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方老太太也嫌棄那婆子東家走西家竄的不幹凈,就讓孫子回屋裏歇着去,又笑着對媒婆說:“您見笑了,我這小孫子最認生了。”
媒婆也不計較,又拉着方老太太說那王家的好處。
過了好一陣子,方老太太才打發走了那媒婆,回到正屋坐下歇着。
“奶,那媒婆來幹嘛,您答應她了嗎?”方瑜很關心二妮兒的婚事,他想儘力多打聽些消息。
“你這麼點孩子懂什麼啊。”方老太太抱着孫子笑道:“咱家的女孩可不能隨便發嫁,咱家又不差那點子彩禮。”
方瑜很欣慰地聽到方老太太這麼講,看來這戶人家家風真是不錯,家底也算殷實。他又仗着年齡小,打算胡攪蠻纏繼續打聽:“奶,那我二姐要嫁到什麼人家去啊?能嫁到城裏去嗎?”
方老太太聽着孫兒的童言童語,只覺得好笑,“城裏的人家可看不上我們這些村裡人呢,你二姐啊,就只能在村裡找人家了。”
方瑜問:“那要是我考上了秀才了呢,二姐能嫁到城裏去嗎?”
“那就能了,你叔爺爺的老閨女不就嫁到鎮子上去了,那戶人家可有錢了,在鎮子上還有個大宅子呢。”方老太太嘆了口氣:“你叔爺爺三十多歲考上的秀才,當時可收了不少禮呢,後來又是在鎮子上開學堂教書,家裏賺了不少銀子呢。”
這些方瑜倒是還沒聽說過,於是又打聽道:“那叔爺爺一家現在為什麼不在鎮子上生活啊?”
“你叔爺爺說什麼落葉要歸根,十年前就搬回來住了,他們家在鎮子上的宅子就租出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留着給兒子孫子讀書自住用。”方老太太也是普通的農村的老婦人,說起來還是很愛八卦別人家的事情的,“要說我,就是他家的花銷太大了,有些供不上那麼多人讀書科舉的費用,這才回村裡生活的。唉,也是你叔爺爺的兩個兒子不爭氣,從小就讀書,讀了那麼多年到頭來還是不成器,就你大堂叔中了個童生,你那小堂叔就是個只會花錢的貨兒。”
聽到這裏,方瑜不禁深想,方老秀才教書的本領還是有的,對兒子孫子的學習盯得也緊,可他那兩個還無緣得見的堂叔也沒中上秀才。這麼看來,科舉考試的難度還是很大的啊。
方瑜不敢因為自己是穿越來的現代人就小看這邊的考試,他本就不是什麼學霸,要是真的學藝不精,他也沒考上秀才可怎麼辦才好啊。
還沒等方瑜繼續憂愁未來生活,方老太太就又對他說:“咱們家就你一個男丁,你也沒有個親兄弟扶持,我就想着要把你的姐姐們嫁得好些,最好都嫁給咱們村子的靠譜人家裏,這樣以後家裏有事也能有人來咱們家給你壯聲勢。”
“奶,姐姐能不能不嫁人啊,我捨不得姐姐們,她們都對我好。”方瑜想要替這些女孩子掙出一份體面來,可也要有時間等他幾年啊。
“那可不行,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女孩到了年紀都是要嫁人的。”方老太太對孫子說:“你的姐妹早晚都要嫁到別人家去,家裏也只有你才能給奶奶和你爹娘、叔嬸養老呢。”
方瑜打算另闢蹊徑來勸說奶奶,讓她不要輕易把女孩子給嫁出去。“奶,那咱們家以後的人不就越來越少了嘛,家裏的活卻不會減少,那到時候您和我娘、我大伯母、三嬸子不就更累了嘛。”
“唉,要不然大家怎麼都愛要小子呢,養小子是給家裏添人,養丫頭就是往外送人了。”方老太太也挺愁這事兒,她家孫女都是好的,大點的孫女都會織布縫補,每年光織出來的布就能給家裏補貼不少銀錢,小點的也能幫着家裏撿柴火、割豬草。
方瑜有些理所當然地說:“那就讓姐姐晚點嫁人唄,這樣也能多幫幫家裏,看到真正好的人家再讓姐姐嫁。”
“你啊還是小,說的話就是孩子話。”方老太太說:“官府有規定,女子到了歲數不嫁人的就要給那家加稅的,再說了,姑娘家歲數大了就不好嫁了,你二姐最多也就能留到十七歲。”
方瑜倒是不知道古代還有這種坑爹的規定,他聽着都感覺頭大了,“那就留二姐到十七歲唄,反正我是捨不得二姐,能多留會兒就多留會兒。”十七歲就嫁人生孩子服侍婆家上下,這日子也太慘了吧,而且身體還沒發育好呢,生孩子都危險啊。
