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搏擊對決
劉亞東年輕的時候是冀北省級專業散打運動員。經歷過數不清的訓練對打和比賽,現在年紀大了,身體自然帶傷。從專業隊退役下來,現在是一個專業學校的體育教師。這次利用暑假,慕名來到蔣俊之這裏學習太極拳。目的是想利用太極拳的技巧彌補年紀增大的體能不足和保養身體的。本來就沒有多少爭強好勝的心態了。但是今天看見這兩個青年出言不遜忍不住就出手了。十幾天的訓練,他很容易就看出溫和斯文的吳輝教練是沒有多少搏擊經驗的。蔣大鵬是有實力,但是年紀比自己還大自然不好上場搏鬥了,況且他也想看看自己這十幾天學習的太極搏鬥理念是否有用。
像他這種帶着格鬥經驗來學習太極拳的人對太極的格鬥理念領會是最快的。首先是多年的搏擊經驗形成的心態就是一般人無法達到的。所以雖然僅僅十幾天,收穫卻是一般學員不能比的。
劉亞東這樣的學員剛到兩天蔣大鵬就已經知道他是有散打基礎的了。所以平時也會親自與他講解太極的格鬥原理。所以十幾天僅僅教學教完新架一路第一段的15招,而太極拳的拳理卻差不多講完了。因為蔣大鵬對訓練這樣的學員經驗豐富。這樣的學員敢打也抗打,一點都不缺乏臨場格鬥的實際經驗。他們缺乏的是太極拳的理念和招式。太極拳一般不提倡硬打硬抗,而是避重就虛,攻擊對方的軟弱關鍵之處,以達到‘千斤打四兩’的效果的。
所以蔣大鵬看見劉亞東與對方拼的第一回合,忍不住就大聲提醒他:“亞東不要與他拼蠻力。注意纏拿。”
因為按照蔣大鵬的格鬥方式,對方這樣明火執仗的右擺拳有太多的破綻。只要自己一個左‘捋手’順帶纏手擒拿,對方一招就被拿下了。
可惜劉亞東才學了十幾天拳架,功力和太極格鬥經驗都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呢!
太極拳的‘捋手’是很講究的。按照蔣俊之的講解,‘捋手’有‘掤’的意念,又有沾和纏的應用。力量不能過大。力量過大就像散打那樣的隔檔將對方彈開了。要像捋抹樹枝上的樹葉樣的輕柔,但是又要有章魚八爪一樣的沾纏勁。
‘掤’是抗住對方的力度,不讓對方的攻擊能夠按照原來的方向打擊到自己。‘沾纏勁’是帶,將當方的拳勢帶入到失勢的被動狀況,使對方就像被一雙內力巨大的章魚爪拿住一樣。攻不得,甩不掉,這才是太極的真功所在。這點蔣俊之是最有心得,功力深厚的。
其實現場兩人一交手,雙方都心知肚明了。兩人都是專業搏擊手,今天沒有裁判,沒有帶拳套,勝負就在一剎間。交手就顯得非常兇險。
劉亞東體重大,重心穩,出拳重。在專業隊就以步穩力沉、拳重為主要特點。搏擊時一般都採用硬拳硬馬的對抗打法。依靠靈活躲閃的步伐不是他的特點。所以在比賽中遇到對方步伐靈活,不與他直接對抗,就往往在點數上吃虧。而且他體重大,身高和臂長不夠,對上同樣級別的對手也會吃虧。這點u國優秀拳王泰森也是一樣具有的。他的體能當然不能跟泰森相比,而且泰森個子不高,但是臂展卻比一般人長,這點也是他所不具備的。所以專業散打比賽的成績一般。
而現在這種沒有量級,沒有裁判的比賽就不一定了。平時也跟蔣大鵬交手過,在點到為止的前提下,他很難捉摸得到蔣大鵬的太極拳路子,一貼身往往就吃虧。用散打搏擊的套路對上蔣大鵬就像對上了一個巨大的章魚,有力也用不上。對蔣大鵬都產生一點敬畏了。所以就靜下心來老實學習太極拳。今天明知對方是現代搏擊的路子,所以就完全沒有什麼畏懼心態。因為以前這種對抗自己反正也打得多了。可惜卻沒有應用上剛學不久的太極拳纏拿拳理。太極拳的初學者一般都這樣,沒有十年八年的功力一般是做不到的。他這種帶藝投師的人領會時間會大大縮短,但是也不是十來天就能夠掌握的。
吳天剛才左手接了他一個有力的直拳,因為沒有拳套,左手背被擊中感覺到劉亞東的力量,心中有了一點忌憚。
