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 孫權敗退南徐城 劉備佔據荊州地 一
卻說曹洪彝陵大敗,折兵丟馬,損傷大半,隨曹仁退回江陵。
曹仁見彝陵失守,犄角勢去,孤城難守,與眾商議。
曹洪說:“眼下失了彝陵,周瑜陳兵城外,勢已危急,可拆丞相錦囊觀之,以解此危。”
曹仁打開錦囊,看后大喜:“丞相教我設空城計破敵。”遂令軍士五更造飯,城上遍插旌旗,虛張聲勢;平明,軍分三門棄城而出。
周瑜聞報曹軍分三門出城,便登將台觀看,只見女牆虛插旌旗,無人防守;曹軍軍士腰間各自束縛包裹,分明是想逃路,遂下將台,號令韓當、周泰分兩軍為左右翼,程普都后軍,親自引軍攻城。
曹洪出馬,韓當迎住交戰,三十餘合,曹洪敗走。
曹仁自出接戰,周泰縱馬相迎,斗十餘合,曹仁敗走,陣勢錯亂。
周瑜麾兩翼軍殺出,曹軍大敗。
周瑜自引軍馬追至城下,曹軍皆不入城,望西北面走。
韓當、周泰引前部儘力追趕。
周瑜見城門大開,城上又無人,遂令眾軍搶城。
周瑜縱馬加鞭,直入瓮城。
陳矯在城樓上望見,不禁暗暗喝采:“丞相妙計如神!”即令發出信號。
只聽一聲梆子響,兩邊弓弩齊發,勢如驟雨。
吳軍爭先入城的,都顛入陷坑內。
周瑜急勒馬回時,被一弩箭射中左肋,翻身落馬。
牛金從城中殺出,來捉周瑜。
徐盛、丁奉二人捨命救去。
城中曹兵突出,吳兵自相踐踏,落塹坑者無數。
程普急收軍時,曹仁、曹洪分兵兩路殺回,吳兵大敗。
幸得凌統引一軍從刺斜里殺來,敵住曹兵。
曹仁引得勝兵進城,程普收敗軍回寨。
丁、徐二將救得周瑜到帳中,喚行軍醫者用鐵鉗子拔出箭頭,將金瘡葯敷掩瘡口,疼不可當,飲食俱廢。
醫者說:“此箭頭上有毒,急切不能痊可。若怒氣衝激,其瘡複發。”
程普令三軍緊守各寨,不許輕出。
三日後,牛金引軍來搦戰,程普按兵不動。
牛金罵至日暮方回,次日又來罵戰。
程普恐周瑜生氣,不敢報知。
周瑜已知曹兵常來寨前叫罵,卻不見眾將來稟,命人請程普入帳責問。
程普說:“吾見公瑾病瘡,軍醫言勿觸怒,故曹兵搦戰,不敢報知。”
周瑜說:“公等不戰,有何主意?”
程普說:“眾將皆欲收兵暫回江東。待公箭瘡平復,再作區處。”
周瑜聽罷,從床上奮然躍起:“大丈夫既食君祿,當死於戰場,以馬革裹屍還,幸也!豈可為我一人,而廢國家大事乎?”說罷,即披甲上馬,引數百騎出營。
望見曹兵已布成陣勢,曹仁自立馬於門旗下,揚鞭大罵:“周瑜孺子,料必橫夭,再不敢正覷我兵!”
罵猶未絕,瑜從群騎內突然出現:“曹仁匹夫,想見周郎嗎?”
曹軍看見,盡皆驚駭。
曹仁回顧眾將:“可大罵之!”眾軍厲聲大罵。
周瑜大怒,使潘璋出戰。
未及交鋒,周瑜忽大叫一聲,口中噴血,墜於馬下。
曹兵衝來,眾將向前抵住,混戰一場,救起周瑜,回到帳中。
其實,周瑜陣前噴血,是詐死之計,欲引曹仁夜來劫寨。
周瑜先是派遣心腹往曹營詐降,是夜,令軍士撤出營寨,四面埋伏。
曹仁果然中計,盡起眾軍殺入寨中,不見一人,卻是一座空寨,方知中計,急令退軍。只聽四面炮聲起處,千軍萬馬圍殺過來。
曹軍首尾不能相顧,自相殘殺,死傷慘重。
曹仁引數十騎突出重圍,正遇曹洪,引敗殘軍馬逃奔襄陽。
周瑜、程普收住眾軍,正欲進軍往取荊州,忽報孫權遣使到來。
周瑜請入,使者說:“主公圍合肥,屢戰不捷,特令都督收回大軍,且撥兵赴合肥相助。”
周瑜只得令程普率領戰船士卒往合肥聽孫權調用,令甘寧守巴陵郡,凌統守漢陽郡,自班師回柴桑養病。
且說孫權自赤壁戰後,命張昭引軍攻取九江當塗,不克而返。孫權安慰一番,自領軍攻取合肥,與曹軍守將張遼相持日久,大小十餘戰,未決勝負,便遣使命周瑜相助。
程普引軍至,孫權大喜,出營勞軍。
次日五更,傳令向合肥進發。辰時,軍至半途與曹軍相遇,各佈陣式。
吳軍陣前,孫權金盔金甲,披掛整齊,左宋謙、右賈華,各執方天畫戟兩邊護衛。
曹軍陣中,門旗兩開,中張遼,左李典,右樂進,三將全裝慣帶,縱馬出陣。
樂進一馬當先,揮刀直取孫權。
宋謙、賈華同舉方天畫戟遮架。
樂進手起刀落,兩戟齊斷。
宋謙、賈華只將戟桿朝樂進馬頭打來。
