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暹羅舊事
慕惠蘭和一眾旅客登上大船前往暹羅島,大船在海面行駛了半月有餘才到達。
因此島距離大陸甚遠,面積也很小,一直是漁民出遠海打魚臨時歇腳的地方,各代朝廷也都無心管轄。後來逐漸有漁民上島定居,慢慢開發出鎮街的模樣。
北宋末年梁山好漢混江龍李俊不願隨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就帶領幾個弟兄和招募的軍隊出海佔據了這個小島,自立為王。過往商船和漁戶收取過路費用。因其收費不高,眾人也樂意在此過夜歇息,逐漸發展出一定的規模。
李俊等人仿照梁山舊制,設立忠義堂,一干人等排定座次。有江湖人士前來投奔,也一併接納。李俊雖為島主,但凡島上有大小事務,大夥在忠義堂商議解決,頗有民主之風。
李俊在梁山本是水軍統領,在這孤懸海外的小島上還是能用上他水軍統領的本事。他一面統領眾人積累資金打造戰船,一面招募附近漁民加入水軍隊伍。閑時打漁,戰時成軍,隊伍逐漸壯大,打造出三十艘戰艦和二萬戰士的水軍隊伍。島上局面漸漸穩固。
因這暹羅島是李俊一手打造,眾頭領也一直默認李俊的子孫後代為島主,一直傳承,到慕惠蘭等人登島之時,已是傳至第六代李氏島主。
新任島主李海峰,年方二十五,自幼也是學習島內各派先師傳下的武功和兵法。成人後開始在水軍中任職操練,逐漸成長為水軍統領。前幾年其父去世,就將島上的行政和軍事大權都交給了他。
這島上的人情世故也不複雜,大家平時都是鄰居相處,互相熟識。祖上也都是一起聚義來島的兄弟,傳至後代也是稱兄道弟,互相幫襯,維持着小島和平穩固的發展局面。人世百年,也就是追求個平安喜樂。眾人在此繁衍生息,無苛捐雜稅之煩擾,竟如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慕惠蘭登島之後,照例向島上的管理機構交了入籍的費用,便由戶籍人員登記在冊,發放了居住證件,便可在島上自由活動了。慕惠蘭租賃了一座朝南的兩層小樓,上下各一間,一樓用做日常練功和活動,二樓的房間睡覺。島上的鄰居多是漁民,也不打聽你的來路私隱,鄰里相處也都很和諧。
慕惠蘭和他們相處熟悉之後,也開始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增加一些收入。島上其他居民碰到漁船返航,也都會發佈信息僱人幫工整理和裝卸船上的魚蝦海鮮。慕惠蘭憑着幫人打雜和幫工賺取的費用,可以維持在島上的日常開銷,生活也逐漸穩定下來。
本來登島之前在船上一路心情極其抑鬱,無法排解。登島之後每日忙於這些瑣事和幫漁民打雜,漸漸的從懷孕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三個月後胎氣逐漸穩定,生活起居也都恢復正常,便只想着在島上穩定下來,生下孩子,待身體恢復能早日返回中原。
一轉眼春節將至,來到島上已經半年了。島上的居民仍沿襲宋朝的老習慣,家家戶戶忙着蒸年糕打豆腐準備過年。街道小巷都打掃的乾乾淨淨,貼窗花,掛燈籠,好不熱鬧。
慕惠蘭也在臨街的雜貨鋪里買了一些窗花燈籠之類的掛上,老闆見她懷有身孕,還送了一個如意風車給她。插在窗子上海風一吹,風車就會隨風轉動,給你帶來新年的好運。慕惠蘭非常喜歡,想着自己生於亂世,小時候並沒有玩過這些玩具,也沒有見過和平年代過年的喜樂情景,不由感慨萬千。
慕惠蘭自幼父母雙亡,
被送到天女劍庄,和姐妹們一起由庄內的眾人扶養長大。到底人間歡樂多,今年終於能在這座孤島上感受新年的快樂。大年三十,家家戶戶吃完年夜飯,便開始準備新年的慶祝活動。孩子們最喜歡的莫過於煙花炮竹。那漫天飛舞的煙花照亮了整個小島的夜空和港灣,真如到了天上的仙島。
島主李海峰和眾位兄弟每年都是在忠義堂集體過年,按例祭拜晁蓋天王宋江等初創水泊梁山的好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好不快活。吃過年夜飯,李海峰會帶着眾兄弟給島上的居民拜年,派發壓歲紅包。大夥也是輪番祝賀島主和眾位頭領新年快樂。小孩們領到了紅包都是驚喜萬分。慕惠蘭也在家門口迎接了眾位頭領,互相道賀新年。
子時一過,新年來臨,李海峰便帶領眾人來到暹羅港口,登上水軍艦船,感謝水軍將士保衛島嶼平安,-和眾位將士一起燃放迎春煙花,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慕惠蘭在家中看到漫天的焰火照亮海港和艦船,也感受到了水軍的強大和訓練有素。心想有這樣一支強大的水軍護衛,附近的海盜水賊等自不敢侵擾,就是蒙古人派艦船過來,也可與之一戰。
正月里仍是新年,沒有蒙古人的干預,宋朝中原漢人的各種習俗在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大人小孩都換上新衣,見面互相道賀新年快樂。有小孩來串門,照例要給點糖果發個新年紅包之類,圖個喜慶。有親戚在島上的都會從初一初二開始互相拜年,親戚多的會一直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前後。
正月十五是元宵佳節,島上也照例組織居民開展了挂彩燈猜燈謎等一系列活動,各漁民小組還耍起了龍燈和舞獅,互相競技,歡慶新春。眾人也都很慶幸在這暹羅孤島還能按漢人的傳統,過上漢人自己的春節,都倍感珍惜。
慕惠蘭也沉浸在傳統新年的熱鬧氣氛中。中原大地已被蒙古人侵佔,漢人和前朝的各種習俗都被瘋狂打壓,互相串門都是不易,更不用說能夠和島上居民一樣盡情的過傳統的新年了。慕惠蘭想着出發來這邊之前方幫主也已懷了身孕,想必年後幾個月也就該生了,不知道幫內的姐妹現在都怎樣了。因為這幫姐妹從小都是在天女劍庄一起生活,一起習武。已經行同親生姐妹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想起已經仙逝的師傅,和臨行不及道別的劍庄姐妹,在這春節的熱鬧氣氛中忽然生出一種孤獨感,更加思念這些漸漸遠去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