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和連楊堅?
等了半個月也沒等到宇文世宏傳來政令,唐邕快要坐不住時,夜郎郡舶場的吏官才終於匆匆帶人過來見他。
來者正是夏遠淵三人,三人道明他們此前是受宇文世宏之命,潛伏於桂州楊堅麾下。
如今已回京中,是宇文世宏派他們過來協助參謀行軍類事務的。
“末將由桂州撤出之時,因桂州全面封鎖,不得已只能繞路寧州,一路兜兜轉轉,最終竟是於龍州找到了北上的通路,才得以離開嶺南之地。”
“據悉,龍州有珠江自東向西流經,隨後於轉折處北上,一路通達興古郡。”
“不走水路,也能沿着珠江東、西兩畔之山嶺穿行。”
“興古郡通往龍州的山嶺,山谷頗多,比夜郎通往桂州的山嶺好走的多。”
“而興古郡就在夜郎正南邊,將軍不妨考慮從夜郎行軍南下至百裡外的興古郡?”
“對龍州發起攻擊,更能形成突襲之勢,因為楊堅等叛賊布下重兵戍守桂州、寧州,對桂、寧二地的佈防,不言而喻的重要。”
三人的到來,讓唐邕也頓感豁然開朗。
“提議甚好,本將還有個問題想問你們,”唐邕落聲採納上述意見后,又轉而問道:
“三位可知原周國禁軍大多都佈於何處?”
夏遠淵點點頭表示知道:
“叛賊於嶺南、交州一帶新設了四處總管府,除卻兩萬原周國禁軍佈於桂州之外,另外三萬則分散佈於寧州、交州、成州!”
“好!”
聽到這個消息,阻擋在唐邕眼前的烏雲也一揮而散!
言外之意就是龍州並未駐紮原周國禁軍!
再結合三人所提議的,由興古郡對龍州發起突襲!
如此一來,就不會傷及原來的同僚!
甚好,甚好!
“辛苦三位隨我一道制定行軍路線!明日便開拔,轉移至興古!”
“後日!全軍朝龍州進發!”
……
桂州,楊堅的心思漸漸內治理地方一事而轉移注意力。
周國用實際的治理告訴他,只要地方治理強大起來,就能無往不勝。
也因桂州和寧州北邊一直毫無動靜,楊堅這才將大部分心思,都從軍中轉移到了……
準備稱皇上位這件事上。
不過他早該想到的,若非嶺南貧瘠,各路政權又怎麼會如此輕視嶺南一帶。
總是只將嶺南作為發配罪犯的不毛之地。
眼下他想用鐵鑄錢,都找不到鐵礦,倒是意外發現這邊吃的鹽卻很尋常,根本不用花錢買——
沿海的百姓常在海邊鋪上一張“矮床”,矮床上再鋪一層稻草或樹枝。
海水退潮后,經日晒蒸發過後,矮床上會殘留一層細鹽。
原來遠離朝中,也非只有壞事。
楊堅派部下戍守海岸后,將製鹽全數歸為總管府管轄,百姓想要鹽,必須於各州郡買官鹽吃,否則治殺頭之罪。
官鹽讓楊堅又多了一條廣募錢財和糧草的渠道。
若非錫錢不僅未使地方於安定之中漸漸走上繁榮,反引發了數場動蕩,他的宏圖早就能在完成募兵五萬之後,邁開新的征程了。
……
上元節后,近兩千名桂州和寧州的官吏,才姍姍來遲般抵達長安,並奉命前往內殿面聖。
一入內,烏泱泱的兩千餘人便嘩啦啦跪倒一片:
“微臣治理地方不力!請陛下治罪!”
宇文世宏哭笑不得的大手一揮,讓他們都起來:
“叛賊是朕派往桂州的,若是治罪,也應是治朕用人嚴重失當才是。”
“都平身吧!”
眾人聞言,紛紛鬆了口氣后,宇文世宏只留下了桂州和寧州的刺史,以及地方各司的司郎官,其餘人皆吩咐太僕寺好生安頓。
待眾人陸續離開內殿後,桂州刺史蕭仁昌憤憤道:
“這楊堅真是豈有此理!竟敢公然率部背叛大周!枉陛下當年對他的知遇之恩!簡直恩將仇報!”
宇文世宏不動聲色的笑了笑:
“蕭愛卿,此事確實令人憤慨,但憤慨無用,不僅無用,還會氣壞自己的身子,不值當。”
“此番召集諸位來京,一是有政令要下達於爾等,二也是希望上元佳節,諸位在叛亂之中,恐怕受驚不小,因此特意叫你們回來。”
“放鬆一個月。”
“待二月中旬,再出發折返桂州,繼續履職諸位所肩負的重任。”
這話說的很不挑明,但聰明的蕭仁昌立刻就從中聽出了其間意味:
“折返桂州?莫非陛下的意思是……”
“行將出兵收復桂州?!太好了!”
“待桂州收復,微臣定使桂州恢復如初,並加強城防警戒,吃一塹長一智,再不二犯如此嚴重的失職!”
聞言,宇文世宏依然保持着淡定的微笑,先點頭表示他猜測的收復一事是真的,隨後又話音一轉,直言起詔他們來京的主要目的:
“城防和警戒就不必了,朕已思量過,以開戰威懾楊堅,即可使其再不敢向北,二度進犯桂、寧二州。”
“因此,不僅城防和警戒不需要,反而……”
“朕需要諸位在重新接手桂州、寧州的治理之時,積極與楊堅保持通商。”
說罷,宇文世宏抬手叫來一位侍御史,令侍御史傳新設立的市舶監監正過來。
新赴任市舶監監正者,名謂原昌民,是早前宇文世宏從市舶監專考中親自挑出來的。
此人家大業大,但乃商隊商販出身,此番重用商販出身者,也堪稱破天荒,打破前例。
關於此人詳實,暫且按下不表,總之宇文世宏十分欣賞這位“商人”。
“拜見陛下,不知陛下傳見,有何政令下達?”
原昌民一入內,便落落大方的立於龍案前。
其渾身的氣質,與泥腿子出身的文官們相比,儼然一個身姿挺拔渾身自信,一個則岣嶁肩背、一副文儒斯文模樣。
自古以來,士農工商觀念便是根深蒂固,就算他們並未入仕為官、仍是一群泥腿子,也天然自覺比商販高貴的多。
但現在,一群文官竟卻必須向商販出身行見長官禮。
只因事市舶監監正的原昌民,官階為正三品,比他們高上至少六階。
“朕令你即刻組建十支商隊,以及與築鑄監配合,準備前往桂州、寧州,於二州境內,下設對南通商的榷場。”