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回 歧州刺史(中)

第一百六十一回 歧州刺史(中)

()「歧州刺史空缺一事,諸卿有什麼看法?」

武后早已見過了奏摺,也不知道是什麼態度,語氣不輕不重的把問題丟給眾臣。

許圉師先跳了出來。

「刑部侍郎李叔睿為人方正,可任此職。」

畢竟是收錢辦事,許圉師很盡責的主動推舉了趙郡李家的李叔睿,但也僅止於此,他一點也不看好李叔睿有任何的機會。

李義府的人品就差了些,他也收了不少家族的好處,但是因為還沒有探出朝堂上的風向,所以選擇閉口不語。

太原溫家、南陽張家、陳留元家,各家勢力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所請託的人也賣力的出面推銷,一時間好像把朝堂當成了菜市場。

只不過,當他們現幾位大人物都沒有開口,也大概猜的出來:他們心中必有屬意的人選,自己只是在暖場罷了。

於是鬧了一陣,也沒有討論個結論出來,這些蝦米級別的小官便乖乖閉上嘴巴,準備恭迎大老們出來說話。

「李叔睿不是不行,但他任職刑部才滿一年,恐怕是……」

聽到李義府這麼說,于志寧眉頭一皺:這麼看來,弘農楊家也想要出手了?

果然,楊思敬一閉口,柳奭便跳了出來;他是王皇后的舅舅,早年也曾經一度拜相、權傾一時,後來因為武后對王皇后的陷害,和王家人一同受到牽連,流放外地。

王琇的生母柳氏已經不在人世,最為親近的除了叔叔王仁祈,就屬舅舅柳奭了,雖然因為要隱瞞身份而不敢見面,但在王仁祈的透露之下,柳奭已經得知這位外甥女還活着的消息。

本來他雖然被召回朝中,但是雄心已無,鴻臚寺卿的職務又沒有太多雜事,讓他每天都如行屍走肉一般,全然沒有當年意氣風的模樣。

但現在可不同了,外甥女仍然活得好好的,而且和杜維兩人情投意合,這讓柳奭不禁重新燃起了鬥志,準備在朝堂上大大的爭一口氣!

「臣推舉王仲翔,仲翔仁孝,可以擔此重責。」

初唐名將王方翼,是王琇的堂兄,為同安公主之孫,的確是世家和宗室都可以接受的選擇。

崔知溫本來屬意王仁祈的一位族弟,但王仁祈考慮到十弟才能平庸,於是便做主,拔擢原本擔任肅州刺史的王方翼。

中州刺史為正四品上,上州刺史從三品,這一點差距並不算太過,況且王方翼政績卓越,若不是脾氣太臭,早就可以升任京官了。

「柳子邵這真是內舉不避親啊?」許敬宗呵呵一笑,但話中內容卻是不大友善。

「仲翔大賢,哪怕子邵不提,老夫也打算舉薦。」崔知溫接口說道。

「仲翔確實是上上之選。」蘇義本來就打算憑良心說事,既然王方翼確實是個好人選,那他也不會加以刁難,哪怕他知道于志寧還有別的人選。

回頭望了眼楊思敬,蘇義明白楊思敬得顧慮弘農楊家的利益,已經和崔、王二家做了協議,這在世家之中只是正常之舉,但對於志寧這份為國舉賢的心思,蘇義仍是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仲翔確實是不錯的人選,但是他如今已是刺史,與其繼續外放,不如先回京中磨練幾年?」

于志寧緩緩開口,說出的也是難以反駁的道理,讓其他人一時語塞。

「老夫推薦甄子元。」于志寧頓了頓,又道:「子元任職戶部侍郎已有數載,如今正是外放歷練的時候。」

「在下也同意。」

「贊成。」

「無異議。」

跟隨在後頭得雖然只是于志寧的應聲蟲,加在一起仍然是不容小覷,只聽這群人講了半個時辰,才堪堪把甄封的優秀之處說完。

甄封板著臉皮,不然只怕會尷尬的低頭摀臉:他還真是受不了這樣的場合。

朝議開始了將近兩個時辰,關於歧州刺史一職,眾人才篩選出最後的兩個選擇:王方翼以及甄封。

要杜維來說的話,當然會支持王方翼這位大舅哥,哪怕甄封是個十足的好人,在兩個人都差不多傑出的狀況下,當然是要幫和自己較為親近的人。

況且杜維早已聽說,王方翼之所以在外多年,就是因為那副脾氣而沒辦法返京任職,若是讓他當了京官,只怕光是用來彈劾的奏摺,就能讓長安紙貴了。

眾人談得熱絡無比,但盧承慶卻是聽得手腳冰冷:在這議論的過程中,全然沒有提到他的名字!

