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應斷
,明末:帝國崛起
“怎麼?馮愷咄咄逼人,顯然是覺得吃定了我大清國。”多爾袞目中閃過一縷精光冷哼道:“大清國以武立國,以武壓服諸部,以武方有今日之雄威,然而征戰關外遭遇強敵,使我大清幾乎面臨絕境,而今馮愷欺人太甚,想着將我大清國逼上絕路,諸位王公、旗主,難道就能甘心?”
眾王公看向多爾袞的眼神充滿了疑惑,尤其是豪格一派都快暈了。
要知道多爾袞一直堅定的認為此時的大清國應該避武銳軍之鋒芒,在沒有力量對抗和消解掉武銳軍火器優勢之前,與武銳軍展開大戰,即便能消耗掉武銳軍的大半力量,最後自己也一定會損失慘重。
不錯,即便到了此刻,哪怕對戰武銳軍,大清國遭受難以承受的慘痛教訓,多爾袞依舊認為大清國並非沒有戰勝武銳軍的機會。
戰爭……對於兇悍的滿清而言,仰仗外器之利,終究是捨本逐末,大清國若是拚死一戰,或許真會亡族滅種,但是他也一定會讓馮愷痛徹心扉。
多爾袞不相信馮愷意識不到這一點,他更知道這個時候剛進北京城的馮愷其戰略重心絕不在關外,所有這些彙集起來,就是大清國在談判桌上最大的底氣。
所以在多爾袞看來,馮愷要價越狠,反而就越顯得色厲內荏,如此反倒不足以為懼。
甚至可以說,當大明和大清坐到一張談判桌上的時候,在多爾袞眼裏大清國就已經勝利了一半。
否則的話馮愷何須跟大清國談判,直接進軍平推不就完了?
多爾袞之所以不願意戰,並不僅僅是因為武銳軍火器太兇悍,而是馮愷實在太穩,穩的令人髮指,大清國原本可以利用一切能夠用到的手段,在武銳軍的穩紮穩打面前就是一場笑話。
馮愷很顯然是打算用溫水煮青蛙的辦法,一點一點把大清國給煮死。
豪格等王公不理解的是為何一直堅定主張避敵鋒芒,甚至不惜遠遁的多爾袞,此刻似乎因為和談的四條,彷彿打算和武銳軍決一死戰?
要知道這個時候和北京一樣,不少王爺都已經讓家眷收拾好了一切,隨時準備抬腿開溜了。
“攝政王是不打算接受馮愷提出來的條件?”豪格問道,一臉的不屑。
多爾袞冷笑道:“第一條,馮愷讓我大清離開龍興之地,在本王看來,地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城一地得失對於大局而言無關緊要,可我大清國人口終究太少,死一點就少一點,而馮愷佔了關內,他可以隨時隨地拉起幾十上百萬的軍隊,就算拼消耗,大明也能輕易耗死我們,所以哪怕馮愷不提此事,我大清也不應該立足於此,將全族之安危置於敵軍炮口之下。
第二條,賠償三千萬兩,而且馮愷還知道我大清國一時半會拿不出三千萬兩,所以要求先付一千萬,這是為什麼?很明顯,馮愷對我大清國的底細一清二楚,是誰出賣了大清,本王一時半會追查不清楚,可哪一天本王知道了……
第三條倒沒什麼?馮愷的司馬昭之心,大明天下百姓皆知,只不過此為篡逆之道,天下愈安,民心愈思定,自然而然也不願意出現改朝換代的事。
說到底,馮愷崛起時日太短,威望還不足以定天下,當然他也可以學趙匡胤,憑藉手中兵力,來一出黃袍加身不是難事,但是此子也不願意五代十國舊事在華夏輪番上演,所以他必須要為其篡位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一個足以讓天下人心服口服,認為大明當亡,新朝當取而代之的借口。
因此他要大清國將三百萬漢民歸還,無非是想要收拾民心,為其篡位鋪路罷了。
第四,攻略倭島……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倭奴島上亂戰數百年,直到近些年才稍微消停些許,然而倭寇身處災難頻發的島嶼之上,故而從未斷過侵入華夏的打算,萬曆年間,朝日之戰便是其證之一。
馮愷很清楚倭寇和我大清還有草原諸部皆為中原王朝腹心之患,而以如今武銳軍之力,根本沒有餘力對倭島用兵,為防倭島坐大,故而想要驅大清猛虎吞倭島之狼,當然倭狼若是能在死之前讓大清身負重傷,馮愷也是求之不得。”
不愧為大清國以謀著稱的睿親王,一番分析說的眾王公紛紛點頭,一個個深以為然。
但是如何破局?
濟爾哈朗凝聲道:“攝政王說這是陽謀,既然是陽謀,就說明馮愷根本不擔心我們會識破他的心思,如今馮愷提出四條和議條件,若不答應,我大清國不管是退還是戰,都當早做打算才是。”
多爾袞冷笑道:“第一條可以答應,畢竟本王原本就打算走,第四條也不是不可以,離開建州去朝鮮還是日本,其實對本王而言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甚至於拿下日本作為基業之地,比起朝鮮來還更強些,這奴隸也能答應,將那些不肯臣服於我大清的日本貴族、百姓全送給馮家小兒便也是了,至於第二條想弱我大清之計,第三條歸還百姓……呵呵……”
濟爾哈朗蹙眉道:“第二條索要金銀倒還好說,這第三條……想來乃是馮愷小賊的底線,若是不肯歸還,即便另外三條盡皆答應,馮賊也未必肯善罷甘休。”
“給!誰說不給,但要看怎麼個給法!什麼都痛痛快快的答應,馮家小兒豈不是覺得我大清真怕了他,如今就算我大清不敵,也要讓馮家小兒知道,我大清國真要被逼到絕境,也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眾王公神情大振,對於咄咄逼人的馮愷,他們委實已經受夠了,可以說自太祖起兵討伐大明以來,大清國還沒受過這樣的鳥氣,身為努爾哈赤的子孫,這般受制於人,當真是天大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