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122章
番外一(皇家的那一點小事)
永嘉二年。
當一年君王的司馬睦駕崩。帝王登基方是一年,如今駕崩,實是讓人意外的突然。
司徒瀅瀅這一位中宮皇后,她對於夫君永嘉帝的駕崩,她是傷心的。人非草木,誰又能真的無情。更何況夫妻二人從乾元朝、永慶朝、弘武朝,再到短暫的永嘉朝。
一路走來,司徒瀅瀅做過寧王的世子妃,晉封東宮的太子妃,再到晉封為中宮皇后。
司徒瀅瀅在許多人的眼中,可謂是人生的大贏家。
她的一生是許多人不敢想,不能望的大富大貴至極之人。可在司徒瀅瀅的心中,她覺得自己的餘生只是一個守寡之人。
“母后。”司馬暻已經登基為新帝。
如今依然沿用永嘉的年號,待來年才會改新帝年號。當然,司徒暻不會忘記給母后加封,給自己的太子妃晉封為中宮新一任的皇后。
“母后,皇上擔憂您。您近日哀傷過甚,太醫多有叮囑。”皇后也是在勸話。司徒瀅瀅只是輕輕的點點頭。
皇帝、皇后皆是勸了話。可皇太后司徒瀅瀅的情緒還是不太高。
待得帝後夫妻二人離開后。
在迴轉泰和宮后,皇后勸話,說道:“皇上,不若請外祖母進宮。外祖母的話,母后總會聽一聽勸慰的。”皇后嘴裏的外祖母,自然便是超品的淮國公夫人。
新帝即位,司馬暻自然也想給淮國公府這等外祖家加恩。可皇太后司徒瀅瀅拒絕了。用的理由,在兒子跟前說的話,與當年在夫君司馬睦跟前說的話是一樣的。
皇太后希望司徒家是武勛立家,是軍功賜爵。而非是得外戚加恩。當年永嘉帝司馬睦能理解妻子司徒瀅瀅的念想。
淮國公的爵位,那是弘武朝評定的軍功。
軍功受賞,外戚加恩,在武勛立足的人家中,那是萬萬不同的。這關乎到家族的傳承有序。
得妻子之勸。永嘉帝司馬睦同意了妻子的請求。
如今到了司馬暻這兒,他也不會擰了母后待外祖家的一番心意。更何況,如今的淮國公,那是永嘉帝的外祖父。
至於世孫司徒宣,更是永嘉帝的嫡親表弟。無論是父族論,還是母族論,都是血脈嫡親的親人。
“依梓潼之意,便是請外祖母進宮。讓人傳轎去淮國公府,外祖父年歲大了,不可怠慢。”對於外祖母的待遇,在司徒暻這兒自然是加了一重又一重。
皇帝賜轎,自然就是給的恩典。做在明處,自然是讓淮國公府的牌匾更加的擦亮幾分。
皇后的心中,更是調高淮國公府的親近度。對於皇后而言,她除了得安穩宮中的嬪妃,讓皇家多添皇子。那要得丈夫司馬暻的心,得婆母皇太后的意。
………………
番外二(淮國公府的那一點小事)
新帝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
淮國公府在許多人眼中,那是尊貴人家。可在杜綿綿與司徒弘光的眼中,淮國公府更想立足的是武勛,是軍功名爵人家。而非是外戚的身份。
因為那會讓自家兒郎們流的血,在別人輕飄飄的一句話里,全給抹殺掉。
“我想着上奏章,正式的把國公之位讓給宣兒。”司徒弘光與妻子杜綿綿在商量話。司徒弘光老了,他的臉上有皺紋,他的手背上也是皮膚起摺子。
司徒弘光發現,他的衰老比着妻子過甚太多。瞧着妻子似乎比他小上二十歲一樣。
如今的妻子哪怕臉上有歲月的痕迹,可在司徒弘光的心裏,他還記得成婚的那一日,那是勾動他心弦的妻子是何等的模樣。
“四郎,你知的,我從不反駁你的主意。”杜綿綿與丈夫是老夫老妻。膝下孫兒一大把。二人的樂趣就是在府上享受孫兒孫女們的承歡膝下。
“宣兒去年大婚,宣兒媳婦已經懷上孩子。眼瞅着,今年咱們就要添玄孫。我想着宣兒當得國公府的大任。我一個辭官多年在家的老人,不需得一個國公的名頭。早早定下來,如是也好。”司徒弘光又是講一番話。
杜綿綿聽懂丈夫的意思。
“四郎,你是想着宣兒繼任國公位。咱家給孩子們分產不分家嗎?”杜綿綿這一點默契,還是與夫君有的。
“早早理清家產,讓小輩們各自經營也不錯。泓兒、浦兒這兩個做叔父的,也是有真本事。他們與宣兒這裏不能為著一點子家產有何不愉快的。便是泓兒、浦兒大度。可二房、三房的孫兒們也是一天一天的長大……”後頭的話,司徒弘光沒再講。
