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魚花客
(四二)
啟蒙那一帶的人,冬天裏都喜歡在水田用稻草做一個個魚窩,蓄養成熟的老母鯉,天天給新鮮穀子吃。老母鯉都養得肥肥的,一到春上就散籽了,田裏黑壓壓一大片全是魚花。
這時節,遠近頭腦活絡且能說會道的,就一茬茬地挑着一種淺淺卻很寬、專門裝魚花的木桶來了,三五元就能把木桶裝個七八分滿。然後,就挑着走村串寨到處去叫賣。
來文斗寨賣魚花的,人們都叫他們為“魚花客”。
三月,天氣逐漸熱起來。
布谷鳥聲聲叫喚后,雨水開始豐盈起來,人們大多搶先犁出一丘秧田來,用作下谷種。
谷種撒下去,放上魚花。待到秧苗長滿田,要移栽到其它田裏去的時候,魚花也長得有手指頭大小了。分放到各丘田裏,當年秋上就可長到三四個指頭大小了。
“賣魚花嘍!賣魚花嘍!”那陣子,幾乎每天都能聽見這樣的叫賣聲。
一旦有人要買,魚花客就放下擔子,先得讓別人看看魚花的成色。兩個人蹲着,看半天,又比劃半天,然後魚花客就取出半邊貝殼,往後一退,許多魚花就順着水,湧進貝殼。估摸着數量大致差不多了,就倒進買魚花人準備好的一個木桶或是一個大碗裏。
買魚花的必嚷嚷着“多送幾個,多送幾個”,魚花客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又舀幾條倒過去。
有時候天快黑了,魚花客就隨便在寨上找個人家吃飯借宿,第二天再舀一碗魚花奉送答謝主人家。
幾天奔波,一趟下來,就可賺一二十元。
當然,也有意外。
那年,一個年輕的魚花客挑着魚花正走到一丘秧田的田埂中央,兩個壯漢就罵罵咧咧地各自從田埂一頭衝來,叫罵著,揮舞着手中的木棒,一副要拚命的樣子。把個魚花客嚇得呆站在那裏,又沒有地方躲閃,避讓更來不及。結果,魚花客被擠進了田裏,一挑魚花也全倒進了田裏。
魚花一下水田,就歡快地四散開去了。
那兩個壯漢追到一個平地,就扔了木棒扭打在一起,很玩命的樣子。
魚花客從水田裏爬起來,還沒明白怎麼一回事,那兩壯漢卻又一個掙脫前面跑,一個後面緊緊追。很快,兩個人就都跑得沒蹤影了。
那魚花客看上去也就十七八歲的樣子,嘴巴邊都還沒長毛,大概是第一次當魚花客。一個外地人,自然不敢去扒那丘田,只好自認倒霉,沮喪地挑着木桶走了。
這趟買賣,註定是白忙活了。
可惜了一挑上好魚花,更可憐那個剛出道的魚花客。
寨上懶漢朝天、朝地兩兄弟沒錢買魚花放秧田,又欺負那魚花客年輕,才想了這麼個餿主意。太缺德,兩個人被寨上人罵了很久。
那個年輕的魚花客,從此再也不敢來文斗寨叫賣魚花。
那陣子,方圓幾十里都沒有公路,從啟蒙到文斗寨,從這個村到那個寨,全靠一雙腳。幾十斤的一挑魚花,常常一挑就是幾天。魚花客雖然賺錢,但賺的也是肩膀皮、腳板底磨出來的錢。
有些時候,走在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天氣實在太悶熱,又找不到個換水的地方,魚花也會大面積死掉。選擇當魚花客,就得有賺錢或血本無歸的心理準備。
不過,魚花客,一年也就那麼一季。季節一過,原來該幹嘛還得回歸幹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