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白雲子
鬼影又昏過去。
劉璋和青鳥合力將鬼影拽到床上,青鳥用濕毛巾給鬼影擦了擦臉,卻見此人劍眉星目,白面微須,四十來歲的樣子,身上穿着和青雲子一樣的道袍。
劉璋給鬼影檢查了一下,身上沒有傷口,不是外傷。
“快,下山,去把老道士叫來。”劉璋急忙吩咐道。
“啊?”青鳥聞言,面露難色,道:“公子,那路,晚上我不敢走。”
也是,來翠雲洞的山路太窄,白天走都勉強,要是晚上走,萬一一不小心,可就完了。
“那你把握包袱里的紅色藥瓶給我拿來。”劉璋來之前,劉焉鄭重的將紅瓶子交給劉璋,還是這裏面的葯能起死回生。起死回生,劉璋是不信的,畢竟這年代能有什麼神丹妙藥,不過此時緊急,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公子,給。”青鳥遞給劉璋。劉璋將紅瓶打開,取出一顆紅色丸藥,給鬼影服下,“快,水!”
半晌,鬼影氣息終於平穩了,嘴角也不冒血了。劉璋心說,這葯還真不得了。
翌日,劉璋醒來,見床上已經沒有人了。鬼影走了?也不說一聲。
說著,站起身,伸個懶腰,正準備出門。
“多謝小友救命之恩。”一人在身後,突然發生。
“哎呀媽呀,嚇死我了。”劉璋被嚇得一激靈,連忙用手安撫自己小心臟,一遍道:“你嚇死我了,你想恩將仇報呀!”
“哈哈,你是誰?為什麼會在這裏?”鬼影也不答話,反問道。
“這話應該我問你吧!你怎麼會在這裏?”
“貧道白雲子,是青雲觀副觀主。”
“你是白雲子?副觀主?那你跟青雲子啥關係?”
“我師兄。”
“那你算是我師叔。”
“你是青雲子的弟子?我怎麼沒見過你?”
“昨天剛拜的。”
“瞭然,瞭然。”
“你還沒回答我問題呢。你為什麼在這?”劉璋問道。
“貧道已經在此閉關三載,參透大道。”白雲子手持浮塵,一臉肅穆。
“你閉關怎麼把自己閉成昨天那個鬼樣子?”
白雲子聞言,一頭黑線,道:“貧道練功,走火入魔,才導致如此。”
說著,看向劉璋,道:“小公子有仙緣,不是人間凡品,乃仙家渡劫,恐不想天年,難過十五歲。”
“你們都一個套路是吧?騙錢都不換台詞的?”劉璋一臉無語。
“不不不,貧道說的都是真的,你小子幸運,幸好遇到我。小公子是天上的星宿轉世,渡劫而來,本是天命難為,不過看你一片真心,貧道只能勉強為之,只是這極為消耗真元,恐怕——”
“我懷疑你們在殺豬盤,有劇本的,小心我去舉報你哦。”
“哈哈,小公子不要這樣呀,你要信我哦,不信你用力按你的左臂上的天泉穴,是不是隱隱作痛”
劉璋半信半疑的的按了按,“哎呦!”真的會痛。“你神了?”
“你這毛病,是先天的,需要用太平要術中的九轉功,貫通二脈,才能活命,整個青雲觀就只有我會。”
“我靠,那青雲子還騙了阿父十箱金子。”
“十箱金子,你老爹夠闊綽的。”白雲子呵呵笑道。
“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騙子?”劉璋狐疑。
“貧道不要錢。”
“還有這好事?”劉璋看着白雲子,一臉不信。
“我只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
“你拜我為師。”
“這樣不好吧?”劉璋做出一副為難的樣子。
“我不但治好你的病,還傳你九轉功,助你提高武學修為。”
“能提高到什麼程度?”
“看造化,你要是認真學,一個打七八個不是問題。”
“成交。”
石室中,青雲子將劉璋泡在一個大木桶里,並在木桶下堆滿了柴火。並蓋上了蓋子,只給劉璋漏了個腦袋。不一會,水溫開始上升,人氣騰騰,劉璋渾身被熱的通紅,喘不過氣來。
“老道士,你到底是要救我還是要吃我。”劉璋小臉通紅。
“混小子,這是葯蒸。這些藥材價值千金,在外邊買都買不到。為師得先用這些藥材將你體內的先天寒氣逼出來,再加以內力疏導。你以為這貫通二脈,如此容易?”老道士一遍說著,一遍自顧自的繼續加柴火。
很快的,整個石室已經煙霧瀰漫,正當劉璋以為這個石室要被霧氣包裹的時候,一流冷風吹過,霧氣漸漸散去。
“我靠,你們居然在山洞裏裝了排煙系統。”劉璋驚呼古人的智慧。
“這算什麼?這翠雲洞還有良好的排水、排污功能,糧食儲備、武器儲備區,如果發生緊急情況,可容乃千人生活半月。”白雲子得意的說道。
“牛。山下有良田,城裏有鋪子,幹活有道士,戰亂還有儲備,難怪你們要當道士。”
“胡說,我們是為了修身養性,追求大道,拯救蒼生,豈會留戀這些凡間俗物。”白雲子一臉傲嬌,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
“我信你個鬼。”劉璋翻了個白眼。
“你聽着,雙手併攏,氣沉丹田,清凈自然。”白雲子雙目微閉,雙腿盤膝,雙掌合併,不一會,頭頂居然開始冒熱氣。看的劉璋一愣一愣的,難不成這傳說中的真氣居然是真的。
於是,劉璋在木桶中,也有樣學樣,雙目微閉,雙腿盤膝,雙掌合併,不一會,頭頂也冒熱氣,不夠他頭上的熱氣完全是水蒸氣。
“師傅,什麼叫氣沉丹田?”
“丹田分為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位於印堂,中丹田位於膻中,下丹田位於臍下三寸。所謂“氣沉丹田”,指下丹田而言。”白雲子一遍演示,一遍解釋道:“記住,松字默念第一關,靜心平氣沉丹田;空寂虛無物我忘,定後方可返先天。自然無為是法則,無極太極生萬變;天人合一悟大道,四字信息化心源。”
“好複雜。”
“能不能成,看你悟性。”
古人講究悟性,其實就是重視求學的路徑,認為直接告訴你知識,就好比將樹上的果子摘給你,雖然很甜,你卻依然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果子。而自己悟道,則不同,可以悟出通達大道之路。更何況,古人講究和而不同,認為萬物相生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也是如此,雖然都是求道,然後求道的過程卻可以大道萬千。每個人都要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找到了,就可頓悟,無往而不勝,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