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別死了
擺平了一場爭鬥,傅津川這邊正待回去接着看着自己的攤子怎麼樣了,迎面卻正好看見那錦衣公子打扮的少女,搖着扇子,清雅俊秀,有一股難以言說的靈動之氣。
“兕子?你怎麼在這?什麼時候來的”
少女戲謔道:“我若是不來,還不知道你傅盟主居然如此威風,失敬失敬啊。”
幾個扈從看着來人,嘴裏忍着笑,躬身行禮道:“見過殿下。”
傅津川有些得意道,“都是玩鬧罷了,不值一提,行了你們去把攤子給我收了,我跟兕子轉轉,回去告訴我阿耶,我晚點回家。”
被幾個護衛稱作殿下,而傅津川稱為兕子的少女正是城陽公主趙元殊,同時也是傅津川的沒過門的媳婦兒。
城陽公主是先皇武宗之女,生的姿容絕世,更兼天資聰穎,還是個難得的武道天才。
用城陽公主的劍術老師,著名劍術大師公孫芳的話說,那就是天生劍胚,有劍仙之資。
武宗皇帝無子,崩逝後傳位給了兄弟,也就是當今天子,道君皇帝。
兩人兄弟情深,所以對於兄長留下的孤女,道君皇帝是百般疼愛,受寵程度甚至遠超一眾皇子皇女。
英國公與兩代天子都是私交甚厚,傅津川又是太子殿下的伴讀,長去宮中,跟城陽公主自幼相識,算得上是青梅竹馬。故而傅津川早早就內定為城陽公主的未婚夫婿。
甚至婚書都已經換過了,只是年初才發明旨。
所以他可以直呼公主的小名“兕子”。
這個稱呼,出了皇宮,大概也就傅三郎敢大咧咧的當眾叫一聲。
“我說你今天怎麼跑到相國寺來了?你不是不信佛嗎?”
被稱為兕子的少女拿出一個平安符,然後拋給傅津川。
“國公要出鎮河西了。”
傅津川伸手接過,“你說什麼?是我阿耶要去河西了。那這個是你特意給我求得?”
“順便罷了。”趙元殊白了他一眼,然後口不對心的說道。
女孩子嗎,總是有些驕傲的。即便是專程為了某人做些什麼,嘴上也只肯說是順便。
“謝了啊。”傅津川將平安符掛在腰帶上。
“你最近很窮嗎?”
兩人並肩而行,身後幾個皇城司的護衛和宮裏的內侍都做尋常裝扮,落後幾步保持安全的距離,讓兩人說話。
傅津川聽完之後愣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還行啊,光是各大幫派的孝敬和我三郎會的生意抽成,我每天的進賬大概是幾十貫左右吧,前段時間買了幾匹馬,又找人打了兩幅甲胄,現在手頭還有大概幾千貫錢吧。”
“幾千貫?那你為何還要去擺個攤子,用拉弓的彩頭去賺錢?”趙元殊還以為他是窮的,還想着要不要接濟他一下,想不到這人居然這麼有錢。
趙元殊還記得開國名將李文鎮平滅南漢,滅國之功,太祖皇帝為了酬功不過賞賜給他五十萬錢,也就是五百貫。
而傅津川居然有幾千貫,在上京城絕對算是富家翁了。
“這你就不懂了,我在哪擺攤子就不是為了錢。”
傅津川一臉故作高深的道。
趙元殊愣了一下,然後靈機一動,“我知道了,你是為了找能把弓拉開的人。你那張七石弓能拉開的,必然是氣力極好的練家子,同時還缺錢的,因為不缺錢的高手又不會去這種地方,五十貫錢給出去正好就當招攬門下了。”
“.......”
趙元殊看着傅津川呆愣住了,不禁露出一抹輕笑,“被我說中了吧。”
“兕子啊,伱能不能裝的笨一點啊。看破不說破嘛。”
傅津川嘆了口氣道:“果然,我娘說論起聰慧,五個我也不及你。”
趙元殊聽完了很得意的道:“其實你已經很聰明了,還知道用這種法子來招攬門客。”
傅津川道:“不過是隨手為之罷了。從這攤子擺起來一年有餘,也就寥寥幾個人拉開這弓,適合招攬的也就一個人,倒是錢賺了不少。”
“你那些個扈從,整日跟你遊盪,除了射獵的時候能露露面,就是在這市井中廝混,這次去西北倒是能有用武之地。”
傅津川到:“這是自然,不然我招攬他們做什麼?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嘛。”
兩人一路說著話,不緊不慢的一路走着,也不乘車騎馬,等到太陽落山的時候,正好走到了朱雀門前龍津橋,自橋南望去,當街全都是買各式小吃的,這也是上京城出了名的州橋夜市。
曹家鋪子的烤肉和干鋪,還有熏醬雞鴨鵝兔,林記的麻豆腐、細粉、素簽、砂糖冰冷雪丸子。
鄭家老鋪的油餅和芝麻燒餅,田齋的栗子糕、香糖果子、越梅...基本每份都是十幾文錢上下,是上京城無論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都喜歡吃的零食雜嚼。
夜市上人聲鼎沸,來來往往的都喜歡在這買些吃食,要麼邊走邊吃,要麼買了一份帶回家去給家中頑童。
還有些人喜歡在這買些吃食,然後去不遠處的瓦舍裏面看戲聽說書。
小時候傅津川常在這裏買些吃食,帶去宮裏給趙元殊,弄得一眾皇子公主都眼紅不已。
等到趙元殊能隨意出宮了,就老讓傅津川帶她來這裏。那時候兩人常常在這裏買一堆吃食,帶着去東家樓街巷,那邊是上京城出了名的戲園瓦舍的聚集地,有大小勾欄五十餘坐,唱戲的說書的都有,常常一趟就是一小天。
最近幾年傅津川整日除了習武就是在市井遊盪,兩人倒是有一段時間沒一起來逛夜市了。
趙元殊左手中拿着一串素丸子,右手還拿着一個羊肉包子,一邊吃着一邊還指着各種吃食念叨着:“我要這個”
“那個我也要。”
“這個給我包上帶回去。”
...
