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西方諸國覆滅,世界大一統
高盧帝國的滅亡,意味着整個反大清同盟,遭遇了決定性的慘敗了。
整個反大清同盟,只剩下日不落國以及北歐小國,還在苦苦支撐。
大清帝國在這一場戰爭當中,已經算是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剩餘的日不落國和幾個北歐小國,已經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而日不落人和北歐人,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了。
他們清楚,仗打到現在這個地步,他們已經輸定了,已經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了,哪怕戰爭繼續下去,他們只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日不落國和幾個北歐小國,紛紛向大清帝國提出和談,希望能認輸,結束這場戰爭,只要大清帝國能夠保住他們的國家,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他們都可以接受。
但即便到了這個時候,大清帝國也依舊一點,都不肯讓步。
帝國皇帝洪熙,直接要求,日不落國和北歐小國,必須要向帝國無條件投降,他們的軍隊,必須要放下武器,向帝國投降。
只有這樣,戰爭才會結束。否則的話,戰爭將會繼續下去。
丹邁王國,挪微王國和睿典王國,人口稀少,國力弱小,如果戰爭繼續下去的話,那他們的國家和民族都會被滅掉,因此,他們選擇了接受大清帝國的條件。
所有的軍隊全部放下了武器,走進了戰俘營,向大清帝國投降。
但是,日不落國卻不肯接受,大清帝國的條件,在他們看來,如果命令軍隊放下武器的話,那就等於是把小命,都主動放到了大清帝國的手上,任由宰割了。
大清帝國想要怎麼處置他們,他們都沒有還手的機會。
這對於日不落人而言,無疑是不可接受的。
於是,日不落人選擇了負隅頑抗。
他們希望能夠死守本土,能夠抵禦住帝國的進攻。
對於日不落人的選擇,帝國直接以戰爭來進行回應。
很快帝國對日不落國,發起了最後的進攻。
日不落國本土孤懸海外,再加上日不落國曾經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所以,他們的本土,一直以來都是無比安全的。
不管歐洲大陸上的局勢,再怎麼變化,都影響不了他們。
相反,日不落國還能夠用,自己的實力操縱歐洲大陸上的,政治格局。
日不落國一直以來,實施的光榮孤立政策,他們不願意看到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一旦出現的話,就會聯合其他國家,對其展開圍攻。
之前的高盧國,無疑就是這樣的。
可是現在,日不落國的本土,已經面臨大清帝國的威脅了,日不落國引以為傲的海軍,已經無法再保護他們的本土了。
戰火,將在日不落國的本土燃燒。
這個國家將在戰火當中,一步步的走向滅亡。
帝國海軍第1艦隊,第2艦隊,第4艦隊和第5艦隊主力,在日不落海峽,同日不落國皇家海軍,殘餘艦隊進行決戰。
日不落國皇家海軍,不管是在戰艦數量,還是在性能上,都遠遠不是大清皇家海軍的對手。
海戰僅僅只持續了一天的時間,就結束了,大清皇家海軍,以極小的代價贏得了,這一場海戰的勝利。
雖然日不落國皇家海軍,表現的非常的英勇,但依舊無法改變,這場海戰的結局。
海戰獲得了勝利之後,大清皇家海軍掩護着,數十萬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在日不落國本土登陸。
儘管日不落國瘋狂的進行了,戰爭動員,整整動員了兩百萬陸軍,企圖同大清帝國決戰。
但是,日不落國動員的這些部隊,大都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工廠里的工人或者學徒,或者學校裏面的學生等等。
連新兵訓練都還沒有完成,拿着簡陋的武器,怎麼可能是,武裝到牙齒的帝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對手?
帝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在日不落國本土登陸,打敗了前來阻擊的日不落國陸軍,開始向霧都進軍。
儘管日不落國的抵抗很激烈,但是,隨着大批的大清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登陸。
日不落國陸軍的損失,越來越大,他們很快就無法阻止,大清帝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進攻了。
大清皇家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很快就攻佔了霧都。
日不落國國王,喬治三世和首相威廉本廷克逃離了霧都,逃往日不落國北部。
整個日不落國都已經處於,大清帝國海軍的包圍之中了,他們自然不可能逃得掉。
大清皇家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很快佔領了日不落國全境。
喬治三世國王和大批的王室成員,在逃跑過程當中,被全部打死。
大清帝國贏得了這場戰爭的,最後勝利。
整個反大清同盟,全部被大清帝國打敗了,帝國成為了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
之後,帝國皇帝洪熙,為了防止西方世界的死灰復燃,直接將歐洲各國,全部肢解了,各個國家,都被強制分裂成了,一個個的小國。
不僅如此,大清帝國還將領土,向西延伸到了伏爾加河沿岸,頓河以南的區域,也同樣成為了,帝國直轄領土。
其餘的歐洲地區,全部分成了,一個個小國。
不僅如此,帝國還佔據了,地中海上的塞浦路斯島,克里特島,西西里島,薩丁島,科西嘉島和巴利阿里群島。
成立了帝國的地中海省,並且進行移民,部署軍隊和艦隊,掌控了整個地中海。
同時,帝國還在歐洲的戰略重地,駐紮了大量的軍隊,嚴格管控歐洲各國。
並且,還在歐洲各國培植勢力,培養親近東方大陸,的既得利益者,用歐洲人來對付歐洲人。
至於北美地區,則全部併入帝國版圖,成為帝國的直轄地區,設立了一個個的行省,來進行統治。
之後,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內,帝國一直在進行移民,以及加強領土內的殖民統治,確保帝國能夠牢牢的掌控,這些領土。
為了確保帝國不在衰落,洪熙開始推行,君主立憲制,用責任內閣來管理國家,進一步的約束,君主的權力。
這樣的話,雖然君主的權力受到了削弱,但是,避免了改朝換代后,皇室幾乎被殺光的悲慘事實。
哪怕內閣不斷的變化,但皇室始終穩如泰山。
這樣的話,大清帝國的統治,無疑才能夠千秋萬代下去。
同時,責任內閣,能夠儘可能做到任用賢明,有能力的人執政,從而避免帝國出現昏君,導致國家衰落,滅亡的慘劇。
大清帝國本土,此後經過幾十年的民族大融合,滿清貴族以及皇室內部,經過全面整頓,全面消除了潛在的民族矛盾,統稱華夏民族。
再之後的時間裏,帝國皇帝下達了,去辮子,解放女子工作讀書的權利,以及解除自古以來的陋習,釋放生產力等等政令。
為了順應帝國本土的變化,洪熙皇帝召開內閣會議,當說出更改大清國號后,得到了全體大臣的擁護,內閣總理大臣和珅,更是提出華夏帝國這個國號,立刻得到全體大臣的同意,洪熙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很快內閣總理和珅,寫好聖旨,洪熙蓋印,明發帝國全境。
隨着時間的推移,華夏帝國完成了,世界大一統,華夏民族從此屹立在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