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2章 同化匈奴
張闓問司馬懿道:「仲達,我去涼州前後一共只有四個月,你就將這個過去的三公府改建成了王府,想必是動用了不少的勞力,花了不少的錢吧?」
司馬懿拱手道:「回稟大王,您微服涼州的時候,正是秋收,你去了沒兩天秋收就完了。勞力們沒了正事可做,不是貓在家裏吃了酒打女人,就是賭博,讓他們來為大王修建王府,還有多些收入,哪個不願意?」
「這個理由不錯。」張闓問道:「那這些修建的材料從哪裏來的?」
司馬懿笑道:「那就更不是事了。大王,洛陽是大漢的京師,荒蕪的王公伯侯的府邸不多得是嗎?拆上個三座,甚材料沒有?」
「你沒有拆皇宮吧?」張闓的雙眸死死的盯着司馬懿。
司馬懿忙道:「請大王放心,臣下知道輕重,未動分毫。」
張闓之所以將長安的皇宮用做了學堂,那是因為長樂宮、未央宮不僅僅是西漢的皇宮,也是王莽的皇宮,張闓用長安的皇宮做學堂,可以說是用的王莽的皇宮。
但是洛陽的皇宮就不一樣了。
大漢沒有滅亡,誰敢動洛陽皇宮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那就是僭越,殺頭的罪過。
當然,現在要殺張闓的頭,那就必須消滅他的軍隊,然而如果司馬懿真用了洛陽皇宮的材料給自己做了王府,那就是自絕於百姓,自絕於大漢,和弒君謀反幾乎是沒有區別。
無論怎麼說,張闓現在的這個太原王的王號,名義上還是大漢皇帝冊封的。
這也就是司馬懿所說的「輕重」。
張闓聽了司馬懿的話只是微微頷首:「對了,仲達,鎧甲兵器打造了多少?」
司馬懿道:「據工部尚書蒯越三天前的稟報,鐵甲步兵的鎧甲六萬具;闊劍飛騎的鎧甲和馬甲、馬鞍、馬鐙各兩萬副;騎兵的闊劍一萬五千柄;步兵的長劍四萬柄;強弓七千副;箭矢十萬支。」
馬鞍、馬鐙是張闓根據後世的樣式抄襲剽竊的。
張闓想了想道:「你去對蒯越說,要他立刻加班加點打造馬鞍、馬鐙各七萬副。」
司馬懿問道:「大王,陡然之間要這許多的馬鞍、馬鐙做什麼?咱們以前的騎兵都有,就算打造出來了,也沒有多餘的戰馬可用了。而且要打造這麼多的馬鞍、馬鐙,恐怕也沒有這許多的材料啊。」
張闓道:「我向匈奴的左右賢王借七萬騎兵,我想讓匈奴的騎兵也全部裝備馬鞍和馬鐙。」
張闓這話一出,全場驚詫。
司馬懿滿臉不信的神色問道:「敢問大王,您這要加班加點打造的七萬副馬鞍和馬鐙是準備給匈奴騎兵用嗎?」
「仲達聰明,」張闓笑道:「正是。」
司馬懿道:「請大王三思。」
「為什麼要三思?」
司馬懿道:「匈奴人精於騎射,一旦讓他們掌握了馬鐙和馬鞍的技藝,日後只怕不好駕馭啊。」
張闓問賈詡、張松和黃權道:「你們怎麼說?」
張松道:「大王,仲達所言有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黃權道:「就算大王要用匈奴騎兵,也沒有必要給裝備七萬騎兵,裝備個三五千人,展現一下我大軍的神威,也就足夠了。」
張闓在姑臧城向兩位羌王和匈奴的左右賢王借兵借糧借錢賈詡是全程在場的,他現在覺得自己對於張闓的治國謀略越來越看不懂了,所以也就三緘其口。
張闓問賈詡道:「文和先生,以你之見是否可以給六七萬的匈奴騎兵全部裝備馬鞍和馬鐙?」
賈詡道:「大王,匈奴人,以狼為先祖,狼這種畜生,那是不會記恩的。一旦匈奴騎兵全部裝備了馬鞍和馬鐙,而且還掌握了這門技藝,加上他們善於騎射,那日後必然是我大漢的近敵,也是我大漢的死敵!」
張闓微微一笑,沒有馬上言聲,而是喚進來一個僕役,給在座的所有人都續上了茶水,然後讓僕役出去。
「文和先生,還有諸位先生。」張闓呷了一口茶水,道:「你們要有格局。匈奴人的祖先是淳維,淳維是夏桀妾生的兒子。這一段歷史不用我來給諸位補課吧?那我能不能認為,匈奴人其實也是我們漢人的一支,而且是孤苦無依的一支,他們長期漂泊漠北,為了躲避仇殺和戰亂,以游牧為生。他們過去和咱們為敵,其實也不過是生活習性的差異,並不是人種的不同,漢匈之間的通婚不應該僅僅是皇室的通婚,而應該是全面通婚,並且要鼓勵這種通婚,只要能讓他們和我們的生活一樣,他們也就不是我們的敵人了。為了讓他們願意和我們一起生活,首先不能敵視他們,咱們士兵有的裝備,他們也要有。至於說怕他們掌握了這門技藝,不妨事的,我們一時都弄不全這麼多的材料,他們去哪裏弄啊?」.z.br>
坐在這裏的沒有一個是笨蛋,不僅不是笨蛋,而且個個都是人精。
他們一聽張闓這話頓時有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張闓接着道:「匈奴已經被分為了南北匈奴,北匈奴往西而去,沒了蹤影;留下來的這一部分同胞兄弟我們應該讓他們儘快的融入到我們這個大家庭中來。」這時,就在張闓準備繼續煽情的時候,看見黃權正在扳着指頭算什麼。張闓問道:「公衡,你在做什麼?」
黃權道:「回稟大王,臣下對匈奴的事多少知曉一點,如果臣下算得沒有錯的話,大王向左右賢王借了七萬騎兵,那整個匈奴現在剩下的壯丁頂多不過三萬。」
張闓道:「所以,咱們先讓這七萬匈奴兄弟和咱們的人通婚,過上和咱們一樣的日子,然後請他們去帶動那剩餘的三萬兄弟也和咱們的人通婚,不用十年,爭取五年之內,讓所有的匈奴人和咱們一樣,讓流浪的孩子回家,這不就天下大同了嗎?」
賈詡、司馬懿、張松和黃權聽了張闓的這一番話,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是呀,漢武帝的時候,都已經有匈奴的王子在朝廷里做官了,怎麼就沒有一個人想過同化匈奴人呢?
或許是漢武帝太過自信,覺得以大漢的絕對實力不用和匈奴人玩任何花招,直接碾壓過去就行了。
也或許是當時漢朝沒有對內戰爭,沒有必要讓匈奴人深入漢地。
不能深入漢地,不能讓他們看見大漢的富饒,不能讓他們不通過征伐戰爭就能過上富裕的生活,那就談不上同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