樂進回馬,宋謙急忙奪一軍士長槍趕來。
李典張弓搭箭,正中宋謙心窩,應弦落馬。
賈華奪刀來戰李典,被樂進從后一刀劈為兩段。
張遼趁勢掩殺過來,吳軍大亂,四散奔走。
張遼看見孫權,縱馬直追。眼看就要趕上,斜刺里撞出一彪軍馬,為首大將正是程普,截殺一陣,救回孫權。
張遼收軍自回合肥。
孫權被程普救回寨中,見折了宋謙、賈華左右護衛,放聲大哭。
長史張紘說:“主公恃盛壯之氣,有恃無恐,輕視大敵,三軍之眾,莫不寒心。即使斬將擎旗,威震疆場,亦偏將之任,非主公所宜也。今日宋謙、賈華死於鋒鏑之下,皆主公輕敵之故,今後切宜保重。”
孫權聞言,又想起太史慈為保護自己被亂箭射殺的慘狀。
那是建安十一年(二零六年),孫權在與劉表侄子劉磐交戰,劉磐部將黃忠驍勇異常,孫權不敵,被追殺甚急,正遇當時鎮守海昏的太史慈,奮不顧身,上前營救。
太史慈被黃忠一箭射中心窩,依然挺戟拼搏,終殺退敵眾,救出孫權,卻隻身橫躺血泊之中。
孫權抱起,太史慈大呼:“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之劍立蓋世之功,輔助主公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隨着呼喊而亡,時年四十一歲。
孫權回想當年太史慈死時壯景,今見宋謙、賈華護主而死,又聞張紘責過之語,傷感不已:“是我的過錯啊!今後當改之。”
張昭見孫權如此悲傷,請勸罷兵。
孫權從之,命攜帶宋謙、賈華屍體,撤兵回南徐(今江蘇鎮江),厚葬宋謙、賈華於南徐北固山下,養太史慈子太史亨於府中;一面遣使慰勞周瑜,拜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以下雋、漢昌、劉陽、州陵為奉邑,屯據江陵。
卻說劉備聯合孫權,派遣諸葛亮過江協助周瑜大敗曹軍於赤壁,又用諸葛亮之計設伏截擊曹操,被孫權拜為左將軍,有“左公”之稱,屯據油江口孱陵(今湖北荊州公安縣),自領荊州牧,將荊州治所移至孱陵,又取“左公安營下寨”之意,將孱陵改名公安,公安遂成荊州治所。
建安十四年(二零九年),劉備派遣趙雲助周瑜擊敗曹仁,襲取了南郡治所江陵。
諸葛亮設計,差人拿曹仁兵符詐稱曹仁求救,引守護襄陽的夏侯惇出城,使關羽乘虛奪取了襄陽。
劉備見曹軍北歸,擺脫了追殺,又佔據了荊州部分郡縣,總算有了落腳之地,心中大喜,聚眾商議久遠之計。
伊籍進言說:“若知荊州久遠之計,可尋當地賢士問之。”
劉備感其舊日之恩,十分敬重,讓座拜問:“賢士安在?”
伊籍說:“皇叔聽說過荊襄‘馬家五常’嗎?”
提起“馬家五常”,當地皆知。
襄陽宜城(今湖北襄陽宜城南)馬家五兄弟,老大馬忠,字伯常;老二馬信,字仲常;老三馬賢,字叔常;老四馬良,字季常;最小者馬謖,字幼常,弟兄五人,並有才名。
劉備說:“吾也有耳聞,‘馬家五常,白眉最良’。”
伊籍說:“兄弟五人中,老四因生一對白眉,被稱白眉馬良,最為賢良,皇叔可請來共謀。”
劉備即派人將馬良請來,優禮相待,請教保守荊襄之策。
馬良說:“荊襄乃四面受敵之地,恐不可久守。當今之計,可表奏公子劉琦為荊州刺史,以安民心,一邊養病,一邊招諭舊部守御。然後南征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積收錢糧,以為根本,再作他圖,此乃長久之計。”
劉備遂問當先取何郡?
馬良說:“湘江之西,零陵最近,可先取之,次取武陵;然後湘江之東,先取桂陽,后取長沙。”
劉備大喜,用馬良為從事,伊籍副之,又與諸葛亮商議。
諸葛亮說:“當初我勸主公取荊州,主公不聽。今日為何又想奪取荊南四郡?”
劉備說:“前為景升之地,故不忍取;今為曹操之地,理合取之。”
諸葛亮說:“景升臨終將荊州託付主公,卻為‘仁’字,退卻不受,說是‘不忍乘危奪之’。今公子劉琦本應承繼,主公何棄‘仁’字,復忍心奪取?”
劉備聞諸葛亮一連追問,心中不悅,臉色變紅。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