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崇禎,你是窮死的

第4章 崇禎,你是窮死的

話說張偉明終於在保存的文章里找到一篇寫明朝的,崇禎過去一看,頓時驚呆。

只見標題上寫着,明朝那麼富有,崇禎皇帝為什麼會是窮死的?

震驚,疑惑,彷徨,驚慌.....一瞬間,種種心情交織在心頭,崇禎的臉色刷的一下子變白了。

為什麼?為什麼說明朝那麼富有?朕明明窮的連軍餉都要發不出來了!為什麼說朕是窮死的?難道朕真的死了?朕是亡國之君?那個明思宗不是別人,是朕自己?朕是明思宗?

崇禎臉色發青,看的張偉明是膽顫心驚,連忙安慰,“皇上,皇上,這都是子虛烏有之事,當不的真啊”

對對對,一切尚未發生,大明仍然有救!朕乃大明天子,朕不是亡國之君,崇禎心裏面楠楠默念,半晌,崇禎伸手就要去拿手機,準備仔細的看一下文章到底寫了些什麼。

“皇上,讓我先看一看”張偉明連忙攔住。

崇禎愣住,疑惑的看着張偉明,張偉明尷尬的笑了一笑,解釋道,“我先看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些避諱之處。”

額,張先生也是一片好心,生怕文章裏面會寫了些什麼不忍言之事吧,崇禎心裏面想到歷朝歷代亡國之時的慘狀,心裏面一陣悲苦,呆坐在御椅上,無奈的揮了揮手。

張偉明其實只想看一看一些人的名字而已,尤其是明亡時那些投降的人,房間裏除了自己,皇帝,太子,就剩下這個太監和侍衛,這兩人可別是投降派哦。

張偉明抓緊時間,一目三行,還好,這篇文章是從經濟上分析明亡的原因的,只在最後幾段提到了破城之後一些人的表現,什麼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所部軍,中午,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等等等,最後說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與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

看到這裏,張偉明輕吐一口氣,總算知道王德化,王承恩,到底是哪個了,想起剛才崇禎介紹,旁邊的這個大太監好像就是王承恩吧。

可惜了,旁邊這個侍衛豹頭是個小角色,文章裏面沒有提,只能賭豹頭是個忠臣了。

張偉明轉過頭去,疑惑的問道,“你是王承恩,王公公?”

額,這話問的莫名其妙,王承恩連忙恭敬的回答,“正是,不知張先生有何吩咐?”

“啊,沒什麼”這個王承恩慷慨赴死,張偉明心中也是極為佩服的,“王公忠義無雙,在下佩服!”

王承恩還以為有什麼事要他做呢,沒頭沒腦被張偉明這麼誇讚了一下,頓時愣住,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然後就看見這位張先生把手機交給皇上。

“皇上,這文章所說之事,千萬不要當真,就當聽故事罷了”張偉明生怕崇禎看完之後做出什麼過激反應,還是不厭其煩叮囑了一句。

崇禎也知道張偉明是好意,輕輕地點了點頭,接過手機,準備好好的讀一下這篇文章。

沒道理啊,憑什麼就說我大明朝那麼富有,朕怎麼沒看出來?

王承恩在旁邊仔細觀察皇爺看那個什麼手機上的文章,只看見崇禎看了一會,居然連連點頭,甚是欣慰的樣子,臉色也紅潤了一些。

張偉明心裏呵呵,這是崇禎看到開頭兩段了,按照國人寫文章的慣例,開頭說的是崇禎勵精圖治,非常勤政,史書記載,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等等等等。

頭兩段全是寫的崇禎的好話,崇禎一邊看,一邊想,這可是史書公論,看來,朕這個皇帝當的還是不錯的。

接着往下看,旁邊的王承恩就發現崇禎臉色一變,張偉明心裏說道,肯定是看到但是兩個字了。

只見崇禎臉色凝固,果然,文章接着就寫到,但是,崇禎由於是半路接班,沒有受過完整的帝皇教育,勤勉有餘,胸懷欠佳,性格多疑,耐心不足,不知民間疾苦,再加上不懂軍事,不懂財政,短短十七年,換掉十九任首輔,殺掉七個兵部尚書,搞到最後喪盡民心官心,終於把明朝給弄沒了....

看到這裏,崇禎終於忍耐不住,啪的一下,把手機重重的拍到桌子上,把張偉明嚇了一大跳,心疼不已,可別把我手機給摔壞了。

崇禎看向張偉明,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又沒說出口,後世的史書,就是這麼記載朕的嗎?朕就這麼無能嗎?性格多疑,耐心不足,把大明朝弄沒了?這這這....朕是亡國之君?.

看到崇禎這幅模樣,張偉明就知道他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小聲安慰道,“皇上不必放在心上,等到皇上中興大明之後,這些就都是無妄之言了。”

中興大明?對對對,有這位張先生的幫助,朕一定能夠中興大明,想到這裏,崇禎連忙對張偉明說道,“今後還要勞煩先生了。”

“皇上無須客氣,此乃分內之事。”張偉明恭敬的回答。

崇禎點點頭,繼續往下看。

文章寫道,經過幾代皇帝的折騰,到了崇禎繼位時,他面臨的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的問題,農民起義,外敵入寇,天災人禍,財政枯竭,吏治腐敗,文官黨爭,軍隊孱弱......

