍決一死戰,就是最終兵敗亡國,但是也要讓明朝人知道,朝鮮人是有血性的,不是因為國小,就會任人宰割。

但是他得到的投降的決定。

李思高站起身子,澹澹的道:“朕知道,我軍尚可與明軍一戰,但是朕也知道,即便是死戰,我朝鮮國也無力回天。”

“與其讓君臣百姓與朕一起赴死,不如舍朕一人屈辱,換朝鮮百姓安泰......”說著,他長嘆一聲,道:“就這麼定了,明日一早開城投降。”

這是他最後的決定,還有他剛才的這一番話,着實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位官員,他們為自己是朝鮮人感到自豪。

為他們有這麼以為君主,感到驕傲。

只是很可惜,他們這位君主繼任皇位還是太短了一些,他到現在登基還不到五年時間。

或者說,他就是生不逢時。

如果讓他早出生十幾二十年,或許他就能帶領朝鮮,走出一片新的氣象,只是可惜,事與願違。

當最後的決定下達。

大司憲崔元喜出班奏道:“陛下,雖然老臣不願走到今天這一步,但是既然陛下已經做出了決斷......”說著,他哽咽道:“即使要投降,也需要明廷答應我們一定的條件。”

“對!大司憲說得對!”

其他大臣也跟着附和。

崔元喜道:“明廷之前使臣說過,明朝皇帝會敕封陛下為王......”說著,他看向眾臣嚴肅的道:“老臣提議,首先明廷必須保留陛下的朝鮮王封號,其次是陛下的封地必須是在朝鮮。”

“這兩個條件,是我朝鮮國投降的底線。”

說著,他看向李思高,但是李思高現在根本就不在意這些,都已經決定投降了,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還重要嗎?

但是在場的其他大臣,卻非常認可崔元喜的建議。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如果明廷不答應這兩個條件,我等願隨陛下立即殺向明軍,即使粉身碎骨渾不怕!”

“陛下!”

崔元喜跟着附和道:“請陛下應允!”

無奈之下,李思高還是接受了這個建議,當天下午,崔元喜就代表朝鮮王國出城去到了明軍大營,並將朝鮮投降的條件,傳達給了大明元帥平安。

朝鮮人投降,平安自然是喜出望外,但是這兩個條件,他卻不能做主決定,於是答應朝鮮人可以延緩投降日期,待稟明朝廷,由朝廷做出最後的決定。

朝鮮一直是依附於大明王朝的屬國,這些年大明朝廷對於這個之前很衷心的小弟,還是非常不錯的。

什麼基建設施,都幫着弄。

也是由於大明的幫助,朝鮮的鐵路建設,僅次於大明王朝。

朝鮮人決定投降,但是提出了兩個嚴苛的條件,平安本可以當場拒絕,但是想着兩國畢竟是近鄰,而且過去這些年,朝鮮確實一直忠誠於大明王朝。

那就讓朝廷來做決斷吧。

......

數日之後。

北平,奉天殿。

當太子朱文奎看完平安送來的奏疏,看到前面部分,他其實是很高興的,這朝鮮國王終於打算投降了。

算算日子,再過十天半月,父皇就要回京了。

要是能在父皇回京之前,徹底解決完朝鮮問題,這也算是他這個兒子,大明的皇太子,送給老爹的一份禮物。

但是看到後面朝鮮人提出的要求,朱文奎頓時大怒。

“小小朝鮮,還敢討價還價?”

朱文奎是非常的生氣,當場就將奏摺扔在了大殿上,整個大殿的文武百官,嚇得一驚。

能讓皇子如此生氣,這還是頭一遭。

“傳本宮旨意!”

朱文奎道:“告訴朝鮮人,投降可以,其他條件一概面談,如果需要有條件投降,就讓他們戰場上見。”

說完,朱文奎頭也沒回,扭頭就出了奉天殿。

大殿上的大臣們驚慌之後,撿起地上的奏表,看了看才知道太子生氣的原因。

投降條件有兩條:

一,保留朝鮮國王的封號;

二,朝鮮王的封地必須在朝鮮;

真是豈有此理,那你們還投降個什麼勁兒呢?都已經投降了,還要在朝鮮保留一個封地,還得封你一個朝鮮王。

去一邊兒去吧。

難怪太子殿下會生氣,他可是未來的大明皇帝。

......

