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隱忍換來的春天

第五章 隱忍換來的春天

楊廣在位不到14年,14年間基本上不是在巡視就是在巡視的路上,他真正住在長安城裏的時間不足兩年,住在東都洛陽的時間不到四年。也就是說,14年間大概有9年在巡視。期間,不但有巡遊江南的浪漫,還有揚威塞北的豪情,並且每次巡視的隊伍浩浩蕩蕩。就拿巡視揚州來說,巡視隊伍乘坐龍船在大運河上延綿二百餘里,不可謂不壯觀。

可他為什麼要如此的鋪張浪費、勞民傷財呢?列位如果了解楊廣的雄心壯志就能參透一二。

楊廣即位后改年號為“大業”,意思是要建立千秋偉業。因此,楊廣巡視其實是有自己的政治目的的,那就是通過大規模、大排場的巡視,來展示自己的治理功業和富強國力,以此證明,自己完全可以超越秦皇漢武,做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帝王。

據《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楊廣巡視雁門郡,打算慰問一下遠在邊疆的官軍,以示皇恩浩蕩。

大家都知道,雁門關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是長城上重要的關隘,北通大同、南達太原,進可攻,退可守,是西域外邦,比如突厥侵犯中原的主要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來雁門關就是邊防軍事戰略要地。

只是楊廣的巡視每次都很高調,路人皆知。以往巡視江都(今江蘇揚州)等地,高調倒也沒什麼,可這次巡視不同,去的是邊疆,說話的功夫突厥就能殺到。不出意外,消息很快傳到了突厥。

當楊廣率領的巡視隊伍浩浩蕩蕩從樓煩不辭辛勞開進雁門時,被突厥首領始畢可汗率領的幾十萬大軍給包了餃子,形勢十分危急。

說來楊廣命不該絕。隋朝奉行和親政策,文帝在時,義成公主遠嫁突厥,此時得知楊廣有危險,秘密派人快馬加鞭前往雁門報信,楊廣得到情報后,害怕了,自己的人馬不足以對抗突厥大軍,只得加快趕路,躲進城內再想辦法。

楊廣帶領巡視隊伍剛剛躲進城內,突厥大軍就重重圍住了城池。雁門郡下轄的城池有41個,幾乎一夜之間就被突厥攻下了39個,形勢危急萬分。

“啥也別說了,趕緊出發,去救駕。”此時的李淵內心其實是矛盾的,樂見天下大亂,自己有機可乘,進而實現雄圖霸業,但又擔心自己成了楊廣要收拾的人,就算楊廣可以視而不見,也不能成為天下義軍關注的焦點。李淵明白,時機不成熟,堅決不能行“樹大招風”之事,這個時候必須穩住,不僅要穩住自己的心、自己的手下,更要穩住楊廣,不能讓楊廣感覺到自己對他的威脅,拿自己開刀。

可是,李淵派兵出發時才想起自己的這點兵不夠當炮灰的。彼時的李淵為太原道安撫大使,手底下沒多少兵,怎麼辦?只能瞄準突厥的軟肋下手。

突厥軍隊出兵打仗有這麼幾個特點:

第一,突厥軍隊善騎射,但不善攻城,善打運動戰,不善打持久戰,特別是打圍城持久戰,糧草保障是個大問題;

第二,突厥軍隊是北方游牧民族,喜寒怕熱,此時正值8月,天氣正熱,不適應長時間作戰;

第三,突厥犯邊的目的不在佔據城池,而是以掠奪金銀珠寶、武器糧草為主,劫完就走。

突厥此次犯邊出動幾十萬大軍,大本營必定空虛,假如“後院起火”,突厥大軍勢必回撤。

要不說李淵是個心機深沉、頗有謀略的主,他就抓住了突厥軍隊這三大特點,以及這次出兵的軟肋,一面派大將軍雲定興和二子李世民率領2000多善於騎射的精兵前去解圍,告訴李世民要大張旌幡,讓突厥搞不清自己有多少軍隊,並發動突襲射殺了幾千突厥士兵,還別說,一番突襲下來真把突厥打懵了,唬的突厥一愣一愣的;一面散播消息說突厥的大本營“起火“了。加之突厥得知隋朝將領宇文述、屈突通、來護兒等四面八方的援軍很快殺奔過來,只好撤兵回營。

就這樣,楊廣逃出生天。

雁門關被圍之時,楊廣站在城樓上給將士們打氣,想法很明確,就是先給塊糖吃再說,保命要緊,當場許諾,“如果能夠活下來,所有將士一律破格提升,至於品級嘛,六品打底。”將士們那個激動啊,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頓感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氣,只要死死守住城池,待援軍一到,突厥必退,那時我們就飛黃騰達了――什麼金錢、美女、地位都有了。可是,到頭來空歡喜一場,因為楊廣給開了個空頭支票。