崇禎把這七大問題在心中來回默念了幾遍,結合自己這十幾年的執政經驗,心想,可不是嗎?這總結的還挺到位。

崇禎接着看,作者以戲謔的口吻寫道,歷史上的封建朝代,一般遇到其中的三大難題就基本上要亡國了,崇禎何德何能,集齊了七個,難道是想召喚神龍?......

呵呵,崇禎看到這一句,不由得感慨一聲,是啊,朕何德何能?集齊了七大難題。但是,這下一句,召喚神龍是個什麼意思?要不要問一下張先生?

咦,不對,難道這張先生就是神龍?古往今來,只有朕集齊了七大難題,對哦,張先生不就是憑空出現的?難道是朕召喚出來的?......

這樣來說,這所有的七大問題,難道是上天對朕的考驗?目的就是要朕召喚出張先生?對了,一定是這個樣子的......

崇禎一下子給自己加的戲有點多,稍微思考了一下,決定先把這事放在心裏,先看完文章再說。

作者開了一句小玩笑之後,接着寫道,關於這七大問題,許多人都進行了很多研究,本文僅僅從財政方面,分析一下明朝存在的問題,為什麼明朝商品經濟那麼發達,可崇禎就那麼的窮呢?......

對啊,崇禎心說,我也想知道,你憑什麼就說,朕就不應該這麼窮呢?

文章接下來拿前面的宋朝,後面的清朝稅收數據來和明朝中晚期相比,著重指出,明朝的稅收對象和稅收結構極為不合理,......

接下來文章所寫的具體內容看的崇禎是連連皺眉,旁邊的朱慈烺和王承恩只看見崇禎忽然朝張偉明問道,“這是多少銀子?”

張偉明一看,哦,阿拉伯數字,連忙說道,“回皇上,這是阿拉伯數字,二千萬兩”這是統計的宋朝茶煙酒稅就有這麼多錢。

“這麼多?”崇禎大吃一驚,問道“我大明有多少兩?”

張偉明一目十行,用手一指,“這裏寫了,二百多萬兩”

額,居然有十倍的差距,崇禎十分的難以置信,邊上的太子朱慈烺和王承恩聽到這麼多的銀子也是驚呆了。

崇禎接着往了看了兩段,又問道,“這又是多少銀子?”

張偉明也不給他絲毫面子,直接了當的讀了出來,“漢唐宋的年收入一般都萬兩銀子左右,後面最腐敗無能的清朝也能有八千萬兩......”

停頓了一下,崇禎等人聽到這個數據都是呆如木雞,張偉明繼續念到,“明朝末期,年入四百萬兩。”額,這篇文章已經下載很久了,對這些數據沒什麼印象,張偉明疑惑的問道,“皇上,我大明朝居然只有四百萬兩,跟唐朝宋朝根本沒法比啊,這文章寫的是假的吧?”

看着張偉明天真無邪的眼神,崇禎尷尬的笑笑,“這個,這個,四百萬兩,低是低了一點......”

崇禎內心的話沒好意思說出口,要是真能有四百萬兩,朕已經很開心了好伐?

“沒事,沒事”張偉明連忙安慰,“皇上接着往下看,搞清楚原因就好了。”

對哦,崇禎一想,這麼多錢到底哪兒去了?憑什麼人家能收幾千萬兩,朕只能收幾百萬兩不到?怪不得這文章的題目是朕怎麼就這麼窮死了,真是不冤。

接下來朱慈烺王承恩只看見崇禎是一字一句的仔細研讀,遇到看不懂的,還低聲時不時的問一下張偉明。

文章後面重點指出,明朝由於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農民的緣故,不重視商業和貿易,所以明朝的稅收以農業稅為主,根本不重視商業稅和貿易稅,直接導致每年少收幾千萬兩,因此明朝的稅收結構不合理。

由此導致第二個嚴重的問題,由於以農業稅為主,後期又實行了一條鞭法,農民交稅的時候要賣糧換銀子,但往往賣糧的時候,商人刻意壓價,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只能賣到很低的價錢,一旦遇到天災人禍,農民往往直接破產。

另一方面,明朝後期土地兼并嚴重,由於文人考上舉人之後就會免除賦稅,所以明朝的官員擁有大量土地,這些都是很少交稅的,很多農戶往往也把土地投獻給他們,避免交稅。

由此導致一個嚴重的問題,大約百分真正農民卻要承擔著全國百分之七十的稅收,這些農民,無論如何也是支撐不起這麼龐大的一個帝國的。

到了明朝末年,天災不斷,最後加征的三餉,徹底壓垮了這部分農民,實在是活不下去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農民自然而然的要起義。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明朝徹底喪失了民心,滅亡只是個時間問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之金光閃閃緩緩掉在崇禎面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穿越之金光閃閃緩緩掉在崇禎面前
上一章下一章

第4章 崇禎,你是窮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