十日後。

漢城,朝鮮皇宮。

明朝使臣帶着朱文奎的旨意,終於走進了漢城皇宮,此人新鄒名連成,鄒連成現在官拜御史郎。

“殿下!”

鄒連成禮貌的向李思高行了一禮,而且是第一次管他為殿下,以前的使臣,見到李思高的時候,都會尊稱朝鮮國王一聲陛下。

但是這一次,鄒連成可沒有再把李思高當成國王。

“下官是奉大明皇太子的命令,來見殿下!”

“此前殿下提出的兩條投降條件......”說著,他冷哼一聲,然後才說道:“太子殿下均不應允!”

“啥”

霎時間整個大殿就炸了鍋。

對於這些朝鮮大臣來說,他們能夠選擇投降,已經是做出了讓步。

而且他們提出的兩個條件,並不過分,但是明朝太子卻一個都沒有答應,這是根本沒有把朝鮮放在眼裏。

不過事實上,明廷現在確實沒把他們當一回事了,這漢城外面可駐紮着二十餘萬大明軍隊。

別說朝鮮人投降,就算朝鮮人不投降,明軍也有足夠的實力,強行攻破漢城,現在圍而不攻,並非是明軍懼怕朝鮮軍,而是他們想用更加省事的辦法解決朝鮮問題。

圍着唄,圍到漢城沒吃沒喝,到時候他們自然會開城投降。

李思高表面上非常澹定,但是心裏卻已經開始咆孝。

但是,他忍住了。

因為他知道眼前的局勢。

李思高一直沒有說話,倒是大司憲崔元喜率先開口道:“鄒大人,大明是不是有些欺人太甚,難不成我朝鮮人真的懼死乎?”

“非也!”鄒連成澹澹的道:“崔大人,現在整個朝鮮已經盡歸我大明,殿下與諸位困守漢城這座孤城?”

“這漢城城內,還有數十萬百姓。”

“我大明元帥平安,也是不忍再填殺戮,也是念在朝鮮國曾經也是我大明屬國的份上,才沒有強行攻城。”

“諸位!”鄒連成繼續說道:“既然殿下有了要投降的打算,下官覺得就沒有必要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條件......”說著他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補充道:“下官離開北平時,太子殿下有過交代,如果殿下真的願意歸降,太子殿下擔保一定會善待朝鮮王室。”

“不可能!”

一個年前的武將站了出來,他怒喝道:“如果明廷不答應我們提出的兩個條件,我們朝鮮人寧願玉石俱焚。”

“呵呵!”周連成冷笑一聲,道:“既如此,那下官這就告辭,請諸位早做準備,咱們戰場上見。”

說完,頭也不回,徑直朝殿外走去。

鄒連成的離開,讓整個大殿上陷入死一般寂靜。

面對大明使臣的囂張氣焰,居然沒有一個人上前阻攔,他們就這麼任由鄒連成離開朝鮮皇宮,離開漢城。

......

翌日清晨。

漢城還是派出了使臣來見平安,經過朝鮮君臣商議,他們最終還是選擇無條件投降。

因為李思高很清楚。

就是與明軍死戰,最終的結果也好不到哪裏去,無非是徒增數十萬朝鮮人的性命。

讓他用數十萬朝鮮人的性命,去換一個虛頭巴腦的名聲,這個時候他其實是不願意的。

朝鮮註定要亡國,這最後的時刻,就別再給朝鮮人徒增傷亡了。

......

一個月後。

北平,奉天殿。

大明皇帝朱允炆於半月前抵京,今天是他第一次上朝聽政,因為今天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朝鮮國王李思高被押解回北平。

朱允炆已經六十多歲了,現在朝鮮問題已經解決,李思高最終選擇了無條件投降,對於他之前公開反抗大明,對於他曾派人去歐洲教人私造武器。

這一切的一切,朱允炆都選擇了不予追究。

天下一統,比什麼都重要。

朝會之上,朱允炆的確善待了朝鮮王室,最終他雖然沒有敕封李思高為朝鮮王,但是卻奉了李思高為平壤王。

雖然封了李思高為平壤王,但是朱允炆最後的旨意卻是,平壤王不用就藩,朝廷會在北平給他修建藩王府邸。

對此,李思高並無異議,不管怎麼說,至少平壤是位於朝鮮的城市,至於就不就藩,其實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

