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進入鳳陽

第747章 進入鳳陽

在路過一片田地時,朱慈烺看到一位穿着錦衣素服的老人,他昂首挺胸站在田地邊。

見到有軍隊到來,老人沒有絲毫緊張,盯着軍隊看半響,然後點點頭轉身繼續看向一片麥田。

無論看氣質還是穿着,此人都不像一般百姓,見老人看着麥田衣服若有所思的模樣,朱慈烺感覺有些面熟,急忙讓隊伍停下。

隊伍停下后,朱慈烺下了馬車,帶着岳洋和沈雲英走向老人。

曹變蛟擔心神武皇帝安全,剛想多派幾個人跟過去,卻被周遇吉攔住:

“不用,一個老人而已,有岳洋和沈姑娘足夠應付,陛下不喜歡虛張聲勢……”

周遇吉跟隨朱慈烺時間最長,他很了解皇帝,皇帝平時身邊就不喜歡太多人跟隨,他自己有自保能力,還有岳洋在身邊,絕對萬無一失!

看到一個年輕公子走來,身邊還跟着兩個侍衛,老人還以為是哪家勛貴後人,當然也不知道是來找他的,因此並未理解朱慈烺。

“老人家,你應該不是農民,為何一直看着田裏小麥出神?”

朱慈烺說話間,已經來到老人身邊。

老人沒有想到年輕人是來和他說話的,當時不禁一愣神,不過很快反應過來,他呵呵一笑,說道:

“本人雖然不是農民,但家族還是有些土地的,前面這塊田以前就是,不過已經分給鄉親們了……”

聽到此人如此說,朱慈烺就知道此人肯定非貴即富,估計土地被分掉心中不爽。

他淡淡一笑道:

“老人家認為土改是否利國利民?”

老人沒有回頭看朱慈烺,點點頭頭只說了兩個字:

“壯舉!”

兩個字雖然很少,卻表達他對土地改革的認可!

朱慈烺總感覺此人有些眼熟,可一直想不起在哪裏見過,於是問道:

“請問老人家尊姓大名,我們是否見過面?”

老人很是詫異,回頭看看朱慈烺,隨後搖搖頭笑道:

“年紀大了,記性不好,沒有什麼印象,本人侯詢,不知公子是哪家勛貴之後!”

“侯詢?怪不得總是感覺有些眼熟……”

侯恂,字大真,號若谷。歸德府人。明萬曆丙辰年進士,授山西道御史。

天啟年間因與閹黨魏忠賢鬥爭,父子三人曾遭罷官,崇禎元年再次啟用任河南道御史,次年任太僕少卿。

崇禎三年任兵部右侍郎督治昌平。

崇禎六年任戶部尚書。

崇禎八年朱慈烺監國時,侯詢還是戶部尚書,朱慈烺用程國祥取代了侯詢,他們在朝堂上見過一面。

侯詢變化不大,所以朱慈烺總感覺他很眼熟。

可兩年多來,朱慈烺變化很大,從一個孩子直接變成少年將軍。

特別御駕親征后,經歷風吹日晒,他和崇禎八年剛走出皇宮的孩子幾乎天差地別,侯詢認不出很正常。

一般皇帝出行都很排場,朱慈烺連個皇帝依仗都沒有,侯詢哪裏能想到眼前之人居然是大明神武皇帝。

早知道是侯詢,朱慈烺就不會過來問話,當初可是他讓侯詢下崗的,頓時感覺有些尷尬。

朱慈烺畢竟還是朱慈烺,既然見到了侯詢,他也沒有必要轉身就走,微微一笑道:

“原來是侯愛卿,不會怪朕當年讓你致仕吧?”

侯詢大吃一驚,急忙上下打量一番眼前少年,這時也感覺好像有些眼熟,再想到剛才那句自稱朕,他急忙就要跪倒拜見:

“草民侯詢,拜見陛下!”

朱慈烺一把扶住他:

“侯大人,荒郊野外無需大禮,快平身!”

侯詢急忙躬身施禮:

“謝陛下,陛下日理萬機,為何來到小小的歸德府?”

朱慈烺當然不會說去江南大土豪劣紳,淡淡笑道:

“當年河南赤壁千里餓殍遍野,朕想知道在土改后,百姓生活如何,所以下鄉巡查而來。”

侯詢知道崇禎皇帝和天啟皇帝從未出過京師,神武皇帝御駕親征后,竟然又悄悄跑到河南來巡查。

看來文官集團日子以後更難過了,幸虧他早就致士返鄉養老……

侯詢急忙再次躬身說道:

“陛下文能治國安邦,武能平定天下,真乃盛世之君也!”

