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預謀

第169章 預謀

常山,太行東麓。

近半個月來,荀攸見關東諸侯的機動兵力已經都投入了豫州戰場,料想酸棗的十萬聯軍連董卓都不打、也不太可能會親自來打趙國,便帶着劉壽留下的四千兵馬進入了太行山一帶剿匪。

這天,魏桀拿着一封信匆匆走進軍帳。

“軍師,長安回信了。”..

“好,我看看。”荀攸答應着,抽出書刀把封裝的繩子挑開,展開信簡緩緩地念道:“越騎校尉伍孚願往行刺董卓,宣昭仁義之心,苟惟寧國之志......好,甚好。”

“恭喜軍師妙計得以通行。”魏桀聽完,道了一聲喜,卻沒有就此出去的意思,反而磨磨蹭蹭地在帥案前踱步。

荀攸察覺到他的躊躇,隨手把信放在了一邊,問道:“齊卿,可有什麼話要說?”

魏桀乾脆在一旁的胡凳上坐了下來,猶豫着問道:“軍師,這刺董之事,干係非小呀。您試想,董卓出身羽林郎,本就剽勇過人,如今其親族董旻、董璜各領禁兵,僅一武官孤身行刺,豈能輕易成事?”

荀攸聞言並無擔憂之色,“呵呵”一笑說道:“齊卿無需多慮,何伯求(何顒)既然肯行此計,應當是有幾分把握的。”

魏桀皺眉,又問:“倘若行刺不成,反而打草驚蛇,驚得董卓就此遠遁而去,耽誤了將軍大計,又該如何是好?”

荀攸保持着他一貫內智外愚的風格,似乎完全沒有聽出魏桀提及劉壽的弦外之音,只是微笑以對:“何伯求乃是智謀之士,其人身在長安,既肯為之,必有辦法。齊卿請寬心吧。”

魏桀聽了此言更為著急,連忙說道:“何顒本非武職呀!其人俠義,一怒而障目也未可知!董卓在宮禁有中軍校尉,出行有奉車都尉,更有呂布驍勇,出入皆隨行......”

說著說著,魏桀看着荀攸萬年不變的表情,聲音漸漸弱了下來。

荀攸還是那副沉靜的樣子,平靜地重複着一些寬慰的話:“何伯求經年以來行遍江海,所到之處皆結交豪傑,做這些俠義之事自有些辦法的。”

魏桀面色更為凝重,半點也沒被他安慰到。

僅有兩人的軍帳之中忽然安靜了片刻。

魏桀長長地胡了一口氣,語氣飄忽地反問道:“何伯求若是謀事不成反遭戮害,於將軍大業也是無礙,不是么?”

荀攸的表情沒有半點波動,恍若不覺,只說道:“若是刺董成功,便再無旁人有本事把陳留王裹挾入川,將軍就可以穩步奪取關中,不必再奮力急進了。”

魏桀立即接上了後面的話:“若是刺董未成,董卓受此驚嚇,必以為長安謀反者眾,提早逃遁入川,然後將軍進取司隸便可不費吹灰之力......總之不論事成與否,都是有利可圖。”

“齊卿怎會這樣想?”荀攸聽得有些皺眉,語帶驚異。

魏桀苦笑道:“呵呵......那刺董的義士,在你們看來又算什麼?”

此時距離魏桀加入劉壽陣營已經有大半年了,近來他見證了荀攸讓何顒找人刺董的套路,漸漸也回過味來。

魏桀當初棄了朝廷官職、拚命翻山越嶺從長安去給河東傳信,大抵不過是劉壽和荀攸的隨手佈下的一個棋子,不論成與不成,於他們都是有益無害。可憐魏桀自己那時當真以為手中的信重要得很,奉為頭等大事捨命去送,到頭來卻僅僅是人家棋盤上可有可無的一子而已。

如今荀攸讓何顒找了伍孚去行刺,又是如此這般的套路。刺殺若是成了,關西就是劉壽的囊中之物,再也不用像現在這般緊趕慢趕地費力去打;而若是不成,也教董卓知道了長安城中反對他的力量不少,他必定會提前着劉協逃跑,那麼劉壽也不用費勁打了,司隸、並、涼都能一次到手,只是丟了個名義上的小皇帝而已。

魏桀越想越覺得心中發寒,臉上掛起一抹冷冷的微笑,陰陽怪氣地諷道:“古有荊軻刺秦、聶政刺韓相俠累、專諸刺吳王僚,仆嘗讀其典故,皆以為義士,每壯其行。不成想,直到今日見了軍師妙計,方知其中世情之炎涼吶!”