“也好,有淮國公府的名頭在,真分家待咱們百年之後。如今給大房、二房、三房分產,也好。”杜綿綿也同意這話。
“不過各房孫兒、孫女的聘禮、嫁妝,如今也得單獨的分一份。此在分產前,自當公中出。”杜綿綿提一話。按人頭算,只要出生的孩子,不能吃着虧欠。
“依你之意。”司徒弘光當然不反駁妻子的話。
就是這般的春意時。
杜綿綿得到宮中的召見旨意。杜綿綿當然便是同意了。對於宮中的女兒,杜綿綿也是想見一見的。
只前頭帝王身後事,杜綿綿也沒尋着機會見一見女兒。
這一日,杜綿綿不光是得着宮中的旨意。杜綿綿還得到請貼。那是李家的請貼。李宅,杜貞貞的大孫兒考中秀才。
對於李家而言,這自然是改換門庭的大事。杜貞貞這一個做堂姐的,自然給親戚們一一送上請貼。
杜綿綿看一眼這請貼。她輕輕搖搖頭,她說道:“真是不巧了。”確實是不巧。後日,杜綿綿得進宮。
至於李家的秀才宴,杜綿綿自然就不能參加。當然,賀禮還是要送上的。
杜綿綿不能參加。
她的兒媳自然也要隨她進宮一趟。好歹讓兒媳在女兒這一位皇太后的跟前也是露一露臉。至於懷孕的孫媳,那就不能進宮。只能說,一切都是巧合。
第三日。
杜綿綿領著兒媳是進宮去。
…………
番外三(李宅的那一點小事)
杜貞貞盼了一輩子,念了一輩子。臨着老了時,她總算盼到了自家的大孫兒爭氣。李家出了一位秀才。
李宅自然就得辦慶功宴。這一回,也是打響着李宅轉換門庭的第一步。
杜家大房,大太太顧氏已經過逝。如今做主的是全氏這一位嫂嫂。全氏自然來參加大姑子杜貞貞家喜宴。全氏來,還是帶著兒媳一道來的。
全氏的身上還有官身,是兒子在繡衣衛當差后,給全氏請的朝廷冊封。哪怕是敕命,依然讓杜貞貞念了太多年。
“嫂嫂。”杜貞貞與大嫂全寶珠見了禮。
在杜貞貞與全氏見一禮后,二人後頭的兒媳婦自然也是相互見禮。一時間,也是氣氛頗不錯。
杜家大房來人。二房自然也來人。便是佟氏領著兒媳婦來賀喜。
至於三房,杜敦在外地任官,這妻子朱氏亦在外地。這等時候自然不可能來。便是杜啟那兒,也同樣是帶着家眷在外地。
對此杜貞貞挺是遺憾的。她是盼着娘家給力,讓她多漲一漲臉面。在李宅,如今的李家二房裏,杜貞貞也是李家的祖母輩。那是壓着下頭的兒媳婦不敢多吱聲。
杜貞貞能硬氣,她靠的就是娘家。
誰讓杜家出了幾位官老爺。甭管大房、三房,都是當官的。更不肖提,杜貞貞的兩位堂妹,更是一個賽一個的尊貴。至少對於李家人而言,杜貞貞的家世背景,那是兒媳、孫媳們個個比不得。
這一日的大宴開始后。
杜貞貞等來的消息,便是杜家三房由着大房、二房代送的禮。至於堂妹杜寧寧那兒,也沒能親來。人不在京都。這一回,也便是由着杜寧寧的婆家賈家另一房人送來禮,當得賀喜。
賈家對於小小的秀才宴這般熱絡,這盼的就是在這等秀才宴上,那是結識一下杜貞貞背後的娘家人。
最後,淮國公府下頭人送來的禮。下人態度恭敬,也是說明原由。只道主家說不巧着,宮裏召見。
於是淮國公府送來賀禮,以表杜家之喜。
杜貞貞是失落的。淮國公府沒主家人。杜貞貞哪怕心頭羨慕着堂妹杜綿綿,也是一直盼着自家的兒孫爭氣。
可到底還識得中間的差距。今個兒李宅來客,不知道多少的官眷前來,為的就是見一見淮國公府的主家人。這些人得失落,就跟杜貞貞一樣的失落。又是一場錯過了。
哪怕心頭失落。
杜貞貞還是面帶笑容,她自然不能讓自家大孫兒的秀才宴砸了招牌。李宅出秀才,在杜貞貞的眼中不過是改換門庭的第一步。
在未來,在杜貞貞的眼中,李宅一定會一步一步的崛起。
番外完(後記篇)
青史悠悠,名家篇章。述皇朝志,流史稿傳。
《司馬世家》名篇記載,從乾元開國至末帝末年,司馬家傳承二十六位君王。青史之鑒,六百二十載歲月煌煌,憶古今俱是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