他這句話絕對不是拍馬屁,神武皇帝的功勞擺在那裏,誰敢質疑。

朱慈烺含笑道:

“愛卿過獎,身為大明之君,理應為天下黎民作想,朕想聽聽愛卿對土改的建議!”

侯詢對着四周麥田一揮手道:

“壯舉,草民不知是否有來者,但絕對前無古人,曾經的赤壁千里,此時卻一片碧綠,曾經流民遍地,如今百姓安居樂業,這就是陛下土改之功!”

朱慈烺呵呵一笑:

“不要光給朕歌功頌德,朕把你們土地分給百姓,難道你心裏沒有埋怨朕?朕想聽實話!”

“這……”

侯詢頓時一愣,隨後躬身說道:

“實不相瞞,最初確實不理解,若士紳的優待不見,以後誰還願意入朝為官。可如今草民已知自己想法太自私,百姓有飯吃,何來流寇,百姓安居樂業,才有大明繁華盛世……”

侯詢在商丘有土地八萬畝,當然也有一些土地是別人為了避稅掛靠,最終被分掉近七萬多畝,當時又急又氣差點上吊,兒子侯方域更是氣的罵娘。

現在看到百姓日子好過了,侯詢漸漸解開心結,可侯方域卻氣的離家出走

雖然侯詢家族現在還有萬畝土地,可都是他祖上傳下來的,他在戶部尚書位置上還算清廉。

朱慈烺用程國祥,主要程國祥是鐵公雞,他真的是一文不貪,戶部其他官員也不敢亂來。

又和侯詢閑談一會,朱慈烺回到馬車上,隊伍再次開始繼續南下……

看着威風凜凜整齊的隊伍繼續南下,侯詢突然笑了:

“謠傳,都是謠傳,神武皇帝如此親民,哪裏像傳言中的小煞星,分明是盛世之君……”

……

三天後,南下隊伍來到信陽州光州縣,渡過小潢河向東五十里停下休息,這裏就是後世潢川縣,朱慈烺穿越前的家鄉。

此地向東再走一天的路程,即將進入鳳陽府六安州地界。

上次剿匪朱慈烺曾經來過此地,縣城很小,人口也不多,城外幾乎是一片荒蕪。

此時這裏景象與河南其他地方略有不同,因為靠近湖北省,小麥已經開始收割,接下來要種植水稻。

路上和田地里農忙的百姓很多,看到有軍隊到來,不少人都停下手中活看向護國軍將士。

朱慈烺也很奇怪,光州應該沒有如此多人口,為何此時人流明顯比以前增多。

“岳洋,去打聽一下,為何光州人口增多如此明顯,注意口氣!”

“遵旨!”

岳洋領旨,立即向一個人多的地方走去,胡寶見狀急忙笑道:

“皇爺,奴婢和岳大人一起去?”

朱慈烺微笑點點頭:

“去吧!”

“謝皇爺!”

胡寶聞言立即露出笑容,急忙屁顛屁顛追上岳洋……

別看一個是錦衣衛高官,一個是乾清宮小太監,可岳洋和胡寶關係很好,可能是曾經一起扛過ak47共同抗敵的原因……

半柱香時間,岳洋和胡寶回來,岳洋拱手回稟:

“皇爺,此地距離鳳陽府六安州不遠,因為鳳陽府還未土改,很多沒有土地的百姓,為了吃口飯,他們來河南幫助收割小麥和插秧……”

河南在分土地后,一家人至少三十畝田地,肯定是夠吃了,有人免費幫忙只為一頓飯,河南百姓應該不會拒絕。

“這樣也好,至少他們暫時不會餓死……”

到了這裏,朱慈烺輕易不會單獨外出,因為前面不遠即是鳳陽府轄區,不能排除有人為了土地暗殺他。

雖然朱慈烺不怕,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可不想還未好好享受就出現意外,至少要把男兒身先破了……

