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氣候更替的原因
“好,咱等下就去通知村民。”朱元璋道。
“黃大叔真是個開明之人,知道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性。”秦宇感嘆道。
記起他到第一個村子支教的時候,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家裏損失一個勞動力,竟然千方百計阻止孩子上學。村長也對此事很不積極,因為他也覺得與其浪費時間在學校學習那些沒用的東西,還不如讓孩子們多放幾隻羊,多鋤幾塊地來的實在。
而現在,自己跟這位黃大叔一說,他立刻就同意了,非常爽快。
“要知道在腐朽的滿清時期,就是因為我們國家科技文化的落後,導致被洋人用堅船利炮輕鬆轟開國門,從那以後我們經歷了百年的屈辱歷史。”秦宇繼續道,“土地大片割讓,銀子全部用來當做賠款。那段歷史也成為了我炎黃子孫心中,永遠抹不去的傷痛。”
“被洋人轟開國門,經歷了百年屈辱?”朱元璋聽了眉頭一挑,憤怒的說道,“割讓大片國土給洋人,銀子全部用來賠款,這樣的國家還算是國家嗎?當時的皇帝簡直就是千古大昏君,該殺!”
只是有些詫異:“不過,這段歷史,咱怎麼從來沒聽過?”
他之前經常讓李善長劉伯溫給他講歷史,對歷史可以說是非常了解了,然而任由他想破腦袋,也沒有找到華夏有過這麼一段經歷。
雖說元朝也是外族入侵,但蒙古人也不算是洋人。所謂的洋人是金髮碧眼,來自海外。他是知道洋人的,當初元朝就接待過馬可波羅。
“先生,請問清朝是那個時期的王朝?”朱元璋終於忍不住問道。
“明朝以後。”秦宇道。
明朝以後!?朱元璋聞言,頓時神情凝固,眼中迸發出一道可怕的殺意。
作為開國皇帝,無論是誰都會覺得自己開創的王朝會傳到千秋萬代。然而現在,秦宇居然說明朝會滅亡,滅亡之後是清朝?
雙手緊緊的按在腰間的寶劍上,不過還是忍了下來,冷聲道:“我大明王朝必將傳至萬世,之後又怎麼會出現一個所謂的腐朽清朝?”
“嘿嘿,你的膽子也未免太大了點。”
我大明王朝?秦宇並沒有感受到他的殺意,而是有種傻眼的感覺。這村裏的人的認知居然還停留在明朝?他竟然認為明朝還沒有滅亡?
果然是落後的山村啊!
不過還好,總比刀耕火種的原始人好一些。
當下也沒有嘲笑他,而是淡淡的道:“你覺得明朝不會滅亡?縱觀華夏歷史上的封建王朝,又有哪一個能超過三百年的?唐朝宋朝元朝……就連盛世唐朝漢朝,都不能倖免,明朝又有如何能逃得出這個魔咒?這就是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歷史上的所有王朝,都沒有超過三百年?
朱元璋聽了,頓時冷靜下來,雙手也從劍柄上鬆開了。開始思索起以往的王朝歷史來,片刻之後發現秦宇說的,竟然是事實!
以前他之所以不知道這個魔咒,是因為他從來就沒有關注過這點。
而且這件事情,劉伯溫李善長宋濂等大儒,也從來沒有給他說過。他們的知識水平,還沒有達到,能夠宏觀的看待整個封建王朝歷史的高度。
而且就算他們當中有人驚才絕艷能夠發現,也不敢對朱元璋說。
因為一旦說了,就容易人頭落地。
“他說的沒錯,就連漢朝,唐朝就不能避免,我大明又有何特殊之處,能夠逃出這個魔咒?”想到這裏,朱元璋不由得汗水涔涔而下衣衫濕透。
突然心中一動:“眼前這個年輕人,既然是仙人下凡,而且給我指出了這個魔咒,莫非他有破解之法?他能說出明朝之後是清朝,他能後知五百年?”
“他是上天特意派來拯救我大明的?”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朱元璋突然有了一種想要向他三拜九叩,請求指點的衝動。
不過作為開國皇帝,他的城府很深,不動聲色的道,“那麼請問先生,大明如何才能避免,歷史上的王朝統治超不過三百年的魔咒?”
“這件事情說起來就有點複雜了。”秦宇道。
“雖然複雜,但還請先生不吝賜教。”朱元璋道,並且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據我所知歷史上的王朝之所以會滅亡並被他人取代,都是因為後世出了昏聵的君主。”
“末代君主昏聵,其實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原因。”秦宇道,“甚至,很多末代君主其實並不真的昏聵,是環境造成了他的昏聵。王朝統治了三百年必定會出一個昏君?世上哪有那麼巧的事情。”
據他所知,‘黃村長’所推崇的明朝末代君主崇禎,就一點也不昏聵。他甚至還有中興明朝的雄心壯志,只不過殘酷的現實和有限的能力,讓他無法拯救明朝。
“請問先生,此話怎講?”朱元璋拱手求教道。
此時,他的內心是很震撼的。
因為在他的認知里,歷史上王朝的衰敗全部都是昏君的鍋。不但所有史書這麼記載,就連李善長劉伯溫等大儒也都是這種觀點。
而現在秦宇居然說和昏君關係不大,這觀點前所未有。
“歷史上的封建王朝之所以逃不出不超過三百年的魔咒,其中的原因很多,而且複雜。”秦宇道,“先從最表象的原因說起,第一就是氣候更替導致各種自然災害不斷。”
“大地的氣候是每三百年一個周期,冷氣團和暖氣團交替。”秦宇道,“古時候是以農耕經濟為主,溫暖期農作物產量高,百姓豐衣足食,王朝出現盛世。寒冷期不但農作物產量低,還會天災不斷,王朝衰落。”
氣候每三百年是一個周期?我回去得讓史官好好查一查!朱元璋心中想道。
“農作物減產嚴重,加上天災就會引起糧食危機。”秦宇繼續道,
“古人不明白氣候周期的道理,他們會把發生自然災害,說成是皇帝的德行有問題。於是一些有權勢的文臣,便逼迫皇帝下罪己詔,以求得到上天的寬恕。”
“這麼做不但沒有任何用處,還會讓皇帝失去了民心,喪失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