荀攸無奈一嘆。到底是他當初親手坑過來的人,荀攸還是認真地安撫了一下:“董卓無道,盪覆王室,人人得而誅之。伍孚忠義奮發,我等設下此計也是為國除害,並非有意陷害義士,你不要多想。”

魏桀雙手扶膝坐着,半晌不說話。

荀攸於是起身走到魏桀面前,正視着他,堅定地講道:“凡數萬之軍,每一交兵,皆死數百上千人。何況如今河東對峙日久,彼此往來試探,損傷如何能少?今日我等引何顒、伍孚為助,皆是為了兵謀之利,全無害人之心。齊卿,兵者詭道,切不可過於仁慈而受外物所惑。”

魏桀還是有些不滿:“將軍若總是這般以算計取人,如何能聚集豪傑效力?”

荀攸轉身退開兩步,隨口一問:“齊卿,你說這話,是對將軍有怨恨之意么?”

魏桀連忙否認:“這倒沒有......”

荀攸從鼻子裏發出一聲輕笑:“你且想想為何沒有吧!董卓暴虐無道,討伐或是行刺都是共舉大義而已,你不要為了別人太過思慮了。反正,將軍又不會拿自家同僚當棄子。”

說罷,荀攸轉身走了出去。

“不會把同僚當棄子......”

魏桀死死地盯着案上放的那封信,自言自語着,似乎是放心了些。

幾天後,河東。

“奉孝看看這個,估計董卓快要逃了。”

聞喜縣府的內堂,劉壽收到了荀攸轉送過來的何顒之信,連忙叫來郭嘉商議。

郭嘉接過信匆匆讀罷,神情振奮,說道:“董卓若是僥倖未死,必定南逃。只要再過十天,明公便可以傳令全軍準備急行了。”

“這是自然。”

劉壽看上去稍顯疲憊,隨意地點了點頭,“近來麻煩不少,得了這樁消息,總算能知道關西這場仗快要有個結果了。”

近來并州的胡人開始給他們找麻煩了。南匈奴人口頗多,其王庭美稷就在西河郡;另一支匈奴部落屠各胡也一直十分活躍,牽制着并州的兵力、以至於劉壽派系的陸康、棗祗、韋端三郡太守至今都還沒在針對董卓的戰爭中露過臉。

不過劉壽對此倒是並不怎麼擔心。

此時河東和并州的戰況膠着,不光他們難受,董卓其實更難受。

涼州除了羌、胡、氐等異族控制之外的地區已經相對穩定,董卓幾乎沒法插手。

對於董卓而言,隨着弘農被周瑜攻下,司隸已經失控了一半。他可能的退路只有兩條,要麼北上河東,聯合併州匈奴人和潛在的盟友白波賊、公孫瓚、張燕等人一起擊破劉壽;要麼就南下跑路,躲進有着山河天險的益州。

要是十年前的董卓一定會選擇前者。

劉壽再怎麼說也是孤軍在外,此時任何一個不想讓漢室復興的軍閥都可以是他的敵人。如果董卓派人聯絡黑山張燕、公孫瓚,甚至是暗示一下袁紹,告訴他們去切斷井陘的糧道,然後再跟并州胡人一起南北包夾,或許能夠戰勝劉壽也未可知。

然而現在,年過六旬、富貴已極、安逸日久的董卓只想找一處地方繼續驕奢Yin逸下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驃騎國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之驃騎國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9章 預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