那也罷了,反正自己並不稀罕。

然而依照慣例,這兩人作為最後決選,無論結果如何,必定會有一些調動;王方翼勝了是最好,畢竟戶部侍郎甄封怎麼升職,也不會影響到自己的位子。但若是甄封勝了,那王方翼的級別正好足以衝擊戶部尚書之職,到時候自己可說是全無抵抗之力啊。

趁着朝議中間的休息,盧承慶沒有心思去喝茶吃餅、聊天說笑,而是直接找上了王仁祈。

「王公,我看仲翔這回勝算不小啊。」

「唉,方翼這孩子個xìng硬得很,我倒希望他在京中磨練一番……」

「噯,哪裏的話?」盧承慶臉上肌肉一跳,強自擠出一個笑容:「王仲翔在肅州那等苦地方,倒不如讓他來較近的歧州……老夫以為年輕人雖然要磨練,但也要顧慮張弛之道啊。」

「盧公此言有理啊,但老夫還是覺得,這孩子還沒有治理上州之能……」

盧承慶暗自罵了一聲,但臉上還得強作笑容:「王公過謙了。」

短暫的休息很快結束,盧承慶雖然沒有得到響應,也只能一拱手、默默退回自己的位子。

「甄封。」

眾人才剛就定位,武后便開口喚了甄封上前。

「臣在。」

武后鳳目一掃,在杜維的身上頓了頓,又轉回了甄封的臉上,語氣不喜不怒的開口說道:「以卿之才,歧州刺史一職自然是足以擔當……只不過,戶部暫時離不開你,所以這回只能暫時委屈了。」

「微臣不敢……」

甄封只覺得一陣暈眩,直想要就此暈去,但仍是強打起jīng神勉強應對,也不知道自己開口回了些什麼,等到回過神來,自己已經回到原位了。

「王方翼,這份重擔你可願接受?」

王方翼今早才被召喚入京,一直在府里等待,直到剛剛接到通知、來到宮內。

「臣雖駑鈍,願效犬馬之勞!」

「大唐只需要文武將官,不需要犬馬。」武后輕輕駁斥了一句,隨後又給出了甜頭:「工部的農事計劃已經行之有年,對歧州一地的農產也有充分研究……你上任之後,要多與工部溝通。」

這句話里頗有玄機:此時已近秋收,但歧州因為詳盡規劃而豐收可期,原先的刺史又已離任,武后此言,便是指這份功勞免不了記在王方翼頭上。

王方翼一愣,隨即大喜謝過武后;他雖然方正,但畢竟也是人,這種無礙道德、又利國利民的好事掉到頭上,他哪有不開心的道理?

對王方翼來說,今天朝議已算結束;但在其他人眼中,這場朝議才剛剛開始。

「楊思敬。」

「臣在。」

「你於禮部尚書已有多年,如今科舉改制、廣設學院,都是多虧了你的主持……倘若再無升遷,豈不是讓人譏我大唐無識人之能嗎?」

「微臣愧受皇恩,所做所為皆是份內之事。」楊思敬躬身應道。

「別謙虛了。」武后笑了笑,隨即臉sè一正,玉手一揮。

此時隱然為太監總管的楊華出列,手裏捧着詔書念道:

「敕:周稱太宰,漢曰司徒;以司號令,以為良輔。禮部尚書、安南縣開國侯楊思敬秉德通明,博道宏言,從事必理,鑒遠視jīng;有君子之節,蘊良臣之風。宜掌鼎鉉,可授金紫光祿大夫、尚書右仆shè、入上書房參知政事,余如故,主者施行。」

轟!

這是眾人腦袋裏的第一反應:轟然有如雷響!

面對這近乎大爆炸的消息,許多人在敕書念完之後,已經是按捺不住,抓着旁邊的人就討論起來。

「肅靜!」

楊華臉sè一板,他沒有野心、在歷史上也沒有留名,不過這卻不代表他容許別人冒犯於他。

「楊思敬,望你rì後繼續努力了。」

「臣自當勉力!」雖然已經提前知道了信息,楊思敬仍然是十分激動,連回話的語氣都有些顫抖。

眾人的議論並未因楊華的喝止停頓,只是轉為耳語般的悄聲,但內容大多不脫自己有多驚訝、政局會改變多少云云;在杜維的眼中,卻看到了另外一道信息。

入上書房參知政事。

這表示,以後「未入」上書房的大臣,哪怕是中書令、門下侍中,都將無法參與政事。

其實大唐在這時候所謂的「宰相」中,除了中書令許敬宗以外,尚書仆shè于志寧、門下侍中李義府都並未獲得參知政事的權力,從前只是因為朝堂上的默契,而今既然有了楊思敬的例子在前,兩人也就成了名不正、言不順的「斷手宰相、跛腳相公」了。

于志寧的處境更是微妙,尚書仆shè一職本來分立左右,但是高宗當時只委任了于志寧一人,所以眾人也從善如流的以仆shè相稱,但今rì這麼一提起,立刻便讓人想了起來:除了左仆shè之外,原來還有右仆shè一職!

「禮部的空缺又該當如何?還請諸卿商議。」

武后平淡的扔出這個議題,嘴角浮起若有若無的微笑……許派不是很威風嗎?看我這一次怎麼將你們一併剷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授大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天授大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回 歧州刺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