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還人情
,死後我成了三個主角的炮灰娘親
村長回想起謝溫辭的模樣,確實不像個心胸狹隘的,但知人知面不知心。
蘇末雖然不喜歡王魁星,但村塾還真就不能只有謝溫辭一人。
單獨受教還是與多人一起受教的區別蘇末很清楚。
謝溫辭是顧錦年的良師,蘇末不是大善人,不可能拱手讓人。
村長一聽也是這個理,這天底下的讀書人哪個不為自身的前程着想?
蘇末知道村長這是聽進去了,繼續道:
「明個村塾開學,還辛苦您別忘將謝舉人及王魁星招至一處,商討開學后二人的分工事宜,以免引起爭執。
還有這月錢的事,謝舉人到底是縣令大人請來的,又是舉人,若跟王魁星一致,怕是說不過去。
您看是您去跟謝舉人談談,還是…」
村長沒有多想,直接道:
這月錢是在收上來的束脩里扣除,除此以外,還有些筆墨紙硯的採買也是從裏面扣。
這些東西太貴,若是全靠村民們自己採買,壓根供不起,蘇末為了完成任務,便托陳辭海,去湖州府買價格低的來。
買的不多,緊着用夠幾十個孩子用半年。
蘇末跟村民說的很明白,這下半年除了束脩,所有的東西她都包了,就當是讓孩子們先去試試水。
若是真有天賦,確定明年要繼續讀下去,那這些筆墨紙硯及書籍之類的,就需要他們自己掏錢。
畢竟她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村民們感激的不行,若非村長攔着,一個個都要給蘇末跪下磕頭。
供孩子讀書,這要在以前,那都是想都沒想過的事。
你說他們不羨慕,不心動那肯定是假的,可讀書費錢吶,家裏情況就這樣,他們不敢嘗試。
而不嘗試,自然不知道一家到底誰有讀書的天賦,若是咬牙挑一個供他讀書,那家裏其他孩子怎麼想?
且若那孩子考取功名,記得家裏兄弟姐妹的好,拉家裏親戚一把還好。
可若考取功名,卻嫌棄兄弟姐妹們是泥腿子,恨不得避而遠之…
又或是連功名都考不上…
為一個不確定的前程,使得一家反目成仇,這樣的事其他村子也不是沒有過。
村長點頭,隨後又道:
蘇末和村長邊走邊聊,很快就到了村長家。
村長接過惠娘遞來的熱茶,抿一口,暖意順喉而下,整個人都舒服不少。
….
村長放下茶杯,微微點頭。
惠娘走出去,沒一會兒就領來謝溫辭。
蘇末坐在村長左側的位置,望着謝溫辭挺拔如松的身形,雙眸微眯。
原著中的謝溫辭溫潤有禮,潛心教學,對書院的學子一視同仁。
但那是經過多次的打擊而沉澱后的謝溫辭。
如今的謝溫辭意氣風發,並不甘心止步於舉人之位。
她雖不清楚為何謝溫辭會答應方仕來到這裏做夫子,但她想,她們之間可以做個交易…
村長給惠娘遞個眼神,惠娘點頭,離開屋子,並將站在門口好奇探頭的陳羨君給抱走。
村長指了下右側空着的椅子:
謝溫辭也不客套,坐下后看向村長:
村長輕咳一聲,將目光挪向蘇末。
蘇末也沒磨蹭,直接開口道:「是這樣,您來咱這村塾教書,自是該給月錢的。
但咱這也拿不準,便來問問您,對此可有要求?」
謝溫辭微怔,隨後莞爾一笑。
「在下是幫恩師前來還人情的,明年秋月便會離開,進京趕考。
恩師已經給過相應的報酬,因而無需再給在下月銀。」
大雍朝舉人是可以去當官的,吏部會根據他們的成績、年齡、長相等方面綜合考量,然後再進行排序,運氣好的話能迅速找到空缺,不過都是些芝麻綠豆大的小官。
謝溫辭不甘心止步於此,但家中父母認為他能考上舉人以實屬不易,時常勸他安定下來,娶妻生子,也讓他們好享清福。
謝溫辭為人孝順,若非其恩師親自上門勸慰謝父謝母,他怕是已經聽從父母安排成家。
而謝溫辭的恩師乃嶢州府三清書院的山長,與嶢州知府大人是姻親。
謝溫辭這般坦誠,倒是讓蘇末和村長一時半會沒反應過來。
村長回過神,端正坐姿,正色道:
「村裡呢,有個元雍二十三年的童生,姓王名魁星。
他本是打算今年八月該去府試的,但因其母身故,需守孝三年,又正逢村子創辦村塾,故而主動提議來村塾做夫子。
我們當時也不知道您會來,便應下了。
再者這來村塾的孩子也挺多的,我便尋思待會喊王魁星過來,一併商討下明日開學后的分工問題,您看怎樣?」
謝溫辭點頭,隨後又笑着道:「村長您是長者,若是不介意,喚我頌竹便可。
在下雖說來年要進京趕考,但這一年來定是早在落山村生活的,您喚我謝舉人,未免生分。」
說罷,他又看向蘇末:
他是舉人不錯,但謝舉人這個稱呼只會讓村民們敬而遠之。
他是來教書育人的。
村長怔凝片刻,眼裏的笑意真切幾分。
時辰不早了,蘇末還得趕回去做飯。
村長抬眸望向外面,還真是。
蘇末點頭,她站起身,眸光瞥過謝溫辭的身影,朝門外走去。
謝溫辭看着離去的背影,眸光微閃。
喜歡死後我成了三個主角的炮灰娘親
睢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