雁門關重生之後,即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剛剛過完春節,到了封賞的日子,楊廣卻傻眼了,沒有這麼多編製啊!只能硬生生地把封賞之事按壓下去。滿朝文武大臣鑒於誰提匪盜之事誰就玩完,心裏的陰影還未散去。因此,誰也不敢自找晦氣,沒人敢提及封賞之事。

就在其它將士暗地裏抱怨之時,楊廣卻沒忘記自己的大表哥,“大表哥不像別人說的那樣存有異心,也不像我之前想的那樣需要處處防着,我和大表哥更不是階級敵人,而是血濃於水的親兄弟啊!雁門關一戰,大表哥你還是很能打的,有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本領,其他人在封賞一事上都可以打折扣、搞變通,甚至可以以後再說,但大表哥不行,必須立即封賞。大表哥,就封你為右驍衛將軍吧!繼續做你的太原道安撫大使,給朕鎮守好太原。”

那首歌是怎麼唱來着,“留一半信任,留一半用,至少在我心裏還有你(李淵)!”經此一役,這是楊廣對待李淵的真實態度,想法也有了些許改觀。

楊廣雖然不讓大臣提及匪盜之事,誰提就殺誰,但楊廣此刻心裏跟明鏡似的,“如果這時突厥再舉進攻,可就不好唬退了。一旦太原陷落,中原地區就直接暴露在突厥大軍的鐵蹄之下,准得玩完。太原作為北大門,必須看好。太原北邊是馬邑(今山西朔州)郡,兵馬約五六千人,對付突厥明顯兵力不足,為今之計只能讓太原與馬邑兩郡聯合防守。”

隋朝時的太原妥妥的特大城市,類似今天的北上廣深,地位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翻閱地圖不難發現,三大城市成鼎足之勢。如果是從戰略地位上來講,太原的位置更加重要,是防禦突厥的一道重要防線。

位置既然如此重要,必須派個得力將領把守。這一點楊廣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可是當過武將。當年楊廣還是晉王的時候,鎮守揚州,率兵打下南陳,為楊堅一統中原立了大功。楊廣當然明白太原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據《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楊廣在雁門被圍危機解除之後,不是想着趕緊回京與大臣商議如何加強邊境防守,拿出切實措施剿除義軍,而是做起了甩手掌柜,竟然帶領巡視隊伍繼續向江都進發。還好的是,楊廣臨行前下詔,命李淵率太原兵馬與馬邑郡守王仁恭共同抵禦突厥大軍。若不是李淵頗會用兵,應對得當,太原危矣!大隋危矣!

作為太原道安撫大使、右驍衛將軍的李淵接詔后,一面派人與馬邑郡守王仁恭取得聯繫,傳達皇帝的命令,一面整備軍馬。馬邑郡處於陝西的北邊,是突厥南下經常光顧的地方。在這兒,還有兩個歷史比較有名的人物,一個是郡丞李靖,一個是校尉劉武周。請記住這兩個人,他們的事迹下面會作詳細介紹。

突厥軍隊勇猛非常,為獲取生存資源,南下劫掠自古以來就是常態。對付突厥都知道必須謹慎行事,特別是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大意不得,搞不好要全軍覆沒。這事兒李淵清楚,其手下也清楚,不但清楚,還甚為忌憚。連皇帝楊廣都懼怕三分,何況他人?

手下問李淵:“大人,如今突厥剛被唬退,估計此時已知道自己被忽悠了,定然火冒三丈,相信近日一定來攻,不知大人有何計策?”

李淵聽聞便笑了,知道屬下的心思,必須給屬下吃個定心丸,以全力備戰:“匈奴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的心腹大患,從周秦到漢魏,討伐之戰就沒停過,但始終不能徹底攘除。如今,聖上也忌憚突厥,跑去江都巡視。然而,中原內地義軍蜂湧,多如刺蝟毛,幾乎到處都是反隋戰火。如果我們不能準確把握天下形勢,與突厥硬碰硬顯然不行,當用長策以馭之,和親而使之,令其畏威懷惠,在茲一舉。”

話說得很有道理,但沒多少兵馬啊!然而,缺兵少馬,咱不怕,咱有辦法。

眼下的形勢容不得有半點遲疑,很快,李淵親率2000餘善於騎射的精兵趕赴馬邑郡,準備與王仁恭合兵一處防禦突厥。

行至馬邑見到王仁恭,第一件事,就是清點兵馬,但湊來湊去、數來數去,兩軍加起來不到六千人。

王仁恭面露懼色,幾乎要顫抖,心想,“這點兵馬,不要說打突厥,就連打義軍都費勁,這哪是給的立功機會,這是拿自己當炮灰啊!咱不幹,這活咱幹不了。”

李淵豈能不明白王仁恭的心思,這個時候必須第一時間安撫:“仁恭老兄,可是擔心?”

