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荀氏叔侄

第14章 荀氏叔侄

荀攸沉吟不語。

荀彧道:“彧乃下吏,見識淺薄,朝堂所議,諸公自有定論,彧豈敢置喙!”

“文若何必自謙,人言你有王佐之才,豈會沒有想法,你不肯說,是不是與外面那些人一樣,認為我是國賊,不屑與我為伍?”董忠穎故作惱怒。

荀彧嘆道:“豈敢,丞相既然相問,彧不敢相欺,只是彧才疏學淺,若有不妥,還請丞相勿怪!”

董忠穎聞言露出驚喜之色,忙道:“文若肯開口,我高興還來不及,豈會怪罪,大膽直言,便是你當堂說我是國賊,我也絕不會怪罪!”

荀彧便道:“昨日所議,爭議最大者,莫過於蔡中郎上書改察舉為科舉之策,下臣以為,蔡中郎之策大善!”

董忠穎聞言大笑,道:“好,太好了,王佐之才果然不同凡響,哈哈哈,賢侄請繼續!”

荀彧眉頭微微一皺,似是對“賢侄”這個稱呼很是不喜,不過很快便被他掩飾過去,繼續道:“自桓靈二帝以來,朝綱動亂,先帝重用宦官,以黨人為罪,迫害賢良,察舉之法淪為宦官世家提攜親近的手段,的確需要大力整飭。蔡中郎提議先考後察,先才后德,正是對症下藥!”

董忠穎點頭讚許,心中卻暗暗揣摩。

以他前世所知,荀彧才幹自是毋庸置疑,尤其讓人欽佩的是他忠於漢室,反對曹操稱魏公,最後病死在討伐孫權的路上。

這其中還有一個頗有意思的典故,說是當時曹操贈送食物給荀彧,荀彧打開食器,見器中空無一物,便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你想要食漢祿,但漢祿早就空了,你要麼餓死,要麼就支持我。

於是荀彧就選擇了赴死,以證自己忠於漢室的決心。

歷史典故,雖不能全信,但也不可不信,董忠穎看待問題向來帶着三分陰謀論的心思,事不關己,倒還罷了,如今身在局中,由不得他不多想一些。

世人生於世間,無非為名為利。

這個時代,最直得稱道的名聲,無非是忠孝仁義那一套,而最大的利益便是家族利益。

按歷史所言,荀彧選擇了赴死,對他的家族完全沒什麼好處,僅僅是他本人得了個忠貞之名,這麼看來,荀彧該是個看重忠貞的名聲,多於家族利益的人。

如此看來,荀彧贊同科舉,並非只是跟自己虛與委蛇,而是真的認可了蔡邕上書的科舉制度。

想通此節,董忠穎便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說了。

“好,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不過滿朝諸公,卻對此善舉視而不見,當真是讓人氣惱,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文若你說呢?”

荀彧自不會背後議論他人,便道:“諸位公卿維護祖制,也是無可厚非!”

董忠穎笑道:“文若你還真是個謙謙君子,不肯背後論人長短!”又轉向荀攸,道,“公達,你以為呢?”

荀攸嘴角微微抽搐。

什麼意思?荀文若是謙謙君子,難道我就不是么?

想歸想,但董忠穎點名詢問,他自不好不開口。

之見荀攸緩緩從坐席上起身,朝着董卓輕輕一拜,肅容道:“敢問丞相之志?”

董忠穎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

秦漢時期,士人自有氣度,主君挑選臣子,臣子也會挑選主君。

而士子一旦開口詢問主君的志向,那就離效忠八九不離十了。

只是,這荀攸自登門來,一直沉默不語,沒料到一開口就是這麼一句,倒是讓董忠穎驚喜之餘,又多添了三分警惕。

當了三十多年的天煞孤星,董忠穎從不覺得自己身上有什麼王霸之氣,能讓人納頭便拜。

董卓倒是有那麼一點魅力,否則也不會走到如今的高位。

不過董卓的王霸之氣對士族無效,董忠穎可是記得,正史上,這個荀攸可是暗中謀劃過刺董的,只不過中途出了意外,不了了之而已。

所以,荀攸是想學曹操,先接近自己,再想辦法行刺?

