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人事競爭(2)
江百里聽到高海玲提出的人選后,心裏涼了半截,知道這次自己推薦的嚴順開沒戲了,不由得深深嘆了口氣。自己不動聲色地看着眾人,在等大家的發言,看看自己有沒有機會再爭取一下。
“這個侯為民,我知道。為人正直,剛正不阿,是個能幹事的,不過也挺能惹事。在公安局、稅務局、信訪局等好幾個單位待過,最後這才調到的橋頭鎮。”紀委書記雷丙湘率先開口說道。
魏書傑沒等眾人開口,便接着雷丙湘的話,說道:“侯為民,東江省司法警察學院畢業,參加完公考後,被縣局的領導看上了,分到公安局治安科,在一次打架鬥毆的案件中,未經領導批准,就私自把其中的一名人員給放了。”
高海玲擺了擺手,溫和地說道:“魏部長,我打斷一下,他私自放人的理由是什麼?是他親戚朋友嗎?”
“親戚朋友倒不是,侯為民給領導是這麼說,說這個人雖然跟打架鬥毆的人是一夥的,但這個人從一開始就沒動手,一直在勸架,勸架的時候,還挨了幾下。再者,這個人今年剛考上市裏的重點高中,學校馬上就要開學了,如果因為這個被扣押起來,耽誤學業,那一輩子可就全都給毀了,所以就私自把人給放了。”魏書傑說道。
“那放走的這個人,到底有沒有打架。”
“沒有,雙方打架鬥毆的人都證明不僅沒有打架,還一直在幫兩邊的人勸架。不過,就是想放人,也該先給領導彙報一下嘛!怎麼能私自就把人給放了呢!這也太沒有把領導放在眼裏了吧!就這樣,就把他調到了稅務局。”
高海玲問道:“到稅務局有什麼事情嗎?”
“到稅務局以後,看到有的企業,經營狀況不太好,就給企業降稅,他比局長還硬氣,搞得領導很被動,又把他給扔到了信訪局。”
“那怎麼又去了橋頭鎮呢?”
“高書記,你是不知道。這傢伙到信訪局以後,凡是有人來報上訪的案子,只要找到他,他比上訪人員還來勁,跑單位,找領導,不辦成事不罷休!搞的每個領導提起侯為民都腦仁兒疼,給他起了一個竄天猴的綽號。縣裏面的都沒單位敢要他了,才安排他去了橋頭鎮。”魏書傑一口氣說完。
“我在縣裏也是了解一些情況的,以上的事情,足以證明,侯為民這人個性上激進,又恰好說明他沒有一點私心,也都是為了別人着想的。到了橋頭鎮這兩年,跟歷屆的領導配合都很不錯,在企業招商和大力發展農業方面。也做了很多的事實,在當地百姓心裏有很高的威信。昨天,我和高書記到橋頭鎮,很多百姓都找他,哪怕他不在,也都等着他來。所以,我同意侯為民去青山鄉。”李波讚揚地說道。
既然能做到常委這個位置,哪個不是萬里挑一的人精,都是點眼就能過得主。更何況做辦公室主任的李波,察言觀色的本領,說是爐火純青未免有些誇張,但要說比一般領導更明白高海玲的心思,那是絕不為過。
魏書傑聽到李波的一番話,覺得自己剛才的表現,有些過於着急了,沒想到高海玲竟有自己想要推薦的人選,自己作為主管組織的領導,確實大意了。
於是,魏書傑話鋒一轉,說道:“這個是我的失職,竟然沒想到橋頭鎮的侯為民。我認為,要想徹底擺脫青山鄉目前的現狀,沒有比侯為民更為合適的人選了,我也同意侯為民去青山鄉。”
魏書傑說完后,看了一眼旁邊的江百里,看到江百里的眼神也瞟了自己一眼,魏書傑趕緊低下頭,不敢對視。
江百里心道:你這魏書傑還真是個隨風飄,兩邊倒的人,你們不是都同意么?我偏要跟高海玲唱一唱反調,看他高海玲怎麼說。
想到這裏,江百里正色地說道:“我不同意,大家都知道,青山鄉這幾年換了好幾撥人,都是沒待多長時間就辭職不幹了。高書記剛來兩個月,要是侯為民也是待不長的話,怎麼辦?我們是要對高書記負責的,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高海玲問道:“江縣長,您了解侯為民嗎?”
“我跟侯為民不認識,但他可是名聲在外啊!也聽到過他的一些事情,行為偏激不冷靜,有勇而謀不足,獨斷專行,專愛搞事情,經常讓領導難堪。要不然也不會縣裏沒有單位敢用他,被安排到鄉鎮去。”
“我到橋頭鎮看到的是百姓都對侯為民信任有加。”
江百里笑着說道:“呵呵,高書記,這個恐怕是假象吧!據我所知,侯為民在橋頭鎮,沒一年的時間,就把劉文正給架空了,缺乏與上級領導的協調能力。現在我們的維穩工作剛有成效,讓侯為民去青山鄉工作,我想請大家慎重考慮。”
各位常委一看,這一把手和二把手較量起來了,誰也不敢隨便插話了,連呼吸都變得輕聲起來。有的端起茶杯喝水,有的低頭不語,會議室里安靜地異常,氛圍尤其緊張。
高海玲看到眾人的表情,知道自己再不拿個主見,這個會議就不能解決青山鄉的人選問題了。
於是,高海玲振振有詞地說道:“我還是昨天第一次見侯為民,我和李主任到鎮政府的時候,鎮政府大門口有好多個村民在等他,那些村民只認侯為民,大家想過沒有,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侯為民他能幫村民干實事,解決實際問題,才會受到老百姓的愛戴和擁護。”
江百里還想再做最後的爭取,看着高海玲說道:“我承認侯為民能幹實事,但自身的那些缺點我認為去青山鄉,領導一方百姓不合適。如果幹的好了,還好說,一但稍有差錯,就要我們全體在坐的諸位,為他一個人來背鍋了,。到時,這個責任又有誰來負,又怎麼跟市裡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