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亂世能臣
()羊枯何許人也?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儀之邦。泱泱大國,音樂自然不可或缺。其中尤以四大名琴最為出名:分別為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以及蔡邕的“焦尾”。
琴以人名,而人又以琴為知己。這裏要說的是最後一把“焦尾”。據傳蔡邕一次經過吳地,恰遇一樵夫焚木煮飯,蔡邕聽到木材燃燒的聲音,認定這是一塊奇木,於是請人做成琴,聲音果然及其優美,因琴尾有燒焦的痕迹,故名之曰“焦尾”。
至於蔡邕痛哭董卓得罪王允等政治事件在此不予評說。正史有記載,大音樂家,書法家,畫家,文學家蔡邕。蔡邕膝下有二女,長女蔡琰,又名文姬。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此乃大才女一枚,要不怎能勾得一代梟雄曹cao心旌蕩漾。曹cao一生閱女無數(兒子就有25個),獨獨對此女至死不渝。在1987年國際天文組織正式公佈的水星環形山名字中,其中一個就是“蔡琰環形山”。扯得有點遠了。
蔡文姬還有個妹妹,蔡氏(抱歉,筆者實在沒能找到其名字)。蔡氏嫁給了當時的上黨(今山西長治)太守。蔡氏生了一對龍鳳胎,女兒羊徽瑜(司馬師老婆),兒子羊枯。
羊枯有倆媽,上面提到的是后媽,還有一前媽(老爸前妻)孔氏(名字無從考證),孔氏的父親是孔融。
繞了一大圈,相信大家對羊枯的身份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蔡邕和孔融的共同外孫,蔡文姬外甥,當朝太后胞弟,皇帝舅舅,最不爭氣的老爸還是太守(一郡最高長官,相當於省委書記)
羊枯,公元221年生,小夥子不僅家世顯赫,長得也很帥(身長七尺三寸,美鬚眉,善談論)。很快被夏侯威相中了,並且將侄女許配給了他(不是自己的不心疼)。於是,羊枯又多了個岳父,夏侯霸,順便賺了個爺爺,夏侯淵。
傳說羊枯十二歲那年曾和叔父羊耽游汶水,遇到一位白鬍子老頭,老爺爺說道,“這孩子相貌不凡,在六十歲之前一定能立下大功。”老人說完便沒了蹤影,飄飄乎仙人。
後來,因為岳父夏侯霸被迫降蜀以及母親去世的原因,羊枯開始以修道之人自居,這一道就是十幾年,(這段時間正值曹cao和司馬氏爭權奪勢的高峰期,羊枯和雙方都有姻親關係,只好迴避了)直到魏文帝曹丕徵召。
羊枯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生在咸寧元年(公元275年)。司馬炎任命羊枯為征南大將軍。兩漢三國時期,關於將軍的稱謂有着很明確的規定:
大將軍(最高軍事長官);鎮軍大將軍(不常設,地位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位列三公,司馬懿即此職);車騎將軍(位比上卿,掌管京城禁軍);衛將軍(正二品,次於上三者);輔國將軍(節制四鎮將軍);“四征”將軍(征南,征北,征東,征西將軍,第二品);“四鎮”將軍(低於“四征”將軍,正二品)。
其中資歷比較高的在將軍前加“大”字,如羊枯就是征南大將軍。後面還有左將軍,右將軍,中護軍等等,在此不一一解釋。大概跟我們今天的軍銜制度相當,可比後者要亂得多,其節制關係也不是絕對的。比如車騎將軍某些情況下比大將軍權力還大…麻煩吧?
總之,我們只需知道一點就行了:羊枯征南大將軍的職位很高很高。
上任之初,羊枯先上表分析了敵我雙方情況對比,大意如下,
第一,晉已掃滅西蜀,吳蜀唇齒關係已不存在,吳軍不再有援軍;第二,吳國經常挑起事端,嚴重威脅到晉南部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第三,孫皓暴虐,國內怨聲載道,上下離心,而陛下寬厚仁慈,民心所向;第四,吳國北依長江,戰線長達千里,一旦我軍突破一地,吳軍將尾不能相顧;第五,此時我大晉兵勢正盛,宜果斷出擊。
司馬炎表示贊成,可問題是,西北邊界的青州和秦州的胡人怎麼辦?
羊枯再一次展現了他的遠見卓識;“平定吳地,胡人自散矣。”
因為他深信,平定吳地用不了多長時間。隨後他提出了具體作戰方案:
梁益二州軍隊東下;荊楚之眾逼江陵;豫州兵馬出夏口;徐揚青兗諸軍會師秣陵。吳軍必分兵抵抗,彼時兵力會捉襟見肘,趁機突破一處,則吳軍將尾不能相顧,再各個擊破之。
jīng辟!羊枯不愧為西晉第一戰略家。
此作戰方案即為賈充等人滅吳的戰略方針。戰事展不出羊枯計策之右!