董忠穎瞬間把這個想法從腦子裏驅逐出去。

他知道士族與董卓之間有解不開的矛盾,但也明白,士族並非是鐵板一塊,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更何況是個別士子。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一套,在他這裏並不適用。

董忠穎根本不需要別人的真心投效,只要能夠按照他的要求,把事情辦好,那便足夠了,甚至,不是真心最好,能活得更久一些。

事實上,荀彧荀攸二人在旬家並不算嫡系,一個被家族安排與宦官聯姻的人,會多受重視?最受家族重視的那一些,都投袁紹去了。

荀攸荀彧卻是要自謀出路。

你當原本荀彧投奔袁紹之後又改投曹操,當真是袁紹不堪輔佐么?

還不是論資排輩,排不到他。

與他有同樣境遇的郭嘉,不也是因為袁紹手下已經有了一個郭圖,無奈之下才投了曹操。

謀士之餘主公,你當真的只是出謀劃策么?

並不完全是。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士族派遣子弟加入某一方陣營之後,還會給予其他資源上的支持,這些子弟不過是士族的代表而已。

而主公要做的就是提拔士族指定代言人,從而獲得人口,錢糧方面的支持。

小的家族,資源有限,只能投資一方陣營,大的家族卻可以投資多家。

最看重的子弟自然投向最有前途的陣營,其他人只有自謀出路。

曹操的名聲真的有那麼好么?未必,只不過是因為曹操手底下恰好有位置而已。

荀攸荀彧都需要自謀出路。

本來以董卓的名聲和行為,無論如何也是入不了二人之眼的,因為一旦入了董卓門下,就等於和整個士林為敵,必備士族唾棄。

比如荀彧,本來已經準備辭官離開洛陽了。

但董忠穎在朝堂上提出了科舉,雖然是借了蔡邕之口,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一旦此法推行開來,那些依附士族,又處處被士族壓制寒門甚至士族庶出,必然趨之若鶩,這些人一旦形成合力,聲勢上未必會輸給士大夫。

若能提前加入,他們在未來必定是董卓陣營的領袖,就如他們二人原本第一個加入曹操陣營一般。

只不過,雖然是下注,但士族的體面還是需要的,所以荀攸才會有此一問。

雖然納頭便拜的戲碼讓董忠穎有些意外,但該如何應對,他還是不慌了,便答道:“卓所願,一則整肅朝綱,肅清寰宇,重現大漢盛事,二則威震四夷,揚我大漢雄威!”

假、大、空?

不,這兩點對庶民而言,或許有些假大空,但對當朝丞相而言,那是最符合他身份的話了。

句句不離“大漢”,代表着他無心取代漢室,這自然是針對荀彧說的。

而威震四夷,那又給了善長軍略的荀攸機會。

這是真心話么?

三分真心,七分假意。

董忠穎的卻沒有篡奪漢家天下的意思,他最大的志向是活得長久,只是沒必要跟二人說而已。

至於興復大漢,威震四夷,如果不影響他活命的話,倒也可一併實現了。

荀彧和荀攸聞言對視一眼,雙雙起身拱手道:“如此,我等願為丞相效全馬之勞!”

李儒見狀暗暗搖頭。

二人效勞的對象是丞相,而不是主公,看來並不是真心。

董忠穎全不在意,高興的上前,分別握住二人的手,道:“能得二位相助,距離我完成心愿那就不遠了!”

兩人被董卓握着手,心中略有嫌惡,卻不露聲色,深深一躬,乘機擺脫。

荀攸道:“有關科舉,攸的確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董忠穎不以為意,回到坐席,笑道:“大家都是自己人,也不用見外,公達,有何想法,儘管說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董卓的脂肪模擬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董卓的脂肪模擬器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荀氏叔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