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風凋碧樹
昨夜一場春雨,窗外樹葉雨水微動,不時向下滾落水滴,青磚上的水漬尚未乾透,侍女微微低頭,手捧經文,步履生蓮,避雨而行。
輕推木門,一股淡淡的檀香撲面,敲打木魚的聲音低沉不絕,隱隱傳來一陣低啞的誦經聲。聞此,侍女不禁放緩呼吸,減慢腳步,繞過迴環屏風,九曲書架,一抹倩影映入眼帘。
室內微暗,九十九根長生燭燈火搖曳,映照出書案上一尊笑盈盈的金制大佛,一女子身姿消瘦,跪於蒲墊之上,雙目輕閉,左手佛珠輕捻,右手敲打木魚,薄唇翕動,誦經聲不絕。
女子極瘦,身着淡青色僧袍,項間掛了一個玉制長命鎖,佛珠在她蒼白削細的指尖滾動,隱隱有不勝之態。
聽到侍女刻意放緩的腳步聲,她輕抬雙眼,雙睫撲扇,一雙眸子清清冷冷,無悲無喜,分明正值芳齡,卻似垂垂隱士,如案台上供奉的大佛,人間紛亂似乎半點不入眼。
不等侍女行禮,元福卿跪着身子不動,只輕放下敲打木魚的小木錘,右手伸手接過侍女手捧着着的經文。
燈火燭影下,蒼白指尖泛着瑩瑩白光,經書年久而色淡黃,在她手上被輕輕翻動。
侍女不敢出聲打擾,只站在元福卿身後,微微低頭,雙手合十做禮佛狀。
半晌,元福卿合上經書,將經書小心放置在書案上,發出輕微響聲。聞聲,侍女立馬小步到她身側,扶起這具消瘦身體。
許是跪坐久了,陡然站起,眼前一陣發黑,元福卿感覺雙腿無力,隨即身子搖晃,緊閉雙眼,侍女手上一緊,忙撐住她,“郡主……”侍女擔憂的聲音傳來。
不過三四秒,她穩住身子,輕輕搖頭:“無礙”,聲音如清泉擊石,卻亦能發現聲線之下的氣力不足。
已是春日,屋內卻還燃着品質極佳的銀花炭,銅盆里火焰跳躍,熱氣熏得侍女有些燥熱。
侍女連忙扶着她半躺在貴妃榻上,沏了一杯清茶,忙遞到她手上。
元福卿接過茶杯,用茶蓋輕刮茶湯,薄唇微抿。
緩了一口氣,而後淡淡道:“你去取經文,方丈可有何交代?”
前朝興盛佛法,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皆是信徒。
《辨非經》是前朝高僧善熙奉命前往佛國天竺求取,歷經千山萬水終於將佛經帶回宮中,可還未等他將佛經拓印流傳,昭國開國皇帝便率軍入關進宮,自此宮內外軍隊紛戰,大量珍貴文物在此時遺失。新朝建立,皇帝也極力尋回當年文物,但《辨非經》卻在那場戰爭中被毀,世人皆嘆惋惜。
恰巧數月之前,自天竺來的高僧恃空佛子派弟子先攜經書七十二卷作為禮物呈給昭國,國主大喜,當即將《辨非經》賜給空明寺,方丈得到經書,立即命弟子傳抄紛發。
元福卿自幼年侍奉於佛前,也暗中搜尋經書數年無獲,不久前拿到了僧彌傳抄的經書,只是時過境遷,天竺文字更變,傳抄的僧彌不解,書文漏洞不少,元福卿便等待主持研習數月後派侍女前往問尋,瞻研原本。
侍女名喚自心,自心聽到元福卿的話,回憶片刻,道:“回郡主,慧明方丈只說天竺文字變更,他遍查資料,雖譯了一些,卻仍有一些文字不清,謁句不解,郡主可先閱經,若不解之處,待過幾日佛子入住空明寺,可一起探討。”
佛子恃空入住空明寺?
天竺是佛國,全民信佛,佛子地位尊崇,如今的各國佛教以天竺為尊,天竺又以無方宗為尊。佛子恃空年少成才,年紀雖小卻極具慧根,已著經文,四下開展講壇,宣揚佛法,若是不出意外,應該是下一任無方總掌門,在天竺聲望極高。
此番來昭國,一是奉掌門之令迎回宗門秘寶“悟迦洛”二是入世修行,宣揚佛法。
“悟迦洛”是佛教用語,意為“救眾生之不二法門。”是佛教徒修行所追尋的最終奧義。
可佛教秘寶“悟迦洛”又怎麼會流落到千里之外的昭國?
佛子到來,於昭國的佛教信徒而言,自然是能藉此熟悉佛經的天大好事,只怕屆時要出現萬人涌巷見佛子的盛況。
空明寺是昭國國寺,佛子居住在這,倒也是意料之中,這些日子,空明寺也是有的忙。
想到這裏,元福卿抬頭看到書案上泛黃的經書,問道:“可知佛子今至何處?”
自心聞言,脊背半彎,向元福卿湊近一些,壓着聲音低語說:“西邊傳來消息,佛子昨日傍晚已向羌柳城遞交文書,昨夜歇在驛站,今晨雞鳴便整頓出發,不出七日便能抵達京城。”
“可有異動?”
自心斟酌着語句,在心中略微思索片刻,回答道:“天竺一行人並無異樣,只是周邊百姓得知佛子要來昭國,早早地做禮衣,增香爐,在佛子進京一路上駐留……這些日子,那些個產香爐禮衣的鋪子倒是生意極好。”
元福卿聽着不由輕笑,這一笑,竟牽連的有些咳嗽,自心連忙輕拍她消瘦的脊樑,只一會兒,元福卿便平順下來。
她緩聲道:“佛子入京,各方勢力只怕都要行動了,去傳我令,把蓮宜調回京,由妙青暫代西疆事務。”
“是。”
自心應了一句,行禮后便匆匆退下。
隨即便傳來一陣木門輕輕閉合的聲音。
壓抑着的咳嗽聲響起,聲音卻猶如垂垂老者的油盡燈枯之相,似乎要在生命的最後關頭響亮一回。
許久,咳嗽聲暫停。
元福卿輕輕放下捂住嘴巴的帕子,只見棉麻的帕子上有一塊刺眼的鮮紅。她只是熟練的將染血的帕子丟在燃着銀花炭的銅盆里。
一縷輕煙升起。
元福卿又看了一會經書,撐着身子站在窗前。
本是殘破之身,搖搖欲墜卻仍堅守着不動。
窗外涼風陣陣,經過一夜風雨的樹枝隨風搖曳,一陣雨水落在青石磚上,無不昭顯着冬日已去,春日將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