但羊枯並沒有急於出兵,他還有些準備工作要做,以確保把晉軍的損失降至最低。
羊枯先布了一道命令:軍中凡是想投吳軍的,可自行離去。而後羊枯廣開學校,展生產,大有改行從政之意。
對面的6亢(6遜之子)納悶了,這小子到底想幹嘛?不開打鐵鋪反倒開學校,士兵不打仗改種地了。
這一年生了一段很奇怪的小插曲。距襄陽七百餘里的地方有個小城,石城,其太守經常犯邊,羊枯很生氣,然後莫名其妙的制服了對方,使後者直接放棄石城!守卒沒沒仗可打,便集體轉行做了農民,硬是開墾出八百多頃田地。
《晉書》記載:“吳石城太守距襄陽七百餘里,每為邊害,枯患之,竟以詭計,令吳罷守…”羊枯到底用了什麼“詭計”,史書沒記載,我們也不得而知。
可羊枯為何不對建業略施“詭計”呢?(笑笑)
6亢到底沒乃父之才,時間一長,逐漸鬆懈下來。直到一封信送入6亢帥帳:
“吾軍將明rì攻城,約定擂鼓三通為號,望君提前做好準備!”
“雕蟲小技!”6亢把信揉作一團,隨手扔進大帳zhongyang熊熊燃燒的炭盆里,然後本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爬上了城牆。
第二天,晉軍的行軍策略果如信上所言,吳軍失利,險要之處亦不見晉伏兵。
6亢大駭。
之後生的兩件事,使6亢徹底放下了jǐng惕之心。
吳將陳尚,潘景攻晉,未果,被殺。羊枯盛讚二將氣節並厚斂,其子弟前來迎喪,羊枯以禮相待,歸之。
吳將鄧香劫掠夏口,被擒,羊枯寬宥之,香感其恩德,遣眾歸降。
夏秋吳地多瘴氣,6亢不幸染疾,羊枯送來草藥,6亢想都沒想便吃了下去。6亢病好后,讓人給羊枯送去了一封感謝信,順便捎上幾壇美酒。
邊境線上奇怪的一幕就此生了,有點類似二戰時期英法對德宣而不戰的景象,晉軍烤肉串,順便吆喝對面的吳軍兄弟來兩塊;吳軍盔甲壞了,找晉軍的鐵匠補補.。吳地多名勝,想必晉軍組個團來個吳地七rì游也是可以的,運氣好的,說不定還能帶回一吳地美女做老婆。
多麼美好啊!
因為戰爭過,所以明白和平的可貴;因為經歷過和平,所以了解戰爭的可怕。國與國之間的互相攻訐殺伐,不就是為了得到和平的局面嗎?
可現在就是和平。
司馬炎和孫皓真的應該來前線看看,吃上一塊烤肉,干一杯美酒,不勝過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嗎?
事情做到這個份上,傻子都能猜出羊枯的真正意圖,糖衣炮彈往往是最具殺傷力的。
不過後人有理由相信,6亢寧願冒着通敵的危險來享受這暫時的安寧——即便他猜出了羊枯的用心不良。
古書中有個成語“文人相輕”說的是文人之間互相輕視;但還有“英雄惜英雄”的說法,武將沒有那麼多的心機。手下的將士不再流血犧牲便是他們最大的心愿。
但這種用信義鑄就的和平並沒有維持多久。
因為羊枯病了,需要返回洛陽治病,畢竟國都的醫療條件會高些。
不過他回來的很不是時候。當他乘車到達洛陽城門時,他看到了一副場面,長長的送殯隊伍從內宮一直延續到城門,靈車上立着一塊大大的牌位,白底黑字,令他看得分外真切。
“章獻太后之靈位”
羊枯於不久前得到了姐姐去世的消息,只是那時正領兵在外,無暇東歸。姐弟倆終究沒能見上最後一面。而現在姐姐,這個世上最親的人竟要永永遠遠地離他而去!
此情此景,讓人情何以堪!
一番慟哭之後,羊枯病逝加重(哀慟至篤)。以致武帝召見時,不得已乘輦入殿。
掙扎着陳述完伐吳之策,羊枯長出一口氣。他只能為大晉盡忠到此了!
而司馬炎還想讓羊枯卧榻指揮軍隊!在反映出武帝對他信任的同時也暴露出統治階層的貪得無厭:生是大晉人,死是大晉魂。
羊枯接下來的回答可謂蕩氣迴腸(任何翻譯都比不上這段原話鏗鏘有力):“取吳不必須臣自行,但既平之後,當勞聖慮耳。功名之際,臣所不敢居。若事了,當有所付授,願審擇其人。”
公元278年,羊枯病逝,享年58歲。
之後,杜預代羊枯伐吳。
至於具體的伐吳過程,可用秋風掃落葉來形容,江陵,夏口,武昌依次攻克,建業很快近在眼前。
孫皓驚悉晉軍南下,膽都嚇破了,立刻令丞相張悌指揮丹陽太守沈瑩,護軍孫震,副軍師諸葛靚(jing)引軍三萬,過長江迎敵,為王渾所破,以身殉國。諸葛靚受詔去洛陽,因為父親諸葛誕(被司馬胡奮滅三族)的緣故,終身沒有做官。
孫皓又命孫象率一萬水軍抵抗晉軍,不料剛看到晉軍的旗幟便趕緊投降了。
大勢已去,孫皓雙手反綁,車載棺木,向晉軍請降。一代君王,竟落得如此下場。
公元28o年,晉統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