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初謚太武皇帝(這裏看李世民封其父謚號並沒高大上,一個武字了得,作為隋朝的皇親國戚的李淵,是你奪取了隋朝政權,玄武門事變也算是克定內亂。實際上反隋行為是李世民誘逼父親做出來的,玄武事變也是李世民一手所做。這也就是強人所為吧,這都后話),高宗加神堯皇帝,玄宗加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太平御覽》簡作神堯皇帝。通常稱作唐高祖。其血緣先祖為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刑法部長,那時的刑法部長叫大理,所以就以官名理字作為家族的姓氏,至商紂王時,世襲為理官的理徵因直諫觸怒紂王被殺,其子理利貞隨母親逃難,因沿途食李子得以保命,一來為躲避追殺,二來為報李樹果腹之恩,於是就改理為李姓。這些都不重要,要點是逃到河南定居后,休養生息,其後代誕生一個大人物,老子。他是李利貞的十一世孫,原名李耳。想來皇帝也需要攀龍附鳳,錦上添花,榮譽不怕多,反正壓不死人。這李家王朝還攀上了漢朝李廣為宗親,也無從考證。他這一支人脈是從河北遷到甘肅。後期,從晉朝到隋朝,一直在西北地區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據可查說起吧,李淵是西涼武昭王李詗(又作李暠)的七世孫,祖先是甘肅臨洮人,創立了十六國中的西涼國。從小好學,通今博古,長於詩賦,為人沉着機敏,寬容和善,精通兵法,練就一身武藝。李詗曾告誡兒子李讓說:“以後做一切事情都應當謹小慎微,不能憑自己的愛憎決定賞罰;更不能親近阿諛奉承的人,疏遠剛直不阿的人;對大權要緊緊抓在自己的手裏,不能被其他人所左右;對下面的意見,應當認真聽取,對部下的毀譽之辭,應當認真分析,仔細辨別;處理訴訟案件時,應慎之又慎,不能造成冤假錯案。從這能不能看到李世民身上的影子。不得不說基因很強大呀。李詗的長子作為太子因病早逝,就由李歆成為西涼第二代君主。李歆在位執法嚴厲,又好大興土木,摒棄父親遺風,不聽母親和忠臣苦勸,伺機攻打北涼,失敗后無顏面對,硬克敵軍,活生生戰死。想來,西涼地少人稀,四面割據。沒有做到因勢利導,對民休養生息,失敗自然是因果的事。李歆的第三子叫李重耳,是李淵的天祖父,西涼國亡而奔劉宋,后又歸後魏(北魏),歷任恆農太守、安南將軍、豫州刺史。一生奔波流離,鏖戰四處。李重耳生了兒子李熙,曾任金門鎮將,領豪傑鎮守武川。李熙的兒子李天錫(一說賜),曾任主管魏國中央司儀警衛部隊的領導。李天錫(賜)的兒子叫李虎,被西魏皇帝任命為八位最高軍事領導人之一,這八位中還有後來的北周開國皇帝宇文泰,瓦崗寨首領李密的曾祖父李弼,三個女兒分別成為北周、隋朝、唐朝三位皇后的獨孤信(一說是劉秀後人,原姓劉)。皇帝賜姓為大野氏。等到宇文泰登基,追封李虎為唐國公,到隋文帝為相國,還複本姓為李。李虎有個兒子排行老三叫李昞,也就是李淵的父親。對雙親很是孝敬,性格內斂,有思想。受父親影響練得一身武藝,善使長槍,攔拿扎槍法功底紮實,舞起來好似蛟龍出水,十幾人近不得身。射箭水平也堪稱一絕,能拉硬功,百步穿錢。十幾歲就能騎上駿馬。后追隨父親南征北戰,戰鬥中幾次保護,深受父親喜歡。東西魏時,兩國經常發生戰爭,他在父親麾下經常參加戰鬥。一次交戰中,西魏少帥宇文覺被東魏高洋打敗,一路拚命逃跑,後邊緊追不放,眼看宇文覺就有生命危險。李昞手疾眼快,搭箭射去,正中高洋左臂,險些落馬,宇文覺因此得救,回朝後升李昞為將軍。西魏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看李昞英勇有為,相貌堂堂,託人向李虎家求婚,將四女兒獨孤氏許配給李昞,婚後他倆夫妻恩愛,相敬如賓。北周建立后,宇文覺坐了皇位,他和李昞成了連襟親家,伽彩常入宮參見姐姐伽蘭。李昞被任命為安州(今湖北安陸)總管,他攜妻上任,妻子伽彩賢淑聰慧,經常給李昞出謀劃策,使他把安州管理得五業興旺,一方平安,很受皇上和大臣們賞識,都誇他治業有方。西魏大統十七年(公元551年),父親李虎去世,李昞世襲了唐國公爵位,加封為柱國大將軍。皇上多次派他領兵攻打北齊,他都能出奇制勝,打敗敵人,凱旋而歸,因此多次受到皇上的封賞,為國家的統一立下汗馬功勞。北周武帝天和三年(公元568年),派李昞帶兵駐守咸陽,以保京城長安的安全。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李昞病故,享年59歲,葬於咸陽。為父去世時,作為小兒子的李淵才6歲。母親是獨孤信的四姑娘,由於不是庶出,在姑娘的時候就覺得相比於姐妹低人一等,所以性格乖戾敏感,伺候的丫鬟都害怕她。原本是要七姑娘嫁給李家,不想工於心機的四姑娘搶了她的未婚夫,只因為李家實力強。七姑娘就嫁給了原本實力不如李家的隋朝開國皇帝。傳說七姑娘也厲害,不允許夫婿楊堅有其他妾妃,楊堅的幾個孩子都是她所生的。我卻不以為然,封建帝制,又是開國皇帝,怎麼會是妻管嚴呢,看來只能說明楊堅深愛妻子且不為昏君,另說七姑娘也是貌美如花。女兒都能嫁到好人家,一定遺傳了父親的容貌,父親俊顏,母親還會差哪去。如此他們的父親不愧被稱為當代第二美男。按史料估算,李淵父親應該比母親大二十幾歲,有了這個小兒子,李昞很是疼愛,即使遠赴安州任職,也願意把李淵帶在身邊,並把他送入當地鄉學接受啟蒙教育,所以除在長安以外,幼年的李淵是在安州(湖北安陸市隸屬孝感市)渡過一段時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