幾個皇城司的高手和大內侍衛這時候無一倖免,各個都拿着一堆吃食,除了一位姓蕭的老宦官,什麼也沒提,看着昏昏沉沉的樣子,眼睛卻偶爾打量着路過趙元殊身邊的行人。
傅津川這邊手裏拿着一張燒餅,裏面夾着烤肉,這是他自己發明個的獨特吃法。跟在趙元殊的身邊,她買完了東西,他負責付賬。
陪着吃了一路的趙元殊回到宮城大門前的時候,已經是很晚了,宮城裏都點着燈了,在過一會估計宮門就要落鎖了。
一般的皇子就算出門,也沒有人敢在這個時間才回宮,從這小事就知道這位城陽公主在陛下面前有多雍容。
“要不你別去了。”趙元殊一展摺扇,輕描淡寫的說道,彷彿隨口一說。
傅津川聽后愣了一下,然後沒說話,只是搖搖頭。
趙元殊也沒在說什麼,她知道他自幼習武,小時候就說過“當引十萬兵橫行漠北”的豪言壯語,現在父親出鎮邊地,想要勸他留在上京城,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看着那張熟悉的臉,然後猛地轉身往前走了幾步然後又停下。
她長出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語氣變得跟平時一樣,“你別死了。”
“啊?”
“我說你別死了。”
“...哦。”
沒有依依不捨,兩人就此分別。
那句“你別死了”怎麼聽起來都不想是少女送別未婚夫婿的話。
但傅津川聽完了卻笑着回了家,然後回家挨了一頓家法。
第二日,“忠義三郎”大宴“上京群雄”,說自己將往河西戍邊,倒是有不少身手不錯的上京大豪願意追隨,一時間傳為佳話。
三日後,英國公傅懋修出京前往河西道,上京城中的三品以上官員,以及諸多宗室勛貴,送行至望京驛,把酒話別。
戶部判官陳文軒還做了一首“送傅將軍之任河西”
一時間名傳上京。
出了上京地界,傅津川帶着自己的幾十號扈從,行走在隊伍的最前方,一路上縱馬高歌,好不暢快。
“三郎,家主讓你過去。”
一聲傳召,傅津川折返至隊伍中間,上了父親乘坐的寬大馬車。
“阿耶,你喚我。”
傅津川盤腿坐下,喝了一口水然後問道。
正在看一份公文的傅懋修指着桌子上的一張紙,上面寥寥幾十個字,傅津川心領神會拿起來仔細看了起來。
半晌,傅懋修放下公文,然後問道:“怎麼樣,看出點什麼?”
“阿耶,這青唐人應當是在沙洲城有內應,不然怎麼也不至於三日破城,我雖然沒去過沙洲城,但是想來河西重鎮,武備想來不會如此不堪。我猜測應該是買通了胡商作為內應,然後裏應外合打開城門。”
傅津川雖然只有十六歲,但家中世代為將,自幼熟讀兵書,老祖宗的行軍手札以及戰後復盤的密檔看的多了,所以只憑藉幾十字的戰報,就能發現很多端倪。
“倒是有些長進。那我問你,這次為何是我擔任河西節度使,而不是定國公馮老將軍。”
傅懋修繼續考校道。
傅津川想都沒想,脫口而出道:“自然是因為上京城離不了馮老將軍坐鎮,河西震動,北邊的燕藩怕不是要動些不該有的心思,估計下一步朝廷就讓馮老將軍巡視河東河北的防務了。不過陛下也正是有魄力,敢用阿耶您出鎮河西...”
傅懋修本來聽著兒子分析的頭頭是道,但聽到這突然臉色就變了,“什麼意思?”
“阿耶你別誤會,我的意思是還是陛下懂你啊,知道您雖然沒打過仗,但是胸懷韜略腹有良謀,定能扭轉河西的局面...”
“行了。滾吧,看見你就心煩。”
“好嘞。”
傅津川笑着跳出馬車,騎上自己那匹高頭大馬,縱馬而去。
“這小子怕不是不願意跟我在車裏坐着,故意的。”傅懋修看着掀開帘子看着馳騎如飛的少年郎小聲的念叨着。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回看邊塞低如馬,漸見大河直北流。天威直卷玉門塞,萬里胡人盡漢歌...”
傅津川騎在馬上,迎風高歌。
一開始是他自己唱,隨後幾十個扈從一起和聲。
最後,整支數千人的隊伍,都齊聲高唱這首昂揚軍歌。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令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奴酋兮,覓個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