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長坂坡趙雲救阿斗三江口周瑜勝曹軍二
且說諸葛亮從江東探報及諸葛瑾密信得知魯肅前來弔喪,又從劉琦口中得知江東與劉表有殺父之仇,從無相通慶弔之禮,即斷定魯肅此來非為弔喪,實為探聽軍情而來,便教劉備如此如此,
計議已定,使人迎接魯肅,收過禮物,劉琦拜謝,引與劉備、諸葛亮相見。
魯肅問及曹操,劉備依言推給諸葛亮。
經過交談,魯肅邀請諸葛亮往江東見孫權,共議聯合破曹大計。
臨行,諸葛亮安排劉琦按照荊州地圖仔細勘測沿江郡縣地形,繪製詳圖備用;密令一諳熟水性精明軍卒駕舟往對岸隱停,待命來往傳遞消息,然後與魯肅登舟,前往柴桑。
在孫權所聚文武面前,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孫權猶豫不決,退入內宅。
吳國太見孫權寢食不安,便問:「何事在心,寢食俱廢?」
孫權說:「今曹操屯兵江漢,擁八十三萬大軍欲下江南。問諸文武,文者欲降,武者欲戰。欲戰,恐寡不敵眾;欲降,父兄基業付諸他人,於心不忍,故此猶豫不決。」
吳國太說:「還記得我姐臨終之語嗎?先姐臨終說「伯符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今何不召回周瑜問之?」
孫權如夢方醒,即遣使往鄱陽請周瑜來柴桑議事。
原來周瑜在鄱陽湖訓練水師,聞知曹操率軍南下,便星夜趕回柴桑。
孫權遣使未發,周瑜已至,見了孫權,看了曹操傳檄,不以為然:「曹操請主公會獵江夏,包藏禍心,居心叵測。」
孫權說:「吾軍能參戰者只有三萬餘眾,江夏劉琦、劉備多說只有兩萬人馬,何以抵敵曹操百萬之眾?」
周瑜分析認為,曹操收編青州黃巾三十萬,平定袁紹得軍五六十萬,在中原招兵三四十萬,今得荊州軍二十八萬。以此計算當有一百五十多萬。然而,北方各州郡須要兵馬鎮守,能南下之軍也只是二十來萬。馬騰、韓遂佔據關西,後方不穩,當有後顧之憂;荊州降兵尚懷狐疑,未必心悅誠服,軍心動搖;長途行軍,遠來疲憊,距後方較遠,補給困難,軍需供應不濟;舍鞍馬就舟楫,舍長用短,不習水戰;牲兵南指,驕傲輕敵;北兵南下,不習水土,軍中極易流行疾疫。敵之所短正是我之所長,孫劉聯軍雖只有五萬,但補給容易,熟悉水戰,加上利害攸關,士氣旺盛,只要團結一致,以逸待勞,用長擊短,定能戰勝曹軍。
周瑜一通言論,堅定了孫權聯劉抗曹的決心和戰勝曹操的信心,命周瑜為主帥,引軍三萬聯合劉備共同破曹。
周瑜領命,統軍即日起行,前至三江口下寨。
忽報曹操遣使前來下書,周瑜喚入,接過書信,見封皮「漢大丞相付周都督開拆」字樣,勃然大怒,也不開拆,將書撕碎,擲於地上,喝斬來使。
魯肅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周瑜說:「斬使方能示威,」遂將來使斬首,將首級付從人持回,即令甘寧為先鋒,韓當為左翼,蔣欽為右翼,自領諸將接應,來日四更造飯,五更起船,鳴鼓吶喊而進。
曹操得報周瑜毀書斬使,大怒,即令蔡瑁、張允等一班荊州降將為前部,自為後軍,催督戰船,進軍三江口。
早見東吳船隻,蔽江而來。
為首一員大將,坐在船頭上大呼:「吾乃甘寧!誰敢來與我決戰?」
蔡瑁令弟蔡塤前進。
兩船將近,甘寧拈弓搭箭,望蔡塤射來,蔡塤應弦而倒。
甘寧驅船大進,萬弩齊發。曹軍不能抵擋。
右邊蔣欽,左邊韓當,直衝入曹軍隊中。
曹軍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習水戰,大江面上,戰船搖擺,早立腳不住。
甘寧等三路戰船,縱橫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戰,曹軍中箭着炮者,不計其數,從巳時直殺到未時。
周瑜雖得利,只恐寡不敵眾,遂下令鳴金,收住船隻。
曹軍三江口敗回,曹操回到烏林(湖北洪湖境內)旱寨,斥責蔡瑁、張允。
二人辯白說:「荊州水軍久不操練,青州、徐州軍士不習水戰,故而致敗。」並建議先立水寨,青徐軍居中,荊州軍在外,日夜操練,然後進軍。
曹操從其言,令二人自去訓練水軍。
