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賣”女兒
祁岸心裏咯噔一下,面上鎮定的反問,“我應該知道嗎?”
原身知不知道,他不清楚,他肯定是不知道的
他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懵懂無知少年郎了,對方或許是個好人沒錯,但他不會去賭,也賭不起。
穿越的事,他自己都還搞不清楚,唯一感到慶幸的是,這具身體不僅和自己長的一模一樣,名字也叫祁岸,這樣讓自己也更容易適應。
經歷變故,在社會摸爬滾打幾年,祁岸深刻理解了經紀人當年那句‘社會不相信眼淚,生活不同情弱者’的話。
社會人大都喜歡先敬羅衣后敬人,這也導致人前戴面具是常態。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自己的難處、苦楚和私隱,一定不能人輕易泄露給他人知道,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就成為別人挾制和傷害你的利器。
這世上,除了血緣至親,其他的任何人際關係無不充滿變數,我們有着一顆赤誠之心自然沒錯,但切忌對他人和盤托出一切。
更何況,你對他人掏心掏肺,別人也未必相信,對吧?
祁岸不想因為所遭遇的而去改變自己,去變成自己最討厭的那一類人,不過他也學會了保護自己。
人活一世,他就想乾乾淨淨的來,乾乾淨淨的活,乾乾淨淨的走,堅守本心,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這樣,爸爸媽媽和奶奶在天上看着,才能放心,以後他下去了,也才有臉面見他們。
“哦哦,我還以為李大姐也有在你面前念叨過了。”
黃春生呵呵一笑道:“我平時不八卦的,很多東西都是我被動聽來的。”
李大姐?
祁岸瞬間明悟了,對方說的是李秋菊。
想到自己噴出去的那口花生湯和流的淚,祁岸頗為感同身受的點頭,經常跟李秋菊呆一起,的確是能被動了解很多八卦。
“應該是有說過,不過我以前不愛聽這些,都給自動屏蔽掉了。”
祁岸不知道原身是什麼性格,反正他只想做自己,再說他現在是人們眼中的精神病,性格多變點怎麼啦!
這,或許就是精神病這個身份能帶給他的唯一好處。
“也是,你以前性格挺孤僻的,不怎麼喜歡和人交流。”
黃出生用閑聊的語氣說道:“少年人,就該開朗點,想哭就哭,嗯,想笑就笑,沒必要壓抑着自己的性格。”
“嗯。”祁岸贊同的點頭。
黃春生挺滿意祁岸能把話聽進去,接着把話題引到張鴿身上。
“張鴿的爸媽身體不好,求子多年,在張鴿媽媽三十五歲時才生了張鴿姐姐,夫妻倆有很強的重男輕女觀念,見辛苦懷上生下來的孩子是女兒,把孩子丟給奶奶帶,兩人就又開始求子之路。”
“神經病。”祁岸不客氣的插了一句。
黃春生也覺得這對夫妻該罵,是男是女不都是自己的孩子,真的有那麼重要,而且還是中年才好不容易懷上的。
“老天爺還是很厚待夫妻兩的,在張鴿姐姐三歲的時候,張鴿媽媽再次懷孕,並且如願生下了張鴿。”
“有了兒子,本來就不受待見的女兒,基本是得不到什麼父母關注。夫妻倆為了求子,不僅花光了積蓄,親戚那邊也借了不少,現在兒子有了,總要開始為兒子謀划。”
黃春生停頓換口氣,語氣神色開始有了些微變化。
“兩人沒啥文化,年紀也不輕了,
心知單靠他們自己,兒子未來怕是連媳婦都討不到,兩人很有默契的將主意打到從小就出落得很漂亮的大女兒身上。”
“農村人多得是“賣”女兒來給自己兒子湊娶媳婦錢的,夫妻倆並不覺得自己這樣做有錯,為了把女兒“賣”個好價錢,夫妻咬咬牙,讓女兒去讀書。”
祁岸忍不住罵道:“這兩人有病吧,根本不配為人父母。”
黃春生順着祁岸的話道:“的確是不配為人父母,這書不讀還好,一讀就出問題了。張鴿的姐姐很優秀,小學上完接着上初中,初中上完高中,期間由於成績優異,根本不用花家裏什麼錢。”
“張鴿姐姐不僅書讀得好,嗓子也是一頂一的好,很喜歡唱歌,最大的夢想就是當歌唱家,計劃大學報考音樂學相關專業。”
“也不知道這個想法怎麼傳到張鴿父母那,夫妻倆十分反對,而這時有媒婆來張家說親,說親對象是鄰村村支書的大孫子,男方十分中意張鴿姐姐,希望儘快將人娶進門。”
黃春生說得認真,祁岸也聽得認真,聲音突然停下,祁岸不禁催促,“接下去呢?”
“等下,先讓我喝口水,後面有礦泉水,幫我拿一瓶。”
黃春生抿了抿唇,他是真的口渴了。
祁岸解開安全帶,探身到後面拿了水后,他還很貼心幫擰開瓶蓋,“需要我拿着給你喝嗎?”
黃春生有些無語的睨了祁岸一眼,“不需要,別說是單手開車,我就是雙手都放開,也能開一段。”
他伸手接過水,一咕嚕喝下半瓶,滿足的感嘆了聲,才繼續接著說起來。
“張鴿父母和媒人聊着聊着,不知怎麼就聊到張鴿姐姐上大學以及想去學音樂的事。媒人一聽像是踩了馬蜂窩似的,從椅子上跳起來,對張鴿父母瘋狂搖頭擺手,勸他們一定不能讓女兒去上大學,更不能讓女兒學什麼音樂。”
“說戲子歌妓是卑賤職業,放古代那都是下九流的,要是讓女兒去學了,十里八村的知道后,還有誰敢娶你女兒,反正好人家肯定是不會要你女兒了。”
“而且也千萬不能讓女孩子去上什麼大學,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沒用的,讀多了,心野了,被大城市的花花綠綠迷了眼,到時你們這養的女兒就該飛了,以後自己找個城裏人嫁了,城裏人最瞧不起我們這些鄉下親戚,你這女兒很可能到最後生等於沒生……”
“張鴿的父母反正是越聽越覺得是這理,越聽越覺得后怕,送走媒人後,兩人對視一眼,想法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