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朝堂爭論
周羽回到家中,同樣把沈默逃跑的消息告訴了幾位夫人。
馮月和李韻寒聽聞此事後也是震驚不已,堂堂的京兆尹都能夠棄官而逃,文國皇帝的臉該往哪兒放?
“陛下估計正為此事發怒,要不你明天還是別區上朝了?”馮月勸說周羽道,文皇特准周羽每月只需要上兩次早朝即可,這個情況她也是知曉的。
“害,倒還不至於,最近朝中風波不斷,我還是多去盯着些為好。你們在家好好修養,我要出去一趟,辦點事情!”周羽說完,又風風火火地出門了。
“姐姐,相公不會出什麼事吧?”經歷過馮月和李韻寒被暗算一事,何水玲越來越擔心周羽會出意外。
“應該不會,小羽足智多謀,想來是能夠應付的……”馮月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底氣仍舊有些不足。畢竟京城不比他處,繁華之下處處凶機,一不留神就可能落入他人彀中。
周羽一出門就直接趕往了崔九霄的府上,對於周羽的來訪,崔九霄並不感到意外。
接過僕人遞來的茶水,周羽詢問道:“崔大人,沈默離京出逃究竟是怎麼回事?”
“不瞞周大人,此事確實甚為蹊蹺。昨日放衙之後,崔九霄帶着家眷僕役連夜出逃,大約戌時三刻,沈默府中的車馬出安定門而去,這都是守城的禁軍衛士告訴本官的,應該不會有假。”崔九霄回答道。
“敢問崔大人,守城的禁軍士兵親眼看到了沈默和他的家人嗎?”周羽追問道。
“這……本官倒是不曾細問,但據當時值守的軍士所說,車隊是用京兆府尹的文牒叫開城門的,似乎沈默並未親自現身。”崔九霄回憶道。
“崔大人,如果下官沒記錯的話,京兆府放衙要早於各州縣的衙門,且下午的公務並不繁雜,通常申時之後不久官員們就陸續離開了,是這樣的嗎?”周羽諮詢道。
“周大人所言不錯,京兆府通常是上午公幹,下午的時間相對閑暇,一般申時過半就會放衙。”崔九霄回答道。
“既然如此,從我們離開算起,沈默足足耽擱了兩個時辰才走。這就很奇怪了,倘若他在城門關閉前就離開,守城的禁軍將士根本不會盤問他和隨行車隊,但他卻偏偏等到京城各門關閉之後才用身份文牒叫開城門出城,這似乎有些不合邏輯吧?”周羽問道。
“沈默全家上下有一百餘口人,或許收拾行裝多花了些時間吧。”崔九霄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只是隨口說了一句。
“不,沈默不是去休假,而是率家人出逃,沒有必要帶多餘的東西,只需要把衣褥細軟,銀錢憑證等帶在身邊即可,怎麼會耽誤這麼久?況且,沈默如果真的是決意棄官逃離,少一個人知道他的行蹤,他就多一分安全,這個道理他不會不明白。所以,即使是為了全家人的性命着想,他也一定會趕在城門關閉之前離開,況且他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只要他想,就肯定能做到!”周羽分析道。
“哦?周大人的意思是?”崔九霄不是傻子,自然能聽出周羽的言外之意。
“依下官之見,沈默恐怕不是自己逃走的,而是被迫離京!”周羽語出驚人道。
“什麼?被迫離京?周大人,且不說這京城之中戒備森嚴,就憑沈默這三品京兆府尹,有能力脅迫他的會是什麼人?”崔九霄被周羽的話嚇了一跳。
“京兆尹雖是朝廷大員,但位在其上者還是有不少的,除了朝中的權臣之外,一些貴族同樣有這個能力。”周羽淺淺的笑着說道。可他的話語所指卻十分敏感。
“周大人,話可不能隨便亂說,你是否有證據能證明這一點?”崔九霄謹慎地說道。
“暫時沒有,所以我才特地來向崔大人詢問一些情況!”
“什麼情況?”