二人在沿江一帶分設二十四座水門,以大船居外為城郭,小船居內互通往來,到晚上點上燈火,照得水面通紅,岸上三百餘里煙火不絕。
且說周瑜得勝回到與烏林隔江相望的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寨中,一面犒賞三軍,一面差人向孫權報捷。
當夜,周瑜登高觀望,只見西邊火光接天。左右告說:「此乃北軍燈火之光。」
周瑜大驚,命人收拾一隻樓船,於次日帶領健將數名,各帶強弓硬弩,登船前往曹操水寨暗窺虛實。
將近水寨,周瑜教放下系船的石墩,親登石墩察看,不覺大驚:「如此深得水軍之妙,不知水軍都督是誰?」
左右說:「蔡瑁、張允。」
周瑜暗思:「二人久居荊州,諳熟水戰,必先除之,方可破曹。」
正窺看間,見水寨中旗號舞動,知被察覺,急教收起石墩,掉轉船頭,如飛而回。等到水寨船出追趕時,周瑜的樓船已駛出十數里。
周瑜見曹操任用蔡瑁、張允教練水軍,引為心腹之患,意欲除之。正思無計,忽報昔日同窗契友蔣干從對岸駕舟來訪。
蔣干,字子翼,九江(今安徽壽縣)人,以辯才著稱江淮,被曹操招為帳下幕賓,便自薦往說周瑜降曹。
周瑜欲睡,卻有人送來了枕頭;欲持刀刺敵,卻有人送來了刀子,便開始設計、用計,致使蔣干中計。
周瑜先在大會群英的宴席上,定下了「但敘朋友交情」,不提「軍旅之事」的規矩,封住蔣干之口;進而又向蔣干顯示江東英傑雲集,「兵精糧足」的實力,炫耀自己「遇知己之主」,受到信任重用的地位,斷絕蔣干說降的念頭。
在夜間,周瑜與蔣干抵足而眠,佯裝酒醉酣睡,誘使蔣干偷走一封偽造蔡瑁、張允投降東吳的書信,還安排了「江北有人到此」來暗中聯絡的情節給蔣干看,讓蔣干對書信確信無疑。
蔣干原為沒有完成說降周瑜的使命發愁,幸虧得了這份重要「軍情」,就連夜溜回曹營向曹操報功。
曹操果然中了周瑜的反間計,斬殺了蔡瑁、張允二將。
周瑜在功勞薄上為自己的這位同窗記上了一功。
「群英會蔣干盜書——大上其當」歇後語流傳後世。
卻說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說動孫權堅定了聯合抗曹的決心,被安排在驛館暫歇。
這日正坐思破敵之計,忽報兄長諸葛瑾到來,急忙接入,相抱哭拜,傾訴兄弟闊別情誼。
諸葛瑾埋怨說:「弟來數日,何不至家相敘。」
諸葛亮說:「奉皇叔之命,來說吳侯抗曹,當先公而後私。」
諸葛瑾哭着說:「弟知伯夷、叔齊嗎?」
諸葛亮暗想:必是周瑜教來勸說我的,遂回答說:「伯夷、叔齊是古代的聖賢啊!」
諸葛瑾說:「伯夷、叔齊雖然餓死在首陽山下,兄弟二人也在一處。你我同胞共乳,卻各事其主,天各一方,不能日暮相聚。比起伯夷、叔齊二人,能不慚愧嗎?」
諸葛亮說:「兄長所說的是情,弟所守的是義。你我兄弟皆為漢人,今劉皇叔乃漢室之胄。兄長若能離開東吳,與我一起同事劉皇叔,則上不愧為漢臣,又得骨肉相聚,豈不情義兩全?」
諸葛瑾暗想:本受周瑜所託前來勸說,反而被他勸說。於是說:「弟難道不知漢室氣數已盡,已成殭屍一具,車輪豈有倒轉之理?劉家天下一去不復返矣!」
諸葛亮知道難以說動兄長,便說:「今既定兩家聯合抗曹,你我兄弟同心協力,儘力輔佐便是。請兄長回告周郎,但凡有用我之處,決不推辭。」
諸葛瑾辭別諸葛亮,回見周瑜,細述諸葛亮所言。
周瑜聞言,即請諸葛亮入帳議事:「即日將與曹軍交戰,水上交兵,當以弓箭為先。先生曾與兄言,有用之處決不推辭。今軍中正缺箭用,敢煩先生監造十萬枝箭,請不要推卻。」
諸葛亮說:「既是聯合抗曹,當是份內之事,義不容辭,都督委派,自當效勞。敢問十萬枝箭,何時要用?」
周瑜說:「十日之內能完成嗎?」
諸葛亮說:「大戰在即,若待十日,必誤大事。三日之內即可完成。」
諸葛亮根據多年對氣候觀察研究的經驗,算定秋冬江面定是大霧瀰漫,遂與周瑜立下軍令狀,教魯肅預備草船二十隻,每船三十人,用長索相連,於第三日四更開船,五更靠近曹操水寨,擂鼓吶喊,引曹軍亂箭齊發,用草船借箭十餘萬枝。
周瑜大喜,出帳迎接,稱羨說:「先生神算,使人敬服。」說罷引諸葛亮入帳共飲,共議火攻之計。正是:草船借箭計絕妙,水上火攻謀相通。欲知周瑜如何火燒戰船,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