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知行合一

第四十四章 知行合一

何景與楊秉兩人就此事進行了議論,從論先後,知在先論輕重,行為重此事之上去討論如何知與行。

楊秉道:“知行合一”

他的腦海之中出現了這四個字,不過此時的知行合一還有其他的釋義。

何景答:“是出自曾子的《禮記·大學》的知行合一,止於至善嗎?”

《大學》想當初在錢塘時與老師第一次碰面,所考的正是其中內容,他含笑搖了搖頭。

他的記憶力在這世界上稱上一句過目成誦絕對不為過,這些內容他自然是諳熟於心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講理論和實踐要合而為一,不可過分偏重一邊,精益求精,達到最完美的地步。

在如今文壇之中知還包括了求知之義,而行也包含了心理行為之義。

這與他所談的都相悖的,知與行是分離開來的個體,這是如今的大多數人心中對此的解釋與看法。

楊秉如今不在考場之上,面前沒有鴻儒在側於是言談也更加隨心了。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說:“我覺得知與行是同一的,行為的合法性與行為的道德性也是統一的,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何景口中呢喃着:“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文瑜兄是否可以具體說來”

讀書不可將書中的東西當作一成不變的教條這就成了死讀書了,何景並不刻板且楊秉這番話也並非是驚世駭俗的言論,只不過是對於原有命題的引申來說。

楊秉在喝了一口茶水繼續說道:“這世上有一種小人他們口頭大講仁義道德,實則不忠不孝,所以說可以用“行”是來檢驗“知”是否為真,這樣的知是空的”

他所說的小人,乃是指朝堂上的一些清談之士滿口仁義道德,以君子的要求去要求其他人,自己私底下卻是不忠不孝。

不過這番話自然不能說出來,那樣只會被人當作憤世嫉俗的人。

何景覺得這番話如醍醐灌頂,讓他眼前一下子豁然開朗。

他對於楊秉從最初的欽佩到現在的尊重,如這長夜之中的指路明燈。

這樣的評價不可謂不高,在後世有一個叫做朱熹的人會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是將孔子視為照亮世人的燭火。

薪火相傳所傳的就是典籍與文明,而何景覺得自己像是如顏回得到了至聖先師的教誨一樣,在這如死水一樣寂靜的文壇扔出了一顆石子泛起了漣漪。

他激動的不能自已,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在楊秉面前當場行了一個師禮。

楊秉連忙從座位上起身將他扶起說:“何兄,你這是做甚快快起來”

“還請老師收我為徒,傳授您的理論”

楊秉說:“何兄你我年紀相若切莫以師徒相稱,你我之間乃是互相求教”

何景作揖道:“先生”

楊秉見推脫不過也只能任他去了,而接下來的這幾日裏何景的一些提問他都一一回答,甚至引申其意。

兩人的相處方式倒有些亦師亦友,在楊秉看來何景對於讀書的態度將來若是治學也能成就一方大儒的聲名。

這大儒與名士可不同,需要對於經義與文章都有一定造詣。

這東京的繁華讓人目眩神迷,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

私宅庭院猶如園林一樣華美,放眼所見皆是如夢中畫卷上的美景,可那畫卷上的美景如眼前所見卻是少了顏色。

入目所見如一張篇幅極大的畫卷在自己面前鋪展開來,直至人物由靜化動。

一旁的何景說道:“先生也是第一次來東京嗎?”

楊秉頜首點了點頭,周禎倒是故地重遊當初在東京城裏與友人也曾賞花遊樂,在這京城腳下暢談國事,如今再看更顯景緻妍麗。

書生意氣總是喜歡指點江山,年少成名的人心中怎麼會沒有一點傲氣。

這完全是一幅盛世光景,如柳永詩中所云:“月華邊,萬年芳樹起祥煙。帝居壯麗,皇家熙盛,寶運當千。端門清晝,觚稜照日,雙闕中天。太平時、朝野多歡。遍錦街香陌,鈞天歌吹,閬苑神仙。”

這上半闕可謂是道盡了東京汴梁的繁華,觀此景在聯想到這首詩只覺得果真是無一處落差之感。

他曾經也會因為網上一些網拍的圖片還去原地址,想要看看圖片上一樣的美景,可是卻發現卻是兩幅景象。

沒有想到千年前的文字描述比起圖片還要寫實,這舉國上下都是一副歌舞昇平。

可是這樣的繁榮昌盛還能維持多久呢?想到這裏不免感傷了起來,臉上沒有了喜色反而露出了憂容。

青荷與綠珠都是第一次來到東京,她們從出生至今因為楊秉的緣故才知道臨安與東京的景象。

十幾年都是在錢塘對於東京的繁華,也只是通過他人之口的傳述而已。

就連一向成熟穩重的青荷也和綠珠一樣,看着這東京的街道花了眼。

兩人若不是跟在楊秉身邊,早就按耐不住少女的心性了。

她們私底下議論着東京小娘子的妝容如何精緻,她們身上的香如何如何好聞。

而吳六再次回到繁華的東京城也不禁有些感懷,這汴梁大居不易。

只不過來到了東京就能見到許久未曾碰面過的舊友了,想到這裏一向不苟言笑的他也嘴角上揚。

一路走着突然看見了一條船正在逆流通過虹橋整座虹橋沒有橋柱,全是用巨大的木料,凌空構架而成,塗著朱紅的顏料,就像美麗的彩虹降落在人間。

這是清明上河圖中所畫的虹橋吧!不立橋柱,通過橫樑穿插搭置、相互承托的方式,構成整體的拱形結構,具有長虹臨空的外形,所以就稱為“虹橋“,也叫“無腳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時從夢華錄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時從夢華錄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