一夜無話,第二日繼續南下,天黑之前進入六安州境內,朱慈烺四下觀望,頓時眉頭就皺起來。

一河之隔,完全兩個世界,本該一片繁忙景象的六安州,此時卻是一片荒蕪……

土地幾乎都是裸露的,田地里看不到幾顆小麥,時不時能看到流民越境進入河南地界。

儘管很不爽,身為大明皇帝,朱慈烺不可能在六安州住下開始土改。

在六安州住一夜,第二日一早,大軍開始繼續前行,兩日後大軍距離鳳陽還有十幾里。

在鳳陽城十裡外,旌旗飄展,人山人海,數百名名官員和大量士紳百姓們在此迎駕。

為首之人是戶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巡撫鳳陽兼理海防馬士英、鳳陽守備太監王裕民、鳳陽總兵官楊御蕃,還有十府巡撫張國維……

在他們幾人身後,則是南直隸附近各府各州官員……

崇禎七年時,流寇橫行中原,為了穩定以南京為中心的大後方,保證漕運暢通與軍需物資供應。

崇禎任命張國維為右僉都御史兼十府巡撫。

這十府是大明最為富庶的地區,也是大明的龍興之地,更是大明軍用物資與兵員的主要供應地。

張國維臨危受命,駐節蘇州,上任後事事親為,巡視農田,狠抓水利建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張國維對平亂的事情十分上心,經常親自勸說江南的富戶巨商,勛戚豪門,讓他們支助錢糧物資。

在嚴防截堵下,張獻忠等流寇在安慶沒討到任何好處,只能灰溜溜的駐紮在桐城。

參將潘可大追到桐城擊潰了流寇,流寇從桐城向周邊逃竄。

逃跑途中又被廬州、鳳陽兩地的軍隊阻攔,流寇被迫又逃回了桐城。

在桐城周圍劫掠,史可法與潘可大率軍圍剿,流寇敗走廬江,史可法與左良玉又在楓香驛將之擊敗。

聽說廬州被圍,史可法張國維又連忙坐鎮廬州,指揮防禦。

后聞拓先齡北上偷襲宿州,張獻忠又撤兵過江了……

當然,此事已經過去幾年,現在張獻忠他們早就死翹翹,張國維被朱慈烺任命為南京兵部尚書。

後來李定國,高一功,劉國能又分別在江南混的風生水起,讓張國維無能為力。

好在神武皇帝最近招降了劉國能和高一功,李定國也撤到台州。

張國維終於可以安心了,得知神武皇帝南下第一站可能是鳳陽后,他立即拍馬趕過來迎接聖駕……

看到神武皇帝來到,他們急忙跪下拜見:

“臣,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拜見聖上!”

“臣,鳳陽巡撫馬士英,拜見陛下!”

…………

神武皇帝朱慈烺已經在馬車上換上龍袍,看到一眾官員拜見,他一揮手:

“免禮平身!”

“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

見禮完畢,他們紛紛看向護國軍將士,都感覺眼前軍隊絕對是一支勁旅。

軍士們軍容整肅,隊列齊整,昂首挺胸站如松,一個彎腰哈背的都沒有。

更讓人震驚的是,上萬人竟無一絲喧鬧之聲,顯然是軍紀嚴眀之師。

“果然都是精銳之兵,怪不得能輕鬆平定建奴和韃子……”

張國維和馬士英等人不禁有些動容了。

不過朱慈烺並未給他們好臉色……

張國維雖然是歷史上正直、廉潔、以身殉國的大忠臣。

但他們現在代表的是江南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尊敬歸尊敬,治國歸治國,二者一碼歸一碼。

不可因私廢公,若是張國維和馬士英敢給他使絆子,朱慈烺不介意先除掉他們。

眾人在寒喧了一番之後,便陪駕進入了鳳陽城。

鳳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鄉,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全國調集了數萬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等。

以南京城為藍本在鳳陽營建中都,建置城池宮闕也按照京師的規制。

中都建有宮闕、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兵馬指揮司分司等衙門……

還有萬歲山、社稷、太廟、欽天監等,連承天門、午門、玄武門、東華門什麼的都有,幾乎就是按照京師建造的。

後來造了一半就停工了,停建中都后,中都沒有當做京師,被定為大明陪都。

朱元璋要求皇子宗室每年要到鳳陽曆練、練兵。

從南京到鳳陽的三百多里路程,至少三分之一要步行,不準騎乘。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后,北京距鳳陽遙遠,就不再像洪武年間那樣經常派皇子到中都生活居住,這裏的宮殿也逐漸荒廢。

崇禎八年的一場災難,更是讓中都鳳陽毀於一旦,各種建築遭到了流寇毀滅性的燒毀,只有幾座宮殿倖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747章 進入鳳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