王仁恭:“這……”還用問嘛,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着!估計此時這位兄台的心理活動就是這樣,只是不敢講出來而已,僅此而已。

“仁恭老兄莫擔心,今我率兵到此,就是與你共同抵禦突厥,自然有辦法。”李淵安撫道。

“怎麼打?在下聽李大人的。”王仁恭心想,你指揮吧,反正打贏了是咱倆的功勞,若輸了嘛,對不起,與我無關,你是欽差大臣,皇帝欽點的,責任自然由你來背。

“突厥所擅長的是野戰,精於奔襲騎射,並且出戰的目的就是劫掠,至於攻城掠地嘛,在其次,一旦久攻不下,便會撤兵。這是突厥犯邊的一貫風格。”李淵擺擺手,示意王仁恭不要擔心:“我們可以學習突厥人的生活起居,帶上騎兵,穿上突厥人的衣服、鎧甲,騎上突厥的戰馬,出城到水草豐茂的草原上遊獵,以羊馬為軍糧,以此迷惑突厥,讓突厥誤認為咱們沒糧沒錢,只能出來靠打獵維持生計,他們得知往而無利,自然不會再來。若不這樣,當今聖上遠在江都,而從太原到江都的路被義軍阻隔,我們沒有援兵,很難生存下來。”

李淵說得有些道理,但部下還是有些擔心,又不敢不聽令於他。於是,由李淵親率2000騎兵,如散兵游勇般奔向草原,向突厥展示不俗的演技。

突厥人向來好奇心重,看到眼前一幕很懵,“這是哪支隊伍?李淵的?不對啊,李淵部下哪來的突厥軍隊?”懷着一探究竟的心思,慢慢靠近。

然而李淵軍隊馳騁射獵,旁若無人,玩得好不快活。將士們的射技似乎如李淵魂魄附身,准得出奇,羽箭所到之處,不管是地上跑的,還是天上飛的,發無不中。

再看看李淵軍隊吃的是飛禽走獸,住得是草原專用帳篷,與自己無異。想試着進攻一下吧,又不敢輕舉妄動,觀察幾次,策馬返回。

時間一長,李淵軍隊放下心來,這一招果然奏效,個個都想與突厥真刀真槍干一仗,士氣高漲。

李淵知道將士想法,感覺時機成熟,於是趁突厥放鬆警惕之時,突然率軍攻打,斬殺突厥上千人,繳獲戰馬千餘匹。

“戰神!”

“草原雄鷹!”

“真正的草原生存大師!”

……

不僅李淵率領的眾將士如此感慨,突厥也是“聞淵色變”,被李淵神一般的用兵深深折服,自此好長一段時間不敢南入。

很快,遠在江都的楊廣也得到了打敗突厥的捷報,非常感慨,“常言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打突厥這隻大老虎還得靠表兄你呀!”

於是,詔書到了:“大表哥,你繼續在太原干吧,你行的,對付突厥你最有發言權,任命你為太原留守吧。哦,對了,你一個人鎮守太原有點累,這樣吧,給你派兩個副手,虎賁郎將王威、虎牙郎將高君雅你倆立即上任,聽好了,一定要幫着大表哥給朕看好北大門。”

說到這裏有個細節比較有趣,耐人尋味。那就是兩位副手的職務:《舊唐書》記載的是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新唐書》記載的虎賁郎將王威、虎牙郎將高君雅。且不論哪個官職說法準確,至少是正常的稱謂。而《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是獸賁郎將王威、獸牙郎將高君雅,用的是“獸”字。

我們來分析一下,《大唐創業起居注》是李淵的手下溫大雅於武德三年至八年所著,武德是李淵建唐的年號,也就是說成書時,李淵是在位的。而兩位副手同李淵一併走馬上任,其重要職責就是監視李淵。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楊廣安排在李淵身邊的卧底,大家都心知肚明。說到這裏,關於對兩位副手職務的“尊稱”,你品,你細品!

李淵新的職位是太原留守,正經的封疆大吏,握有實權的地方諸侯,官居正二品,擔負著一方軍政、錢糧、戍邊的重任。

不僅如此,楊廣為確保太原政令暢通,還給李淵便宜行事之權。有了便宜行事之權就相於拿到了尚方寶劍,在太原這一畝三分地上是簡直是霸氣無敵的存在。

這次封賞不同於以往,之前基本都是欽差大臣,說白了屬於臨時的。就像現在的視察調研,組成個調研組,任命你為組長,由你負責,完成任務后,各自回歸自己的崗位,該是什麼職位,一切不變。

隋唐時代很像漢武帝劉徹時代,是個尚武的朝代,不像宋、明、清那樣,即使品級相同,文官地位高於武官。這種氛圍,不僅體現在朝堂上,還體現在民間社會。尤其是隋朝末年,朝廷忙於攘除義軍,武官地位更加凸顯,特別是兵權大握又如神一般用兵的“李淵”們,在朝堂很是吃得開。

楊廣的雁門巡視、義軍的突起、聯合防守北大門,給李淵的人生帶來了巨大轉折,屬於李淵真正的春天來了,可謂人生得意須盡歡,必須放手大幹一番!

這一年,李淵51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風雲1起兵建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唐風雲1起兵建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隱忍換來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