“就是……”
午時之前,周羽從崔九霄的府上離開,直接回了家。馮月等人問他去了哪,周羽卻絕口不提,而是一頭扎進自己的實驗室,繼續改進炸藥的用料。
一整天下來再沒有其他大事發生,京城政務的最高長官私自逃跑,這引起了民間的廣泛議論,百姓們茶餘飯後都在談及此事,並一直延伸到對沈默為官的評價。實際上,這些人平時最多接觸到京縣縣衙,京兆府對他們來說,還是太遙遠了一些。
第二天,周羽仍舊上了早朝,負責點卯的小太監也重新把他納入了正常到勤的人員行列中。
“眾愛卿今日可有本奏?”文皇又準備宣佈退朝了。
“陛下,臣有本奏!”右相王成站出來說道。
周羽看王成要發話,兩隻眼睛死死盯着他的後背,似乎有所預料一般。
“王相有何事進奏?”文皇問道。
“月前我大文與乾魏兩國的和議實際上並未達成,魏國地處北境苦寒之地,兵微將弱,不足為慮。然乾國坐擁江南諸州,錢糧富足,我大文與其鏖兵日久,難分勝負。而今和議不成,恐邊境再起戰禍,殃及我大文黎民。老臣建議,重啟與乾國的和談之事,以策萬全。”王成有些蒼老的聲音傳遍大殿。
“哦?依王相所見,此次和談又當如何進行?”文皇詢問道。
“回陛下,老臣建議陛下效仿前聖明之君,擇我大文一公主與乾國和親,則大事可成矣!”王成回答道。
當王成說出和親的提議時,朝堂之上頓時喧鬧成一片。
說是鬧成一片,實際上大臣們還是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主戰派,認為和親之舉是自認不如乾國的軟弱表現,另一派則是主和派,認為和親之舉是消弭戰禍,保護邊境安寧的有利舉措。兩派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直到文皇親自開口鎮場,百官才紛紛安靜下來。
“王相所諫之事頗有道理,諸位愛卿以為如何?”文皇開始公開徵集文武百官的意見。
首先是平西軍大將軍左沖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和親之舉甚為不妥,這會讓乾國以為我大文懼怕他們,日後若是兩國再起摩擦,乾國恐怕會得寸進尺!因此,微臣反對和親一事!”
兵部侍郎於敬不甘示弱,也立馬站在行列之外說道:“陛下,左將軍此言差矣!和親並非意味着我大文畏懼乾國,而是要以此換取關河寧定、家國太平!左將軍之辭實在是鼠目寸光,短視愚見!”
沒等文皇說話,征西軍大將軍張萬勇又開口道:“我大文兵甲堅利,糧草充足,王師大盛之威令天下鼠輩膽寒,何須以和親換取安寧?陛下,依末將愚見,和親溂
戶部尚書蕭綏聽見這話又不樂意了,對着張萬勇辯駁道:“張將軍,戰端一開,國庫耗資甚廣,大將軍是不當家不曉得油鹽柴米貴,可曾考慮過我戶部的難處?”
“國庫之資,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我大文戰事乃是保百姓平安,難不成這也是胡用?”
“爾等莫要逞匹夫之勇,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
“笑話!派公主前去和親,屈的是乾國的兵還是我大文之兵?”
“你這是強詞奪理……”
這下文武兩派真是吵的不可開交,文皇無奈,只能再次讓眾大臣先安靜下來。
“御史周羽何在?”文皇點名道。
“微臣在!”周羽站出來回答道。
“此事你怎麼看?”文皇問道。
見了文皇的舉動,百官十分驚訝而且有些疑惑,陛下怎麼問起這個黃口小兒的意見來了?
“回陛下,眾位將領和諸位大人的意思微臣都聽明白了。總結起來,諸位大人認為,和親有三利,其一是能保我大文邊境寧定,其二是能維持國庫安穩,其三是效仿古帝賜女與乾國成姻,彰顯大國天威。而眾位將領則覺得和親有三弊,一是恐讓乾國輕看我大文,有損國體,二是怕我大文與乾國日後的來往甚至是摩擦中處於劣勢,三是我文國諸軍剛剛配發堅兵銳甲,不戰而求和有傷軍威。”周羽將各方觀點都匯聚在一起,分條陳列出來。
文武大臣聽了周羽的論述,都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周羽總結的內容正是他們心中之意。
就連王相都轉過身來看着這個年輕人,想聽聽他接下來還會說點什麼。
本來這個時候周羽應該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他偏偏不走尋常路,而是直接衝著王成發問道:“既然如此,不知王相認為和親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區區一個六品御史竟然當堂向文國的右丞相發問,周羽的舉動將在場所有人都驚到了,包括坐在龍椅上那位。
王相沒想到周羽把問題拋到他這兒來了,他有些準備不及地回答道:“本相認為當是利大於弊……”反正是他提出來的和親,難道還能自己推翻自己不成?
隨後王成又說了一大通官話,大概意思就是和親之事乃是自己為文國大局考慮才獻出的計策。
“王相忠心為國,下官十分欽佩!乾國的四皇子尚未娶親,下官聽說王相有一孫女,年方及笄,又生得乖巧玲瓏,不如就請陛下冊封王相的孫女為安陵公主,趕赴乾國,與四皇子和親吧!”周羽說道。
“你……”王相被周羽氣得當場語塞,一時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