“慢慢看吧。”方老太太想到孫女們的親事也挺愁的,她也想孫女過得好啊。
到了下午,方瑜又是去隔壁學習,晚上吃過飯後他還是裝作顯擺的模樣領着家人讀了幾遍在地上寫的字。
一連幾天都是這樣規律的作息,方瑜也終於適應了用毛筆寫字,那個鄰村的媒婆又來上了一次門,想要撮合親事,只不過方老太太不是那種賣孫女要彩禮的長輩,非常堅決地婉拒了。
老大兒媳聽說之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那家給的彩禮高一些,她真怕二閨女被老太太給嫁到那家去。她可聽說了那家男人沒出息平時還愛打媳婦,他們家大兒媳婦就是被婆家打得不行了才跳井自殺的,他們本村的人都知道,誰也不願把女兒嫁過去,這家人才不得不多出些彩禮錢來外村娶媳婦。
老三媳婦倒是覺得有些失望,反正又不是她閨女,嫁過去受罪也不心疼,要是能用大房的閨女多換些銀子那多好啊。哪怕銀子到不了她手裏,能多吃頓肉也是好的。
方瑜知道老太太拒絕提親的事情后很是高興,這說明老太太還是把他說的話聽進去了。他現在讀書學習的勁頭更足了,看着滿院子的姐姐妹妹,他就鬥志滿滿。
既然不能改變穿越的事實,那他就努力讓身邊的人都過得好一些吧。
其實,方瑜原本是想學着小說中女主做香皂發家的辦法來賺錢的。只可惜他當年看這種爽文都是囫圇吞棗的,高中文理分科后再也沒學過什麼物理化學的,到現在他就只能回想出豬油和草木灰兩種原料,具體製作方法完全不曉得。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農家豬油那可是好東西呢,只有做大菜時才捨得放,哪裏有多餘的豬油來供他實驗霍霍的。更何況他還這麼小,平時根本就摸不到廚房的邊,就算是他真會做香皂,那他也說不清楚他為什麼會做這些,反倒容易讓人當成妖怪抓起來。
而且做出來也賣不出去啊,就現在這個消費水平,也就只有高門大戶才能消費得起,哪怕是鎮子上也沒有幾個人家買得起的。
唉,穿個越什麼的也太難了吧!
還是讀書去考科舉吧。方瑜轉頭去找老太太要了家裏面僅存着的三本書,打算提前預習。
這三本書里只有一本三字經是正經書,其餘的兩個薄冊子都是當年的話本子,還是有點顏色的那種。
方瑜心裏瘋狂吐槽,怪不得這家老頭子讀書不如他親大哥,認識幾個破字后就一心搞顏色了,呸,臭不要臉。
至此之後,方瑜以這家老太爺為鑒,專心跟着叔爺爺學習千字文,倒是又在古代重拾了學習的興趣。
方瑜在現代是沒學過千字文的,也沒想到這蒙學識字的書中蘊含了這麼多的道理。他聽着古代正宗的秀才講課,從這四字一組的短句中學到了自然規律、人生道理和禮儀習俗,當然了還有許多忠君愛國的封建教育。
學了一個多月,方瑜總算是能把全文都背誦出來了。這樣的學習進度也讓方老秀才側目,他教了這麼多年書,極少遇到如此勤學好問的孩子。
私下裏,方老秀才對自家老婆子感嘆道:“咱倆的兒子不爭氣,孫子中也沒有苦學勤學的苗子,我還以為咱們方家後繼無人了,天可憐見的,方瑜這孩子原來還不顯,自打進學後方才看出他的聰穎好學來,我們方家以後光宗耀祖就靠他了。”
“咱們家方瑾不也挺好嘛。”秀才公夫人不想承認妯娌的孫子比自己的強。
“你啊你,年紀越大倒是越糊塗了。”方老秀才笑着搖頭說:“瑾哥和他哥哥們比是強了些,可瑜哥確實是與大部分孩子不同,那千字文學了一月就可流利背誦,裏面大部分的字也都學會了,背後的典故含義也能掌握個九成。老婆子,你也當過許多年的師母了,你說是,這樣的孩子你見過嗎?”
秀才夫人聽丈夫說完,心裏也清楚了侄孫的聰穎,她也挺高興的,這麼些年下來,沒人比她更清楚讀書科舉的好處和風光,族裏要是真有這樣的後生,那對她家的好處也是極大的。“那我以後可要對瑜哥更好些,瑾哥跟着瑜哥學習也能得些好處,說不定以後還能中舉呢,那咱們家就能出一個官老爺了。”
方老秀才:“這話你就別和別人講了,咱們自己知道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