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原文】老君日: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釋義】大道沒有形象,天地得以生育;大道沒有情感,日月得以運行;大道沒有名稱萬物得以長養。

【原文】吾不知其名,強名日道。

【釋義】我不知其以何為名,勉強命名為“道”。

【原文】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釋義】大道之分,有清與濁、動與靜之別。

【原文】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釋義】天為清,地為濁;天為動,地為靜。男為清,女為濁;男為動,女為靜。

【原文】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釋義】降者生也,本者始也;流者死也,末者終也。生之始為清,死之終為濁。從生到死,即由清至濁;從始到終,即自靜而動。

【原文】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釋義】天為清,地為靜。人能常清常靜,自然合乎天地。如此則天地之炁,皆可歸於我身。

【原文】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奉之。

【釋義】吾人元神,本來清純,可是往往被心念攪擾;吾人本心,原來貞靜,可是往往被慾望牽纏。

【原文】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釋義】為了獲得清靜就要修正自己的心念和慾望。經常消除自己的慾望,自然本心貞靜;經常澄清自己的心念,自然無神清純。

【原文】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釋義】自然能夠去掉“六欲”、“三毒”。六欲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慾望,眼欲視則肝炁漏泄於外,耳欲聽則腎炁漏泄於外,鼻欲嗅則肺炁漏泄於外,舌欲嘗則脾炁漏泄於外,意欲思則心炁漏泄於外,身欲動則體炁漏泄於外。三毒指三屍陰神,居於人身尾間、夾脊、玉枕三關,皆屬陰氣閉鎖,阻塞吾人修鍊之路。六欲、三毒皆為障道之魔,只有遣其欲、澄其心,才能降服魔障,清靜修真。

【原文】所以不能者,為心末澄、欲未遣也。

【釋義】所以不能降服六欲、三毒之魔障,乃是因為心念未澄、慾望未遣的緣故。

【原文】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

【釋義】能夠遺欲澄心的人就能產生這樣的效驗:往內觀看自己的本心本心歸於虛無;往外觀看自已的形體形體歸於虛無;往遠觀看周圍的物象,物象歸於虛無。明白了內在本心、外在形體和周圈物象三者的虛無狀態,則一切皆歸於空空洞洞。

【原文】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釋義】以空空洞洞之心進一步觀之,則空空洞洞亦無形象可言仍是空空洞洞,而歸於虛無;空空洞洞既歸於虛無,虛無亦須歸於虛無,而無虛無之象;虛無既歸於虛無,則吾人本心元神湛然澄徹,常處清寂;澄徹清寂而不滯於澄徹清寂則慾望豈可能夠產生?慾望既不能夠產生自然就是真正清靜此即道家之“清靜心”。

【原文】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釋義】用以上修持之清靜心,再去應和萬物而能依然保持清靜則謂之“真常”。如此真常,

則自然保持清靜本性。真常之中,應和萬物,而能常常保持清靜不動,自然就是常清常靜了。

【原文】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釋義】如此常清常靜,漸漸合於真道。既然合於真道,即可名為得道。雖然名為得道,其實並未得到什麼。因為大道無形無象,得道之後還是沒有形象可言。但是為了教化眾生,所以名為得道。能夠領悟這一道理的人就可以傳授聖道。

【原文】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着之者,不明道德。

【釋義】上士、上德指修道的人,下土、下德指失道的人。上士之人與世無爭,順應自然;下土之人爭強好勝,許逆自然。上德之人淡泊名利不以有德自居;下德之人執着求德,自以有德標榜。執着求德之人,其實並不真正明白道德的真諦。

【原文】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着萬物;既着萬物,即生貪求;既生食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使道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釋義】眾生,指人們。人們之所以不能得到真道,因為存在違背自然的妄求之心;既然有了妄求之心,就會驚擾自己的本性元神;既然驚擾本性元神就會迷戀於外在物象;既然迷戀於外在物象,就會產生貪求之心;既然產生貪求之心,就是一切煩惱的根源。煩惱和安想,使人們的身心憂愁苦惱。於是遭受渾濁玷辱,迷失自然本性流浪於生死之中,自心不能做主。如此常常沉淪於苦海之內永遠失去真正大道。

【原文】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釋義】真正常在之大道,能夠領悟的人自可得道。悟得大道的人自然就是常清常靜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吾道漫漫明心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吾道漫漫明心路
上一章下一章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