看見對方猶豫,劉亞東沒有什麼虛假動作,一個掩手肱捶。沖步上前,重心下降,左手一個虛掌的掩護下,右手照着對方胸口就是一記重拳。
陳式太極拳的掩手肱捶實際就是一套攻擊的組合拳。整套掩手肱捶由五個動作組成。劉亞東現在使出的是掩手肱捶的最後一個組合‘掩手沖拳’。這是沒有什麼纏拿勁的,像他這種專業散打運動員一學就會,今天很自然地就用了出來。
如果擂台比賽,大家帶着拳套,這樣一拳是沒有太大威脅的。單拳護住胸口就算被擊中也沒有什麼傷害,最多輸掉一個點數。而且還可以順勢右拳反擊劉亞東的頭部。如果劉亞東的頭部被擊中就傷害大了。所以這種打法在散打比賽中是很少有人採用的。因此散打比賽一般都選擇擊打頭部。因為這樣給對方的傷害最重。
現在情況不同了。對方先是被劉亞東左手虛掌帶出了右手去隔擋了,對劉亞東的右手直拳就只能本能地用左手拳頭擋格。
但是雙方沒有拳套,一個單拳是封不住對方的重拳的。而且散打比賽習慣是防守頭部,對於胸部以下的防守不是太重視。而現在劉亞東的右拳來的低沉,力量從下向上,硬是穿過他的左拳直接擊中左胸。
“砰!”
劉亞東的重鎚重重地撞擊在他胸口上。他的左胸就像被一根拳頭粗的木棍大力一撞。胸口受到大力震動向後就倒退了一步。右手已經根本無法做出反擊了。
掩手肱捶的最後一個組合‘掩手沖拳’是整套太極拳中最重擊打的一招。使出的時候兩手對拉,腰胯驅動右拳從下而上旋轉發力。如果是蔣俊之或蔣大鵬出拳,對方被擊實了是可以使對方整個身腔內臟震動,受到重創的。
劉亞東一看對方重心已失,散打的本能立即驅使他一個跨步向前,左右開弓連續向對方的頭部打出了四個組合拳。
儘管對方雙拳護住頭部,在沒有拳套的保護下,兩個手臂還是被打得生痛,抵擋不住劉亞東的重拳組合攻擊。吳天連續向右躲閃和退後了四五步才脫離了被動局面。
劉亞東也止住了進攻。因為這一套拳下來,他也在大口呼吸調整體力了。自己的拳頭同樣沒有保護也是有點痛的。
誰知吳天站穩后指着劉亞東叫了起來:“他的不是太極拳。他是散打的。”
站在一旁的另一個長臉一點的青年也出來指着劉亞東說:“他是專業散打隊的,剛才打得根本就不是太極拳。”
對對方的指責,劉亞東反駁道:“你說不是太極拳就不是太極拳?你懂太極拳嗎?”
因為劉亞東覺得自己在剛才交手的三個回合中,第二回合有力擊中吳天胸部的明明就是採用的太極拳‘掩手肱捶’一招的最後一擊。怎麼就不是太極拳了呢?對方根本就不懂太極拳,以為只有像電影中表演的演練太極拳的每一招一式才是太極拳。
這點在蔣大鵬教拳的時候就講過,太極拳新架一路86式,只有39個單獨動作,但是卻可以拆出三百多招散手的。在實戰中絕對不要一招一式地打,而是用拆開的太極散手來打的。就像剛才自己打的就只是用了‘掩手肱捶’最後一個散手而已。外行人看來這一拳與散打搏擊的出拳沒有什麼區別。
其實社會上的人是沒有幾個人見過真正的太極拳散手格鬥的。總是將電影上看到的表演動作當做真的太極格鬥。不知道電影上動作為了好看都是將動作編排好的,演員按照編排的動作按次序在表演,當然拳與拳之間銜接得非常好看。但是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太極格鬥。在太極實際格鬥中往往一招就分出勝負了,哪有雙方打上幾十個來回的?
蔣俊之回憶自己年輕時與散打、空手道、搏擊等對手交手兩百多場,從來就沒有超過三招的。而且從無敗績。
不過剛才劉亞東在交手中的確不是全部憑藉剛學十幾天的太極拳來打的。而是因為他原本就有深厚的散打基礎才有這樣的表現。如果學了十幾天太極拳就有這樣的格鬥水平,就沒有‘太極十年不出門’的說法了。就是當年的楊露禪為了學習太極拳也七下陳家溝,前後學了十幾年呢!
所以這兩個挑戰者說得也不錯。不過,也沒有誰規定太極拳就不能借鑒現代散打的打法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