隨着朝鮮宣佈投降,整個世界也就全部划入大明的版圖,朱允炆理想中的世界一統,也終於在這一刻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天下一統,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了對外的征伐。

朱允炆突然覺得,他來這個世界的任務,其實已經完成。

接下來的日子裏,他雖然沒有宣佈退位,但是朝政之事基本上都交由太子朱文奎去搭理,朱允炆則在後宮與后妃們享受人生。

......

時光如梭,轉瞬即逝,轉眼間,時間已經來到了大明建文六十二年十月初二,八十二歲的朱允炆,他慵懶的躺在太師椅上,俯瞰前方的紫禁城,喃喃自語道:

“六十年了!”

“六十年了!”

“到今天,朕在這個世界,活了整整一個甲子。”

朱允炆顫顫巍巍說完話,站在他身邊伺候的皇太子朱文奎,有些疑惑,心中嘆息父皇老了,父皇是真的老了。

朱文奎說來也挺悲催的,從出生他就是太子,今年他也已經六十三歲的年紀,可他現在的身份,依然還是太子,因為他的老爹朱允炆依然健在。

老皇帝不死,太子就無法即位。

二十年前,韓戰結束之後,朱允炆基本上將國政都交給了他來治理,他雖然是太子,但是擔的卻是皇帝的職責。

最近這二十年,大明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前面五年,朱文奎主要忙着恢復生產,歐亞非、朝鮮、甚至是美洲首要任務都是忙着恢復生產。

天下大定,百廢待興。

只有打牢了根基,才能真正的長治久安。

十年前,大明開始提振商業,還有科技發展,對於商業方面的事情,基本都是朱文奎在操辦,朱允炆也只是偶爾才會過問一下。

至於科技方面,朱允炆在結束韓戰之後,因為朝政之事都交給了兒子朱文奎治理,他也就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於是沒事就在後宮搗鼓一些黑科技。

比如十年前,他搗鼓出了水力發電,對於這個世界的人來說,這可是舉世的創舉,這也是足以改變人類進程的一大發明。

只是這個世界沒有人知道,原本這些東西,都不可能由朱允炆發明出來,只是因為他是一個穿越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世界有了電之後,大明的各項科技如同上了發條一般,得到了空前快速的發展,看着蒸蒸日上的大明,朱允炆終於可以停下來了,未來的發展,就留給未來人。

當然,最近十年,對於朱允炆來說,卻是十分煎熬的十年,因為皇后馬恩慧、皇貴妃徐妙錦、麗妃李幼齡等,都先後離他而去,如今這后宮裏,就剩下胡尹馬特一人,他沒有再封胡尹馬特為皇后。

而此時,他似乎看到了她們。

“父皇!”

朱文奎關心的道:“咱回宮吧,外面冷。”

朱允炆笑着從懷裏掏出一本書冊,封面赫然寫着《建文筆記》四個大字,書名非常簡單,就是他寫的一本日子。

這本筆記,是他最近這十年抒寫的,裏面記錄了他的一些他前世的記憶,他知道的一些科技,商業發展等等。

他笑着道:“皇兒,父皇時日不多了,這本筆記父皇留給你,大明父皇也留給你了。”

“父皇!”朱文奎哽咽道:“父皇千秋萬代,萬壽無疆。”

“別說孩子話了!”朱允炆笑着道:“六十年了,父皇能重活這六十年,父皇已經心滿意足,還當了六十年的皇帝,統一了這個世界。”

“父皇”朱文奎原本還以為是父皇老了,在這裏說胡話呢,但是現在看到父皇是一本正經,不像是在說胡話。

朱允炆自然是明白兒子的疑惑,只是澹澹一笑道:“父皇雖然是老了,但是父皇一點都不湖塗,只是父皇應該該走了。”

說著,他微微閉上了眼睛,心中響起了一句久違的話音:

朕因大明而生,自當重鑄這盛世乾坤。

朕,做到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武鍛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武鍛大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6章:大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