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迎藍的有驚無險
()幾乎成了一個習慣,寫到複雜關鍵的時候,要有這樣一篇心理分析。只有這樣,方向才更好把握,人物也會更合情合理,我也就更好寫——有依據了嘛。
一、迎藍能否避免這樣的危險
迎藍對周啟鵬的拒絕還不夠堅決嗎?我覺得很堅決了。但她確實給對方以可乘之機,這點不容否認。雖然這樣的新聞與電視很多,雖然袁朗也曾經給她做過分析,但這些應該都沒真正進入她心裏,因為她是一個太單純的女孩。
看她對袁朗就知道了。那真叫死心塌地,即便有過動搖,也是人之常情。這樣專一的女孩,本質上都是極為單純的。因為單純,所以純凈,所以敢於關於迎藍的有驚無險付出愛承擔愛。這是迎藍的本xìng,決定了她也會有防人之心,但不會想的太多。這是這個cha曲出現的內因。
還有就是周啟鵬的表現。他一直以來表現出來的都是積極主動與執着,這是迎藍對他疏於防範最主要的外因。他表現出來的執著與迎藍對袁朗一模一樣,所以迎藍不止一次認為:他是另一個世界中的自己。元旦生病那回,迎藍會覺得他可憐,和自己一樣可憐,這都在迎藍潛意識中留下記號:我那樣愛袁朗,不會傷害袁朗,他也會這樣的不傷害我。
至於迎藍的自救,沒有可能。她現自己着了周的道,然後就已經不能動了,心理無論如何強大堅決,終究還是敵不過不能抗拒的自然力量。這種情況下無論如何也不能自救的。她恐懼居多,鎮定很少,表現得很柔弱,最根本的就是因為意外。她完全沒料到一個和自己一樣痴情執著的人會對自己下手,慌了,急了,自然就亂了陣腳。在那種情況下,大概每個女孩都得被嚇的半死。
二、寫這段的用意
這一段在周關於迎藍的有驚無險啟鵬出場的時候還沒有完全想好,但經歷了袁朗那樣長篇大論的分析,這個情節就註定要在迎藍離開上海前出現了。
第一個用意就是袁朗。就在第一次見到周啟鵬的時候,袁朗就提醒過迎藍。表現的是袁朗對人犀利而準確的評判。還有一個伏筆就是於洋。這個大英雄是因為袁朗才出現在迎藍身邊的。於洋喜歡迎藍那麼久,感情糾纏了那麼久,始終沒辦法走出這個圈子,是袁朗的那個電話那次信任讓他徹底改變,從此迎藍身邊多了一個忠心的保鏢,少了一個最危險的元素。迎藍與於洋都沒能解決的難題,在袁朗這裏,“四兩撥千斤”,輕鬆解決。這就是他厲害的地方。
至於他出場救人,過於戲劇化,不在我的設想中。沒安排袁朗出場,就是覺得袁朗在迎藍身邊的時間太少了,她必須學會自我保護,並有自己的生活圈。真是想讓它合情合理,生活化一些。有這麼個戲劇化的轉折已經夠了。
這一段雖然不是袁朗出場救人,但他的影子與他的魅力可見一斑。
第二個用意就是迎藍。迎藍需要經歷痛苦的近乎絕境的狀況,才能從一個單純的小姑娘成長為一個特種兵的妻子——忠誠,執着,堅強,聰慧,dú1ì,善於自我保護。這十年,袁朗在成長,迎藍也是在成長,他們倆的成長始終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她才能理解我們所見到的那個袁朗,那麼jīng明犀利的袁朗。想到了“致橡樹”,這才是袁朗式的愛情。
借用網友的話:“現在的迎藍還不夠成熟,還不能做袁朗安定的後方。但願這是一次有驚無險的經歷,能加讓迎藍成長。也但願這是你設計這一個情節的用意”。
現在可以回答了,這就是我的用意。
另外,就是“我還是不相信藍雪會讓周得到迎藍,藍雪,你也是個保守的人,迎藍還有很多和你相似的地方,迎藍過不了這一關,你也過不了這一關的”,這句分析真jīng辟,看到了我骨子裏。迎藍如果真出事,恐怕我是第一個撞牆的人。
三、於洋
這個人在這一節至關重要,他表現出來的對迎藍的關心與緊張應該源於三點。
第一,因為迎藍。無論如何,這是他喜歡過的人,雖然後來光明磊落的放棄了,但感覺應該已經刻在心裏,並將作為美好的記憶好好保存。雖然他不能和迎藍在一起,但迎藍在他心裏代表的始終是——乾淨美好。那是他的初戀啊,他當初對迎藍說的那句話:“其實說容貌,你不是十分出眾。但你身上有一種很乾凈很平和的東西,很吸引人,我真的怎麼也忘不了第一次見到你時的情景,你安安靜靜地坐在陽光下,穿着白sè的護士服,真的,怎麼也忘不了。”這決定了他後來的心態:這樣美好乾凈的東西,我不能擁有了,但我會拼勁力氣去保護她,因為在我心裏,那已經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理想了。所以,如果有人玷污了這種乾淨美好,玷污了這種理想,不用袁朗,我看於洋就敢拿刀殺人。
第二,因為袁朗。這個不用多說了,袁朗的那個電話讓他打開心結,徹底放棄迎藍,對袁朗他是相當佩服與尊敬的。這樣將女朋友交給自己的信任,足夠他視迎藍如女兒般保護。男人間的信任與友誼,力量是強大的。
第三,因為張浩波。這是一種靈感式的升華了,原本沒想到這麼深的層次的。迎藍帶他去烈士陵園,這是一種jīng神上的洗禮。他尊敬的不僅僅是袁朗,還有袁朗所代表的那個群體——站在人後默默付出默默犧牲的特種兵。這大概是他對迎藍如此關心如此負責最純潔也最關鍵的原因。人總會被一些的東西感動,從而jīng神上純潔而崇高。於洋就是如此。
寫到這裏,真是對那些我們看不到的大兵們充滿敬意,不是唱高調,是真的。迎藍在張浩波墓前的感受就是我在那時最真實的感觸。“這個年輕的特種兵,這個共和國的忠誠衛士,那些從小就掛在嘴邊的說辭在此時化為了最真實的敬意,融入了我的血液中”。按照這種想法寫,我都覺得這文有靈魂有高度了(王婆賣瓜)。這寫文章還能提升思想,進行品德教育,實在是意外的收穫。
四、周啟鵬
這個人物不討人喜歡,這一節就更不用說了。大家覺得我對他的態度過於寬容,怎麼說呢,我只是按照一類人的心理去寫。他的行為源於他的家庭與出身。要什麼有什麼,所以遇到迎藍那麼冷淡的拒絕他還是會向前走,他不相信有什麼是他得不到的。結果真的得不到,就象一直考第一名的孩子考了第二名會自殺一樣,他在心理上承受不了,所以會走極端。
在我這裏,他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壞人,他只是分不清愛情與佔有,不明白尊重與珍惜,這兩樣在感情中最重要的東西。忽然想到,對我,他類似於尹志平。當然只是因為我知道他一定不會得逞,所以對他沒那麼痛恨。如果他真是做了尹志平,只怕我是不會寬容他了。
他給迎藍上了最難忘的一課,迎藍因此而迅成長,能和袁朗站到一起。
這三個人,袁朗,於洋,周啟鵬,代表的是三種人,我們在生活中會見到的三種人。本着人xìng的特點,本着我對人的認識,就成了現在這段——迎藍的有驚無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